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就业》2008,(7):F0004-F0004
《中国就业》杂志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中国就业促进会主办的劳动就业工作和就业服务战线唯一的国家级期刊,以“宣传政策、传递信息、关注民生、服务就业”为办刊宗旨,以促进中国就业服务水平、行业规范、加强就业指导为己任,宣传国家就业政策,报道就业服务行业动态,交流就业典型经验,开展人力资源调研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就业》2008,(9):F0004-F0004
《中国就业》杂志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中国就业促进会主办的劳动就业工作和就业服:务战线唯一的国家级期刊,以“宣传政策、传递信息、关注民生、服务就业”为办刊宗旨,以促进中国就业服务水平、行业规范、加强就业指导为己任,宣传国家就业政策,报道就业服务行业动态,交流就业典型经验,开展人力资源调研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就业》2007,(10):F0004-F0004
《中国就业》杂志是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管,中国就业促进会主办的劳动就业工作和就业服务战线唯一的国家级期刊,以“宣传政策、传递信息、关注民生、服务就业”为办刊宗旨,以促进中国就业服务水平、行业规范、加强就业指导为己任,宣传国家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就业》2006,(12):F0004-F0004
《中国就业》杂志是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管、中国就业促进会主办的劳动就业工作和就业服务战线唯一的国家级期刊,以“宣传政策、传递信息、关注民生、服务就业”为办刊宗旨,以促进中国就业服务太平、行业规范、加强就业指导己任,  相似文献   

5.
《中国就业》2009,(2):63-64
《中国就业》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中国就业促进会主办的我国劳动就业工作和就业服务战线唯一的国家级期刊,是政府劳动就业职能部门、各级劳动就业服务与培训机构、大中型企业劳动人事部门、人力资源研究与各服务机构及大专院校就业指导中心等必备的就业指导杂志。  相似文献   

6.
《中国就业》2008,(11):52-52
《中国就业》杂志是我国劳动就业工作和就业服务战线的国家级期刊、是宣传国家就业政策、传递就业信息、关注民生、服务就业的宣传平台,是我们就业服务部门必备的就业指导杂志和工具书,深受读者的喜爱和青睐。多年来,周口市各级就业服务部门抓住《中国就业》杂志宣传平台,加强学习和宣传,既做好了《中国就.业》杂志的宣传征订,  相似文献   

7.
《中国就业》2008,(5):63-63
《中国就业》杂志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中国就业促进会主办的我国劳动就业工作和就业服务战线唯一的国家级期刊,是中国就业促进会会员、政府劳动就业职能部门、各级劳动就业服务与培训机构、大中型企业劳动人事部门、人力资源研究与各服务机构及大专院校就业指导中心等必备的就业指导杂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烟台市牟平区劳动就业办公室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的劳动就业工作,以政策为支点,以创新服务方式为杠杆,建立健全了联企、“一条龙”服务、岗位进社区和利用导向培训“三个机制”,确保让老百姓成为就业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9.
《中国就业》2012,(5):65-F0003
南京市六合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劳动就业工作方面,亮点频频,措施多多:一是政策铺路,畅通就业渠道;二是创业筑路,扩大就业空间;三是培训通路,提升就业层次;四是品牌开路,巩固就业阵地;五是帮扶带路,破解就业难题;六是宣传引路,描绘就业蓝图。  相似文献   

10.
明旭 《中国就业》2009,(10):13-13
9月24日,“2009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高峰论坛暨第八届苏州人力资源高峰论坛”在苏州举行。论坛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杂志社、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苏州英格玛人力资源集团共同主办,中国就业促进会为论坛支持单位。论坛以“中国劳动力供应趋势及其应对策略”为主题,邀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社科院、苏州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知名企业等方面的专家以及普通打工者一起,  相似文献   

11.
地方动态     
《中国劳动保障》2013,(2):54-56
1北京朝阳送政策进村进社区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劳动保障所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有关政策,向辖区19个村居发放就业宣传材料15000多份,利用村广播、宣传栏等进行广泛宣传,确保劳动就业政策家喻户晓。一是免费提供职业介绍。每周四上午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招聘洽谈会,免费为各类人员职业介绍。劳动保障所组织协调好辖区内的待业人员参加招聘洽谈会,尽快帮助就业困难人员找到工作。二是免费  相似文献   

12.
八面来风     
《中国就业》2013,(3):60-63
宜春市铜鼓县576名务工人员实现回乡就业为满足县内企业用工需求,铜鼓县劳动就业部门抓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时机,于2月16日在西湖广场举办了大型招聘会,昆庆集团、恒兴水晶、民济药业、荣通农业等30多家县内重点企业参加,共提供了会计、文员、机械操作工等8000多个招聘岗位,共达成求职意向1873人,现场录用576人。为帮扶务工人员在家门口就业,铜鼓县劳动就业部门大力宣传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把招工信息印制成年历送到千家万户,同时在人力资源市场一楼设立了"务工人员就业服务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就业》2010,(4):56-58
按: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地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项目”2009年活动计划,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余兴安副司长带队,西部、东北各省(自治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与服务机构的负责同志组成的培训考察团于2009年底赴英国就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及管理情况进行了培训考察。期间,考察团先后与英国劳动与养老金部职业服务署、英国国家政府学院、英国招聘协会、英国工程雇佣机构联合会、英国国家毕业生职业咨询服务协会、英国国家学生就业服务协会、英国短期项目管理研究院、英国劳动研究院、Capita(英国最大人力资源外包公司)、招聘者杂志社(Recruiters)等有关部门和机构的人员进行了交流,并撰成《英国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考察报告》。本报告对了解英国人力资源市场发展和管理情况,特别就英国招聘服务产业、公共就业服务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很大帮助。本刊予以刊载,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八面来风     
《中国就业》2011,(12):60-63
安庆市太湖县五轮驱动助推就业再就业一抓岗位开发。太湖县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平台作用,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二抓就业援助。不断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力度,稳定现有公益性岗位数量,及时更换清理不合格人员,保持人员相对稳定。三抓政策推动。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就业政策体系,大力开展政策宣传系列活动,利用板报、专栏等形式,多途径、多形式宣传。  相似文献   

15.
刘会杰 《中国就业》2010,(10):42-43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安同之策,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措施。近年来,蓬莱市把促进就业再就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基本条件,市劳动就业办公室全面贯彻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就业扶持政策,围绕城乡统筹就业、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这一目标,重点推进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闲难群体再就业、人力资源市场达标建设、再就业培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就业》2009,(10):63-63
近日,由江西省南康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南康市劳动就业局承办的主题为”援助进家,政策到人,帮您就业”活动在市工人文化宫开展:活动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稳定就业,使每一名有就业愿望的援助对象都能找到舍适的工作,劳动就业部门开展了就业政策咨询活动,启动了迎国庆就业援助进家入户专项活动。活动中共发放宣传资料1千多份,据了解,活动期间,  相似文献   

17.
王洪 《中国就业》2010,(12):61-61
今年以来,江西吉安遂川县人社部门十分重视就业创业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就业援助。 首先,通过开展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近万份,邀请业内人士宣讲和解答下岗职工最关心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问题等形式,畅通下岗职工享受政策优惠的渠道:  相似文献   

18.
“抓好基层就业是扩大就业并实现充分就业的主阵地,只有抓好基层就业工作,推进实现社区充分就业,才能为有效应对失业风险和实现全社会的充分就业奠定坚实基础;抓好基层就业是落实就业政策的重要支柱,只有基层平台的工作人员承担起政策宣传、政策具体经办等细微工作,才能保证各项就业政策落实到每一位劳动者;抓好基层就业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基础,只有基层就业平台的建立发展和作用发挥,中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才能做到落地生根,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是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的"细胞",也是劳动就业服务工作中最容易实现工作创新和创造出新鲜经验的基层组织。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全福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以"三个三"的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促进就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纪韶 《经济界》2001,(4):36-38
进入21世纪,我国已进入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时期。但是,我们遇到了一个无法绕开的难题─—就业。我国政府对此花费了很大的成本,就业的形势却不见好转。我认为,一国政府的劳动就业政策,不能仅仅关注短期的劳动就业波动和变化,而且还需要有利于长期可持续的劳动就业发展,使劳动就业政策在解决短期的就业问题的同时,有助于促进长期就业的发展。 一.中国近二十年的就业矛盾焦点 建国以后,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根据国家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实行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在当时解决了人人都有饭吃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