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不仅是农村居民生活的共同体,同时更是衔接政府与居民的社会共同体.农村社区治理与建设从宏观上说是国家建设的基础,从微观上讲是每一个公民幸福、和谐、平安生活的保证.当前我国农村社区治理,已经从政府主导逐渐向村民自治过渡.民主治理将成为我国农村社区治理的主要模式,并终将取代政府主导治理的现有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社区治理的问题一直是社会治理中的难点问题,我国20世纪末就开始积极进行"社区建设",其后对农村社区也进行了多次改革,但问题依旧存在。农村社区的政社关系一直难以分清,新世纪以来,农村社区问题更加凸显,农民的公民意识不足,农村社区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等。因此,笔者提出农村社区的现实困境,并提出解决之道,希望能够为我国农村社区治理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孙海婧 《特区经济》2024,(3):109-112
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是打破“未富先老”困境的创新实践。广州“党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实践探索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尚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网络化支撑。现阶段广州农村互助养老网络覆盖面有待拓展、网络韧性有待加强、网络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本文建议通过网络化治理提升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效能。具体完善路径为: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全覆盖的农村互助养老社会支持网络;赋能基层治理,增强农村互助养老社会支持网络韧性;拓展技术应用,提升农村互助养老社会支持网络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5.
农村社区建设在西部还处在起步时期,近年来张掖市已出现了几个农村社区的模式雏形.文章分析了已具雏形的农村社区模式,以此探讨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区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对株洲农村社区建设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制约一地区经济发展、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农村公共交通的供给情况与农村经济水平增长息息相关.本文以陕西省F县为例,在分析其交通建设的现状后列出农村交通发展的种种困境,最后提出了一种解决农村公共交通供给困境的实践模式,即通过社区治理的方式,多方合作协同改善农村交通状况.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转型,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生的剧烈变化无疑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农村居民的情感淡化现象就一个典型的体现。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流动人口的增加,新媒体的强势进入,再加上乡村社会缺乏村民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使得人际关系和乡土情感逐渐淡化。  相似文献   

9.
孙义众 《老区建设》2013,(20):12-13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点和平台.农村社区治理是农村基层管理新模式,经历三个阶段在不断创新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它有效地整合资源,完善服务,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社会需要,实现了上下互动、城乡一体,是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途径.以赣州市“三送”活动为例,进一步说明了地方在推进新农村社区治理缘由及其推行过程中的系列举措.  相似文献   

10.
樊迪柯 《魅力中国》2011,(11):132-132
社区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而引起了社会学家对社区的关注.关于社区的研究也就随之产生,社区研究起源于西欧,发展于美国,而后影响到中国。社区研究以其丰富的调查资料和理论成果在世界社会学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仅为社区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且也为研究农村社区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关于社区的理论研究入手,对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社区治理建设途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后的社区管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深圳市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为例,分析了两区城市化后在社区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并就如何构建和完善城市化后的社区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兼论中国乡村的民主政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国英 《开放导报》2004,63(6):23-31
在传统乡村社会,可以有“自治”,但不会有“民主自治”,也不存在对民主政治的需求:产生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的乡村民主政治,是全社会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应该是全社会政治变革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中国推行乡村民主自治制度的进程中,富人政治和宗派政治可能会强化;乡村政治改革应遵从民主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市社区行政性管理模式正在逐渐消失,商住小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和城市老旧院落成为城市居住区的主体.新形势下社区管理必须从社区主体出发,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逐步实现社区群众自治和社会管理创新.而只有从法律法规、政府职能、公民意识以及自治组织四个方面出发,不断完善当前体制,才能最终实现上述城市社区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4.
黄羽新 《改革与战略》2010,26(7):112-115,146
农村消费排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当前农村消费排斥主要有收入排斥、社会保障排斥、消费环境排斥、金融排斥、消费结构排斥和消费观念排斥等六大维度。破解农村消费排斥,要以制度创新为先导,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环节,改善消费环境,更新农民陈旧的消费观念,发展农村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农村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党政权力高度一体化与地方政府体制高度统一的金字塔式权力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地区”一级已经演变成了实体型政府,其工作重心也转向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理;而过去由议事、决策、行政、司法、财政为一体的县级行政体系却被肢解,逐渐形成了“双重衙门体制”;乡镇政权基本处于一种责任大、权利小、效率低的被动施政状态;村民自治又一直受到地方行政权力的制约,自身也缺乏财力的保障,几乎变成了“空壳民主”。下一步,中国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从高度集权走向合理分权,按照地、县、乡、村四级连动的整体改革思路,撤消地区一级,强化县一级,精简乡一级,充实村一级,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及中国国情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共财政制度,提高整个社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经过多年发展,新疆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已成为新疆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在新疆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新疆县域城乡发展差距却在不断扩大,表现在城乡经济增长速度、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等方面。因而,应通过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快解决县域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措施进一步统筹新疆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并已成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乡镇机构改革,对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具有重要影响。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机制改革,用法律法规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的实现,加强农村公共财政支出框架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资;根据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优先序,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合理安排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投资。  相似文献   

19.
张红云 《黑河学刊》2011,(5):45-47,143
农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对象,当前农村存在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群体的社会分化、农村教育状况相对落后、农民思想观念多元化等问题,是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约因素。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努力改善农村文化教育状况、运用群众语言和现代化宣传手段、发挥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是克服这些制约因素,实现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新疆是我国传统牧区之一,新牧区建设是新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牧区和农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牧区远远落后于农业区,很多牧区尚不具备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条件,可以说新牧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在对牧区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新牧区建设的艰巨性,并提出了加快牧区发展,推进新疆牧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