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玥名 《时代经贸》2007,5(9Z):123-125,127
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然后设计一定的经济变量来反映这些因素的变化,再运用合适的计量经济模型来寻求这些变量与中国国民产出的数量关系,并进行定量分析,测定各个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对中国的经济政策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林小希 《财经科学》2021,(5):89-102
经济集聚是指经济活动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相对集中的现象.绿色经济效率是在现有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下,将能源消耗纳入投入变量并考虑环境污染作为非期望产出测算出的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在现有经济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基础上,重点研究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负面效应与经济增长脱钩后经济集聚对低污染、高能效的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完善了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的影响研究.文章构建了在经济集聚的不同阶段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产品产业结构效应和政策环境效应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U"型曲线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2004-2017年中国29个省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集聚和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U"型曲线关系,并通过工具变量对内生性问题做了进一步处理,体现了模型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效率是对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过程中各投入与产出指标间关系的综合评价.文章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纳入非期望产出指标,构建了"投入-期望产出-非期望产出"效率评价模型,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效率进行综合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的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的效率值高于中西部地区;通过对天津、青海、黑龙江、重庆四省市进行个案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的投入与产出指标对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效率值产生显著影响.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提高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群是引领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城市群的投入产出效率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果,有效发挥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经济效益和资源配置作用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基于经济增长效率视角,建立非意愿产出的DEA模型来考察城市群内部与外围的效率差异,并对城市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多数城市群平均效率要高于外围地区,主要表现在城市群的纯技术效率方面,而非规模效率方面.就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因素而言,金融环境和地方政府干预程度是限制综合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对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表现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利用索洛模型法估算出我国1978-2010年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并依据估算结果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动因作简要分析,以考察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效率。分析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卓有成效,技术进步效率为经济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其在总产出中的贡献率为32。96%,仅次于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劳动投入贡献率高。另外,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适中,这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较为适应,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性规律。  相似文献   

6.
李书杰 《经济师》2022,(1):12-14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首次在报告中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生产率研究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领域。要素生产率衡量的是稀缺资源的利用效率,让投入的资源(包含人力、物力、财力)发挥其最大效用是终极目标。文章基于新古典学派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理论,通过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测算与比较进行实证分析,并提供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转向效率型增长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需要动力。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包括投入的经济效率、生产的结构变动和GDP的使用结构三个部分。文章运用灰关联分析,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进行了排序,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克强经济学"是巴克莱资本公司最先提出的概念,是指李克强总理为中国制定的经济增长计划,其被解读为:一、政府不推出刺激经济的政策;二、去杠杆化,以大幅削减债务,降低借贷与产出比;三、推行结构改革,以"短痛"换取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生重大影响,过分依靠物质资本积累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发展速度无疑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的关键。文章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2000—2015年间产出、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数据进行处理,通过Eviews7.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并引入索洛"余值法",对21世纪初15年间技术进步对甘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5年间,甘肃省GDP固然稳步增长,但结构性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技术进步和劳动力投入并没有对本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明显贡献,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还是来源于物质资本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我国23个省份1998-2007年工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境和能源约束下的前沿生产模型分析了我国工业增长模式及转型机制,结果表明:(1)省级人均产出的增长差异导致区域工业产出水平差距扩大,并使省级人均产出分布函数由1998年的单峰分布演进为2007年的双峰分布。相比于1998年,省级人均产出变异系数由0.3356上升至0.3487,技术效率变异系数由0.2961下降至0.2862。(2)13个省份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最大,9个省份要素投入深化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最大。(3)资本投入和能源消耗显著促进了产出增长,而二氧化硫排放显著阻碍了产出增长。资本投入、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硫排放均显著阻碍了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资本投入、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硫排放均对要素投入深化效应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7,(9)
当今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共存,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能否争得竞争优势。文章在简单阐述国内外有关区域创新系统效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引入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区域创新系统效率进行评价,截取2002—2014年间科技创新年鉴数据,通过建立区域创新系统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区域创新投入、产出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评价其效率,为相应创新发展政策的提出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存在着一定的提升空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差距呈现缩减趋势。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提升及其转化为经济增长的过程都需要完善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本文利用1998-2009年中国内地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检验金融发展体系对技术创新产出的作用及促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金融发展如何影响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及促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转化为经济增长的途径进行了探析。结果显示:我国省域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具有明显的时间滞后效应。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金融发展结构均为影响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受到金融发展体系的影响,引入金融发展变量与创新产出的交互项后,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了显著提高。因此,充分发挥金融发展体系效率在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提升中的贡献,对促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有效转化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周卫民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2):67-74,126
稳定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措施除了扩大国内需求之外,还可以从供给的角度考虑中小企业的作用。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重大贡献和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不足的矛盾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趋于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家知识溢出能力是决定企业私人知识边际产出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主缺乏企业家的知识溢出能力是导致人均产出份额低于总量产出份额的主要原因。本文结论是我国要加大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投入,促进中小企业主向企业家的实质性转变,提高中小企业主的知识产出能力,用以提高中小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我国要素的整体使用效率,最终为稳定我国高速经济增长提供一个长远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要保持长期持续增长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投入增加型转向效率提高型的经济学内涵在于报酬递增机制的形成。从这样一个视角出发,运用了35个工业行业2000-2008年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规模报酬情况进行了测算,并对中国报酬递增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现阶段分工与技术创新仍是最为核心的要素。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要转向报酬递增驱动的机制,最为根本的在于分工与技术创新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方法(DEA)对我国31个地区2005年科技投入技术效率、技术与规模效率进行总体评价,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科技投入的无效率因素予以识别。研究表明,我国地区科技投入在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不少地区效率低下;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总体偏低;技术与规模效率共同有效的地区较少;科技人员和科技经费相对于投入规模而言,其产出效率不高;R&D经费、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是影响科技投入无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分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根据Romer(2001)的假说,由于资源与土地的限制,单位劳动力平均产出最终将呈下降趋势,从而存在由于经济增长中资源环境要素消耗导致的"增长尾效".文章以此分析为基础,计算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尾效",大约为每年1.75个百分点,同时计算了由于"增长尾效"的存在,如果继续推行过去几年的生产要素投入政策,沿着平衡增长路径,要想在2020年实现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技术进步导致的经济增长率至少要达到0.6%.文章的分析也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涂正革 《财经研究》2007,33(12):90-102
文章采用Malmquist指数和DEA技术,研究中国28个省市地区大中型工业增长的动力以及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分析发现在1995~2004年期间:(1)整体而言,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已经成为中国大中型工业快速增长的核心动力,特别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善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日渐突出,相反,要素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弱;(2)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依然显著,但无论是人均产出还是增长速度,地区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3)随着中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TFP对缩小地区间工业发展差距的作用越显突出,资本要素的作用并不明显;(4)全要素生产率快速增长的四大因素:竞争、全球化和外商投资、民营化改革,以及经济扩张期。因此,文章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已成为区域经济和谐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资本产出比这一指标衡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并对影响资本产出比的因素进行探讨。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内生增长模型比新古典模型更适用于解释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投资率在中国经济转轨的两个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长期来看,投资率的变化不会影响中国的资本产出比,FDI的增长提高了资本产出比,而人力资本的增长有助于促进资本产出比的下降,从而得出了:维持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源泉在于人力资本和自主创新的内生技术力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王鹏  万希 《经济地理》2006,26(6):915-918
经济增长是由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多种要素共同推动的,各要素投入的数量、质量和效率决定了产出的增长。文章以经济增长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合理选取和度量有关变量数据,构建台湾地区经济增长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计量检验和要素分析,从而揭示台湾地区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各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政府综合效率的改进速度很快,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哪些因素对政府综合效率改进构成显著性影响。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政府投入、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主成分;其次通过回归分析确认对政府效率改进构成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最后,分析回归结果并给出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包括,要提高政府效率应该降低政府投入增长速度、强化社会政策、积极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和法制建设的发展,同时降低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并缩小对经济的干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