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近几年施工任务短缺,资金紧张,企业负担加重,队伍素质下降的严峻形势下,湖南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把“稳定企业、开拓经营、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的方针具体化,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近三年,年年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承包经济指标,企业总产值逐年上升,上缴利税比承包前三年平均年增长9%,工程质量稳步上升。固定资产增值率超过承包指标的1.4倍,已于1990年跨入省级先进企业的行列。该公司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相似文献   

2.
由于种种原因,工程竣工之后,不能及时清理甲、乙双方之间的经济帐目。这种现象,过去也时有发生,但是象近几年拖欠工程款现象之普遍,数额之大,时间之久,则是少见的。对于有些施工企业来说,拖欠工程款简直是一种致命的灾难。鉴于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一再强调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近两年来,河南省在解决拖欠工程款方面卓有成效。1986年收回拖欠工程款占整个拖欠款的30.6%,1987年上升到48.5%,可以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仅就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及其缓解对策谈点个人的意见.一、资本紧张的主要原因1“三角债”及企业垫资施工.众所周知,拖欠工程款一直是令施工企业头疼的难题.虽然在国务院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的统一布署下,清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前清后欠”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施工企业拖欠工程款又有上升势头.另外,企业垫资施工也是资金短缺的原因.按有关工程价款结算办法规定,甲方应预付25%~30%的工程备料款,而目前一些施工企业只能收以15%甚至更少的备料款.现在的建筑市场  相似文献   

4.
关于解决拖欠国有施工企业工程款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撑起这一产业的主力军是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由于业主长期拖欠国有施工企业巨额工程款,不仅使众多施工企业资金十分紧张,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而且造成市场秩序混乱,经济运行不畅,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为此,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分别于1999年和2000年上半年,就拖欠工程款问题开展了专项调查活动。在对100余家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又先后在成都、开封和北京召开了专题  相似文献   

5.
工程欠款拖欠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的问题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90年代则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增长.1990年全行业被拖欠的工程款为36亿元,到1997年底就达到了3566亿元,8年间增长了98倍.  相似文献   

6.
南京的施工企业从1987年7月开始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到年底止,共有6个国营企业与市政府有关部门签订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合同,占国营企业总数的67%。其中,包括市建一、二、三公司和江苏建机广四个大中型企业。(一)一年来,承包经营取得明显效果。主要表现是:第一,经济效益回升承包前,施工企业连续3年实现利润水平下降,最大下降幅度达20%。承包后的当年。就扭转了下降的趋势。1987年,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6个企业实现利润平均比承包基数增长54.4%,比上年增长42.5%。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的企业,实现利润平均也比上  相似文献   

7.
当前,不少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在施工产值逐年上升的同时,也面临着拖欠工程款逐年上升的困境。因此,如何减少工程拖欠款的数额和比例,降低企业的经营、财务风险,已成为企业再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拖欠工程款产生的原因 1.拖欠工程款的外部原因,主要是: (1) 建设单位投资有缺口; (2) 重复建设、盲目建设,造成项目建成后不能及时产生效益,甚至投产不久就面临破产; (3) 有些项目属政府行为的献礼工程,缺资金而又强行上马施工; (4) 国家对建筑市场周期性过热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一、预算内国营企业留利 预算内国营企业留利1989年698.04亿元,比上年减少0.4%;1990年为539.79亿元,比上年减少22.7%;1991年为584.34亿元,比上年增加8.3%。1991年企业留利占实现利润的比重(留利率)为65.8%。虽然大大低于1990年的86.7%,但仍高于1989年的62.3%。  相似文献   

9.
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拖欠工程款问题,长期困扰着施工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近年来,各施工企业虽不断加大清欠力度,但收效甚微。大量的拖欠工程款,不仅给施工企业造成大量的利息损失和负债压力,更为严重的是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同时,长期难以收回的  相似文献   

10.
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是影响建筑业发展、关系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问题。有人把拖欠工程款比做“中国建筑业顽症”。山西省拖欠工程款问题,经过三年的综合治理,确实加大了清欠力度,终使拖欠工程款问题有所缓解。但据我们深入企业调查了解,拖欠款前清后欠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河南清理回收拖欠工程款工作,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密切配合,经过各地、市“清拖办”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两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一、全省“清拖”工作开展情况:近几年来,建设单位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的现象日趋严重。拖欠工程款的大幅度增加,不仅造成施工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增大了银  相似文献   

12.
拖欠工程款是当前经济领域的一个痼疾,不仅严重影响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破坏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国务院高度重视拖欠工程款问题,2004年后组建了由建设部牵头,17家单位组建的国务院清理拖欠工程款部际协商会议,并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下发了国办发[2004]78号《关于进一步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意见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各地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组建了相应了清欠工作机构,主要由政府管理部门牵头,采取经济、法律,并附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开展清欠工作。在全国上下的努力下,经过近3年的时间,2004年施工企业申报的2003年底前竣工工程的拖欠工程款已基本清理完毕,完成了清欠任务,受到了社会各界和企业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
解决工程拖欠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历来是我国工程建设中的老大难问题。拖欠工程款使施工企业难堪重负、处境艰难。国家曾下过很大决心根治这一固疾,但始终没有解决好,前清后欠,边清边欠日益严重。 一、工程拖欠款形成原因分析 主要有两个:一是非施工企业的原因;二是施工企业自身的原因。 1.非施工企业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单位资金不足。有些建设单位不按基建程序办事,利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施工企业饥不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建公司是从事油田产能建设的大型施工企业。自1988年在企业内部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和深化,已初步形成适合我公司实际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人均创利由承包前的600元左右跃升为3000元,全员劳动生产率由承包前的15000元上升到29000元,1989年公司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1990年又荣获了国家质量管理奖。我们在完善和深化企业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上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梁宏彬 《中国石化》2003,(11):48-49
效能监察,也叫勤政监察,是促进廉政建设和高效能、高效率开展工作的监察活动,是监察部门对监察对象执行政策、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它旨在促进监察对象增强责任心,改进管理,讲求实效,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建公司根据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企业实际,确定效能监察工作思路,深化效能监察内容,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效能监察运行,把有效的监督渗透到生产经营活动的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和重要环节,使效能监察真正成为纪检监察工作服务于企业中心工作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部。针对施工企业工程款回收难度大的特点,积极开展了追缴拖欠工程款专项效能监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年间清收省内外30余家单位拖欠工程款1.43亿元。今年上半年,清收拖欠工程款效能监察获得集团公司效能监察工作优秀项目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6.
单位工程是建筑业的唯一产品,也是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的策源地。从一九八一年开始,我们公司就以单位工程承包为突破口,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几年来,由个别试点,走向全面承包,使企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效益已跨入了省级先进行列。如以一九八六年的建安工作量、竣工面积、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利润与未推行单位工程承包的一九八○年比,分别提高120%、39.61%、81.12%、82.92%。一九八七年上半年又比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天津市建设单位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的问题相当严重。全市拖欠款额已达一亿二千多万元。拖欠最多的是建工局所属施工企业,经常在九千万元左右,占全局流动资金总额50%以上,给施工企业的正常经济活动造成严重困难。职工七、八千人的大型施工企业,银行存款很少,发工资都困难。为解决施工业企资金周转的困难,天津市人民政府最近  相似文献   

18.
工程款拖欠是一个复杂的深层次问题,涉及到国家经济体制和秩序的方方面面。拖欠款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2002年全国平均为18.2%,2003年为15.9 04年为18.5%。房地产项目是出现工程款拖欠最多的,其次是公共建筑项目,建设资金不到位结算、施工方垫资是导致工程款拖欠的三个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企业为了收回这些拖欠款,建立了相应的清欠组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拖欠工程款却越清越多,使企业不堪重负。施工企业处于“不干工程活不了,干了工程也难活”的两难境地,严重地阻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建设业主大量拖欠工程款,使部分施工企业已陷入危险的困境,分析指出拖欠工程款的根源所在:“是管理体制和市场管理混乱,施工队伍膨胀太快造成的”,因此只有抓住拖欠款这个重要环节,才能使建筑施工企业起死回生,改革才能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