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高油价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若干应对措施,包括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节油的经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石油储备、建立石油风险预警机制等措施,以化解高油价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和经济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石油储备发展的审视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当今世界第一大能源,维护其安全供应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世界石油市场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同时,中国石油对外的依存度也逐年扩大,石油安全已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根据我国国情建立科学完备的石油储备体系是保障石油安全的重要条件。本文从我国石油资源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建立石油储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介绍了我国石油储备的发展情况。在总结和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石油储备经验的基础上,从石油储备立法、石油储备结构完善、石油储备资金筹集等多个角度提出了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的发展建议。同时也指出逐步建立石油期货市场,分散购油风险,石油行业的市场化改革等,都是中国石油储备战略所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养老保险基金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萍 《经济与管理》2007,21(12):81-85
目前中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中存在着一定风险,为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行,需要完善养老保险法律体系、建立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拨付机制、探索高效的基金运营管理体制,以及强化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能源金融市场风险特征的分析,遴选了能源金融市场风险的基本经济金融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定义了能源金融市场风险强度,计算了中国2002~2013年的能源金融市场风险强度,应用ARMA模型对中国2014年的能源金融市场风险强度进行了预测,认为当前我国的能源金融市场风险处于较大风险区间,并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文琦  万媛媛  陆冰洁  李玲  丁金梅 《经济地理》2022,(11):95-102+132
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加剧、能源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能源地理研究日渐成为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借助CiteSpace软件和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对中国能源地理研究进行系统梳理评述。(1)对中国能源地理研究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划分为平稳增长阶段、迅猛增长阶段、波动增长阶段。(2)基于文献共被引的研究热点分析表明,能源转型、能源消费、能源安全、能源强度、能源贫困、碳排放、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等是近年中国能源地理学研究的热点。(3)从能源流动、能源效率、能源消费、能源地缘政治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能源地理学研究热点演化过程。(4)最后从中国能源地理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双碳”目标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能源结构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能源贫困与能源优化配置,国际能源贸易与能源地缘安全等方面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系统回顾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展的理论探索,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特征的演化与脉络,指出绿色化、低碳化与生态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与必由之路,以“绿色化、低碳化、生态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而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必须遵循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保障能源安全,坚持多能融合,注重风险防范,坚持小步快跑等原则。最后详细阐述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路径,指出必须实现低碳链、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政策链和宣传链的协同耦合。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哈萨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中能源蕴藏量最丰富,也是目前吸收能源投资最多的国家。因此本文以哈萨克斯坦为例,从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角度分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合作问题,分析了在哈萨克斯坦投资的主要国家及其投资领域,总结了中国在哈能源投资的主要方式,探讨了中国在哈投资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中国对哈能源投资规避风险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油气进口存在依存度高、进口区域集中和运输风险较大等问题,确保中国油气进口安全稳定是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则是关键所在.文章基于Malmquist的DEA方法测算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油气能源伙伴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进一步通过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能源效率及其他因素对中国油气进口贸易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不高,且石油领域劣于天然气领域;提升中国能源效率可一定程度缓解石油进口压力,但会进一步促进天然气进口;提升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可缓解中国油气进口压力,但当前的影响作用尚小.未来,可从提高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扩大清洁能源占比、多元化油气进口渠道和加大油气能源储备建设等方面改善中国油气进口情况.  相似文献   

9.
中国煤炭消费环节安全度量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昊 《技术经济》2012,31(4):70-74
针对中国煤炭消费环节存在的煤炭消费强度高、煤炭消费弹性系数高、煤炭能源生产和消费区域错位等重要的安全问题,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中国煤炭消费环节安全度量体系,并测度了1995—2009年中国煤炭消费环节安全情况。最后,提出保障中国煤炭消费环节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能源生产与水资源供需矛盾分析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我国水资源与能源生产现状,分析认为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需求增长拉动煤炭等化石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水资源安全供应的压力;能源生产基地多处于缺水的北方地区,水资源错位分布增加了经济和环境成本;新能源规模持续扩大也增加了水资源安全供应的潜在风险等问题。鉴于此,建议围绕能源产业优化布局、改进节水技术和工艺水平、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方面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安全包括能源供给安全和能源环境安全,目前我国能源进口地理方向和运输通道较为单一,能源面临各种安全困惑.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后,中国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贸、能源、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此背景下,我国将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即拓宽能源进口来源和运输途径,增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深度和广度,进而提高我国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2.
方琦 《经济导刊》2013,(11):16-16
<正>页岩气第三次招标即将启动,意图像美国一样通过页岩气改变能源格局的中国政府和企业,正在面临着成本高、风险大等诸多考验中国页岩气市场目前80%的资源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等国企手中,投资门槛高、回收期长、不具备话语权等因素制约了民营企业进入这个市场的意愿。但是《页岩气产业政策》的出台,似乎扫清了一些行业的阴霾。央企竞赛页岩气近日,国际能源署(IEA)首次在中国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13》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体系作为引发危机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较成熟的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特点和风险。其次界定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运行模式和风险。从中国各类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评估来看,目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总体风险可控,结构上有风险暴露隐患。未贴现承兑汇票、委托贷款结构较为简单,同属银行表外业务,其风险与银行信贷相当。银行理财产品最大的风险是期限错配与收益率错配风险。信托贷款中信政合作、基建信托及产能过剩行业的信托违约风险较大。小额贷款公司等非典型金融机构的规模较小。最后根据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情况提出了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石油是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的资源,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振兴和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已经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要解决石油安全问题,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建立起一个综合的安全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包括能源替代、节约和来源进口多元化,还应该涵盖建立石油储备和发展石油期货等措施,从各个方面来确保供给来源,规避价格风险,维护我国石油安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数据库,参照《中国人大能源投资政治风险指数》,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投资政治风险指标,测度东道国政治风险,通过匹配中国企业2005—2019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投资的大型能源项目与政治风险测度数据,初步分析能源行业的投资流向,并利用面板数据进行检验,探讨大型能源项目投资的风险来源以及与东道国政治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大型能源项目投资主要流入了政治风险偏高的国家,且具有显著的政治风险偏好;大部分的能源问题项目也发生在政治风险偏高的国家,但不具有政治风险偏好,也可以说政治风险越高的国家,能源问题项目发生的概率不一定越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流程的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伦 《经济研究导刊》2011,(10):172-173
目前,中国的人力资源外包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速度很快。但由于中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规范的法律体系以及在外包操作中的不合理性,出现了一系列的风险。主要从人力资源外包的流程出发,分析了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给出了外包实施过程中防范风险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叙述了信息系统安全的概念,讨论了信息系统安全体系框架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根据信息安全体系结构,从网络基础平台、业务系统接入、安全防护等几方面总结未来安全需求,并结合目前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李坤望  占宽 《经济学家》2023,(10):76-87
本文使用CoDEA方法,从国家和行业两个层面,分析了2004年、2011年、2018年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情况。研究发现:第一,从2004年到2018年,中国进口采购风险较高的地区是东盟、韩国,中国出口销售风险较高的是韩国、澳大利亚。第二,中国整体的出口供应链安全系数从2004年的0.3482下降至2018年的0.2917,进口供应链安全系数从0.3116上升至0.7661,说明进口供应链安全上升明显,且抗风险能力增强。第三,中国的低技术行业供应链安全系数呈现小幅上升,资源型和中、高技术行业的供应链安全系数出现下降。基于上述结果,本文认为,建立并完善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加强沟通与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和采用5G、云计算等新技术,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升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电网的现状,探讨了电网安全管理引入风险理论的必要性;在分析电网安全风险的产生、传递和演变机理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电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应包括相关法律体系的构筑、电网安全的统一管理、电网安全风险应急机制的建立和电力企业素质的提高,并提出了电网安全的科学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当前,在国内外的安全、灾害研究中,应用风险估理论来分析问题已成为一种新视角、新趋向。旅游业作为当前的世界第一大产业和中国的“朝阳”产业,其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游客安全风险问题十分引人关注。近年来,探险旅游活动风靡全国,但由于游客与经营者对探险旅游知识的缺乏,导致人员伤亡事故频发。如何保障探险旅游的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术界开始重视探险旅游(旅游线路)安全风险的评估。鉴于此,本文将风险评估理论引入到探险旅游安全风险的评估与管理中,从风险管理模式构建、资源风险评级制度化、救援体系建设等方面,来探讨研究探险旅游的安全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