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陈彤 《发展研究》2016,(12):76-78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作为传承、创新、发展闽南民俗传统与特色民间艺术的基地,有效带动以闽南文化为主题乡村休闲创意产业发展及两岸交流.中国乡村休闲产业经过两年的酝酿,在2016年迎来发展的成长期.位于泉州市永春县的岵山镇,多元文化特质和生态优势显著,具备打造成为闽台两地乃至世界闽南文化“寻根地”的全部要素条件.为此,岵山镇应立足资源禀赋特质,打造乡村休闲创意产业——建立忠实于传统的闽南民间艺能传承体验文化聚落,实施闽南古民居聚落的民宿项目规划,推进以文创为龙头的古村落民俗旅游区块化运作.  相似文献   

2.
泉台民间信仰一脉相承,民间信仰的交流是维系两岸情感的纽带,是沟通两岸文化的桥梁,是促进两岸经贸往来的独特优势。发挥泉台民间信仰一脉相承的优势,有利于推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相同的文化背景、一脉相承的民间信仰,在两岸的“多来往、多了解”中,将进一步发挥着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文化认同作为一个系统,体系内的某些要素发生变化但却仍旧没有打破原有的稳定状态,进而带动文化认同结构性变化,这种变化称之为文化认同新构建。从文化认同新构建的意义出发,探讨两岸文化认同新构建的价值及其途径,既有利于文化认同系统优化,又有利于推动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4.
郑云斌 《经济师》2011,(8):111-11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位高校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从闽南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资源、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基本形态、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开发的行为模式等三个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开发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郑云斌 《经济师》2011,(9):116-117
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闽南文化蕴藏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教学中融合闽南文化资源,是闽南地区高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文章就此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闽南文化资源的现实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主要措施设想等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20,(2)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图书馆肩负着重要任务和使命,党校图书馆必须发挥馆藏资源、信息技术、创新服务、人才队伍等优势,从提升扶贫理念、提高扶贫精准度、推进扶贫协作交流、增强贫困人口内动力等方面推进文化扶贫工作,助力决胜扶贫收官之战。  相似文献   

7.
王志平 《经济前沿》2008,(11):43-4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型”和精神基因,文化安全是国家综合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灵魂。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时代,我国文化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面临优秀传统文化的断层、强势西方文化的渗透以及事关祖国统一的两岸文化认同问题。要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作有效的“扬弃”,就必须强化主体文化意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社会环境,其生育文化的特征也是不尽相同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生育文化正在发生变化.开放性的湖湘文化对生育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新型生育文化的一些内容与传统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存在矛盾,使文化认同难以实现,进而阻碍着生育文化的变迁.湖湘生育文化的建设应发挥湖湘文化的优势,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9,(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智慧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但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种知识、文化在不同领域渗透更加深刻,传播速度更快前所未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面临新的挑战。图书馆作为保存、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在新时期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泉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以来,泉州就是闽南最繁盛的地区,曾有“海滨邹鲁”之雅称,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建筑遗存尤其丰富和瑰丽多姿。泉州古城的地方建筑特色与城市风貌,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建筑理念和风格,又融汇了多种宗教和外域文化,直到今日,仍然以其独特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成为泉州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11.
“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依托福建独特的区位特点和对台优势,提出的发展福建地方经济的新战略构想。从服务于全国对台战略需要的角度看,这一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闽台区域经济合作,意在为将来与台湾共同构建“环海峡经济圈”创造条件;同时提升两岸经济合作与交流的水平与层次,缩小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两岸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最终实现两岸经济一体化,为促进祖国和平的统一大业服务。  相似文献   

12.
郑莉 《开放时代》2021,(4):195-211
本文主要依据金门沙美万安堂的乩示文献,考察闽南乩童仪式传统的社会文化功能.万安堂的乩童是社区性仪式组织,通过降神扶乩发布"神谕",在社区仪式活动与地方公共事务中占主导地位.这种人神交流的特殊形式,反映了闽南乡土社会的文化整合与社区权力体系的仪式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李昕 《江南论坛》2023,(8):20-24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然遵循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内在逻辑。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靠的是中华民族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薪火相传、守正创新。没有文化传承就没有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没有文化认同,在面对外来文化入侵时就不会有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文化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基础。从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这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遵循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方文化创意产业这几年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的占比越来越大,其中的音乐文化产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是伴随着新技术和音乐作品的结合,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内涵上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创新,推动了中国的音乐文化市场的繁荣。但是,地方的音乐文创产业发展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本文以成都市音乐文创产业现状为例,提出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音乐文创产业发展中对音乐活动的不重视、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乡镇级普遍音乐教育不够等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台民间信仰同根同源、密不可分。闽台民间信仰祖庭文化一脉相承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反映出闽台民间信仰祖庭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重要纽带。以闽台民间信仰祖庭文化为着力点,分析造成闽台民间信仰祖庭文化对台软实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的问题,提出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政策保障、深挖祖地资源、创新交流机制等实践探索,全面提升闽台民间信仰祖庭文化对台软实力,积极开创新局面,助力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以期构建两岸共享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6.
重视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各地在文化兴区、兴市、兴省的宏大构想中,大都侧重于将当地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主题和发展优势,从而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其实,“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现象,无论是传统文化资源的继承、整合还是先进文化的创新,无论是文化事业的建设还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地区形象的宣传还是城市精神的塑造,其立足点都要建立在对文化发展独特性的准确把握上。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 1 3 68—— 1 91 1年间宁波士绅阶层通过长期维持科举上的成功 ,因而掌握着地方霸权的过程 ,垄断文化是保证其政治和社会地位的基础。士绅家族的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 ,往往结成壁垒森严的圈子 ,外力很难渗透。士绅家族网络在公共领域亦发挥着主导作用 ,以此赢得官府和社会对他们权威的认同。近代以后 ,士绅家族不仅需要维持文化上的优势 ,而且还要创造在商业的优势 ,否则它即存在被边缘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乡村旅游对国内外游客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乡村旅游带动了日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地方文化认同,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构和再创造。不过,一些乡村地区的旅游开发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的破坏,并使传统文化发生了异化。  相似文献   

19.
论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 ,中国企业面临国际性的竞争。在中华民族沃壤中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 ,如果抛弃传统文化在企业中的管理作用 ,就难以形成企业应有的核心能力和比较竞争优势。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旋律 ,其“中”、“和”等优秀成果对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我国企业管理者应该在继承儒家思想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树立正确的有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 ,形成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 ,才能更好的在WTO竞争中发挥国外企业难以模仿的核心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两岸旅游市场呈蓬勃发展之势,目前两岸互为旅游客源市场的格局逐步形成,两岸旅游交流合作进入了双向互动的新阶段。而重新审视两岸旅游文化相似性成为该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旨在通过对两岸文化主体、客体及介体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岸地区旅游合作的可能性及合作机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供政府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