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节水型农业体系框架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山东省的实际,以2003年作为水平年,基于大量的统计数据,由比分析了山东省农业的用水现状,并进行了农业节水潜力分析,还通过公式推算出了山东省农业用水的年节水潜力,在此基础上,根据多年工作实践与研究,提出了构建节水型农业的体系框架,从工程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等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同时,还从完善管理机构、创新节水制度、强化政策法规等方面探讨了构建节水型农业体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村财务会计》2005,(12):11-11
经过近几年的建没,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以农业国家标准为龙头、农业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农业标准为基础、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全国农产品质量标准系框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湖北省随州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主线,狠抓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全面推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加强了农村经营管理,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一、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一是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通知》和省、市税费改革试点方案,按照“减轻、规范、稳定”和“三个确保”的要求,加强领导,落实专班,市、区(市)两级组建了74个税费改革工作队,深入54个乡镇具体指导改革;进村入户,层层发动,保证了广大农民群众对税费改革政策的知晓率;广泛调查…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农业立法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业立法经历了六个阶段,建立起了以农业法为基础、以不同领域专门农业法律为主干、以有关法律中的涉农条款为补充、辅之以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法律制度。今后,农业立法要紧扣农村改革主题,主动服务于农村改革实践,正确处理政策与法律的关系,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保护支持力度,统筹考虑三农问题,确立人大立法的主导地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涉农立法重点包括制定粮食法、农村扶贪开发法,修改种子法、森林法和渔业法,以及农村金融立法,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法。  相似文献   

5.
法律框架是政府支持保护农业的权力基础,它主要解决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渊源这个问题;制度框架是政府立法施政的价值基础,它对农业支持保护起着制约或促进作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布坎南认为:“没有合适的法律和制度,市场就不会产生任何体现价值最大化意义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以较为成熟的水权市场建设和水权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为支撑,以对多个农业水权市场的实地调研为基础,提出融合制度基础、经济动力、交易参与人、第三方保护和设施基础等5大模块,涵括14个要素的农业水权市场综合框架体系,阐明了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智利Limarí流域和中国石羊河流域为例,在农业水权市场综合框架体系下对3个国家农业水权市场进行分析,进而从水权法律体系、水资源产权管理制度、水权信息共享度、水权交易媒介等多个方面总结出建立健全农业水权市场的必要条件及建议,旨在给我国积极探索建立农业水权市场的决策者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科技成果转化的断层主要在乡村两级,单靠原有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已不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用改革的思路解决农村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坚持官办、民办两条腿走路,稳定县级靠政府、搞活乡村两级靠民办  相似文献   

9.
10.
农业与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指明了农业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途径,为今后农业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多元化建设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原则与基本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德勋 《农村经济》2004,(11):56-58
改革产权制度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首要问题。我国农村信用社现行产权制度存在众多缺陷,但合作制仍是当前农村信用社产权组织形式的基础。本提出了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并从现实经济条件和合作金融发展趋势,讨论了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包括:短期、中期、远期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记者魏登峰)11月1日,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召开2012年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会并发布《2012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在介绍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形势时,农研中心主任宋洪远说,“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相似文献   

13.
农业企业化: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15,自引:2,他引:115  
农业企业是直接涉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如何在现实中国国情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概括地讲,农业企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逐渐成为一种适应形势要求的市场化、规模化和深度开发化的渐次高度化过程。制度存在合理性要依赖于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与其他制度的兼容程度,以此判断是否进资源和要素的有效配置。作为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农业企业化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内生的制度变迁。在这一过程中,土地要素流转问题、企业资金问题、企业家来源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央及地方政策应以保护和增进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其基本出发点,引导实行经营规模的转变,积极、稳妥地启动和推进农业企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15.
自1985年开始,我国农业的增长速度开始减缓,尤其是粮食和棉花的产量,至今都没能超越1984年的水平。尽管因农村制度变革所引起的农业高速增长的势头在持续一段时期后必然会合乎规律地趋向减缓,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生活中种种限制农业稳定增长的因素还在扩展,同时在农业增长速度减缓的背景下,一系列与农业增长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却仍在继续向“工业——城市”倾斜:  相似文献   

16.
试论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忽视了农村物流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与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落后。本文论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对农村物流组织的发育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业发展新阶段与农村深化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这半个世纪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结束了人民不得温饱的历史,迈向人民向往的小康目标。正确认识农业发展所处的新阶段与农村深化改革的问题,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建国5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的农村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带来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巨大变化,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有三点:第一,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大幅度增长,从总量上看,告别了短缺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实…  相似文献   

18.
日本农业科技推广效率高得益于其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通过考察日本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组织框架、运行机制,总结日本农业科技推广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软环境建设:中国农业发展的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从农业内部而言,各种系统要素及其关系越来越复杂而难以把握。从农业与其周围的环境而言,农业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种产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也越来越复杂。因此,解决农业的持续发展问题,也就不再是简单地通过某项政策的出台、某种措施的实施或某些局部和临时的调整所能达到的。由此,便提出了建设和完善我国农业发展的软环境这一重要命题。所谓的农业发展的软环境,是指保证农业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规范化的环境条件,其基本内核就是要建立客观的农业制度体系、政策体系和市场体系,以客观的标准程序和科学方法处理日益复杂的各种经济和社会关系,维持并推动农业的发展过程,从而避免或尽量减少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无序及因此而产生的政府的刚性介入。  相似文献   

20.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和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提出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任务,也是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