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1980-2002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1980-2002年的数据分别对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外资企业出口是导致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最重要原因,而出口量和顺差是促使收入贸易条件提高的最重要因素。另外,初级产品进口是随工业制品的出口而影响贸易条件的,而外资企业出口对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效应大于其对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效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但价格贸易条件却出现了恶化的趋势。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诱因有不合理的外贸政策、外资结构以及外国贸易壁垒等。因此,改善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应采取合理调整外贸政策,合理利用外资以及发展绿色产业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与价格贸易条件——基于微观贸易数据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SITC五位数分类商品与制造业28个行业的对照表,利用微观贸易数据对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贸易竞争指数和价格贸易条件进行测算,结果显示:第一,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贸易竞争指数较高,但其价格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相反,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贸易竞争指数较低,但其价格贸易条件不断改善。第二,中高技术制造行业的价格贸易条件和贸易竞争指数同向变化,呈现"价量齐涨"的趋势;中低技术制造行业的贸易竞争指数和价格贸易条件反向变动,呈现"量涨价跌"的趋势。第三,进一步发展中高技术行业,同时提升中低技术行业出口产品的质量是防止中国制造业出现"贫困化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贸易条件作为衡量贸易利益和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对其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本文通过2003~2012年我国纺织品按HS编码分类的商品历年进出口数据,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成9类,建立面板数据,分析分散度指数、结构变化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技术含量以及世界进口增长率等贸易结构因素与收入贸易条件①变动的相关程度,提出了改善我国纺织品贸易条件与贸易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贸易条件:一般趋势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贸易条件都被认为是衡量一国获取贸易利益大小的一项重要指标,各国对贸易条件的变动都十分关注。通过收集中国历年来贸易条件数据,首先分析了过去这些年来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然后先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的主要因素与贸易条件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模型结论提出相应对策,以使贸易条件朝着中国对外贸易有利的方向发展,使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变成真正的贸易强国。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Eviews软件,对1994年~2004年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数据、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数据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增长率、竞争力指数、增值系数的变动均会引起价格贸易条件的下降,而进出口额增长率则对收入贸易条件都有促进上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2007年第二季度至2012年期间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异常波动的现象,文章利用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比较分析了相关要素的影响方向和力度。结果表明:(1)国外产出缺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人民币升值是影响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异常波动的主要原因;(2)比较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国外产出缺口始终处于正向影响,人民币升值具有较强的负向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较中性。 相似文献
9.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贸易利益得失的重要指标。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出现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肾密,但大部分后发国家却面临着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趋势,从理论上讲这不利于贸易利益的获取及维护。从中国的贸易条件变化和贸易利益分析中发现,贸易条件并不能准确衡量其利益所得。在新的世界分工格局下,坚持比较优势及培育稀缺要素成为后发国家获取和维护贸易利益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至30年代的中德贸易条件及价格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建明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2):82-96
中德贸易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民国中期中德贸易中主要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及其变动的系统量化分析,对中德贸易的综合贸易条件,出口个别贸易条件和进口个别贸易条件分别进行细致的统计和计算。大量的统计数据证明,中德贸易个别贸易条件中出口贸易条件有利于中国的成份居多,而进口贸易条件却在朝着不利于中国的方面发展。两相比较,出口贸易条件指数上升的速度要快于进口贸易条件指数下降的速度,就综合贸易条件而言,还是对中国有利的因素要多一些。 相似文献
11.
Mohamed Saadi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2012,26(5):623-642
The question of the terms of trade has not yet been studied by the new empirical literature on the export sophistication, which focuses only on its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increase in the export sophistication is terms of trade worsening or improving for the developing and emerging economies. Importantly, we find that the increase in the sophistication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exports is accompanied by a deterioration of their terms of trade.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量数据说明。中国FDI主要流向劳动力密集型出口部门。这种流向特征一方面导致中国出口消费品的超额供给,另一方面又带动了对资本、技术等密集型产品的进口FDI需求的增长,使中国的贸易条件趋向恶化。要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外资流向的引导,从根本上增加外资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部门和服务业的比重,降低流向一般制造业的比重。 相似文献
13.
浅析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一种战略性资源,石油的供给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石油安全是一个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我国能源优质化的加强及需求数量的不断增加.仅靠国内石油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我国的石油进口正在迅速增加。随着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因此,对我国石油能源供求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石油安全战略体系的构建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In the cour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ations have typically progressed through stages in which agriculture, then manufacturing and, finally, services predominate. Concerns arou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manufacturing and goods export-led growth raise the importance of trade in services. In the context of a panel model, controlling for the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rade in general, we examine the determinants of trade in services in a sample of 46 countries over the decade 2004–2015. We find an ambiguous pattern of effects from institutional quality but strong evidence of the importance of trade in goods for trade in services. 相似文献
15.
《Journal of Economic Policy Reform》2013,16(1):87-106
We assess the impact on agricultural trade of European Union (EU) trade policies, using a gravity model based on disaggregated trade flows from 161 developing countries (DCs) to 15 EU member countries. We use a sample selection framework to account for potential selection bias of positive trade flows and provide an explicit measure for relative preference margins. From a policy perspective, our results debunk some of the most widespread criticisms of preferential policies: EU preferences matter and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DCs agricultural exports at both the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margins, although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cross sectors. 相似文献
16.
行政性垄断是凭借政府行政权力形成的垄断。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规制计划经济体制所特有的垄断行为尤其是行政垄断,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已经成为当前经济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结合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反垄断立法工作,本文试对行政垄断的现状、危害及对策等问题阐述了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relative prices of good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have accompanied, and indeed preceded, the recent global crisis.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relative price changes are analysed by applying the analysis of business cycles developed by Joseph Schumpeter. Schumpeter’s analysis emphasises innovation and structural change (particularly creative destruction) which impart uneven development on the economy and can foster financial crises. This puts the current crisis in the context of long-wave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ist system and leads to predictions about the likely path of price and output changes over the next few decades. 相似文献
18.
中美贸易顺差与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对中美贸易顺差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美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美国及东亚诸国对华产业转移所导致的产业内贸易,其实质是我国国内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不合理.由此引发了对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以英、德、法为首的欧洲主要发达国家针对经济和财政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税制改革方案,希望通过调整税收制度来改善社会经济运行环境。中国制定新一轮税制改革方略应立足中国现实,而设计税制改革目标的方案需视国际税收的影响、坚持税收中性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税制结构。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间金融的发展对我国渐进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金融资源支持.在分析我国既有的金融体制变迁的基础上,民间金融的发展是内生于民营经济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