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弼东 《当代经济》1999,(12):37-38
“债转股”了,无疑是正确的,却也是被迫的。它既反映了我国政府驾驭改革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同时也深刻揭示了传统体制下政府、银行、企业三者之间互动机制违背效益原则,以致三败俱伤的根本原因,再一次提出了政企必须分开这一改革课题。尤为重要的是,债转股这一改革措施已暗含破解改革中最大难题──政企分开的最佳组织形式。 一、金融增长方式历史性缺撼是主因,政企不分是根源 1979年以后,我国金融业的增长方式基本上属外延扩张,并成为扩张规模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1980年我国金融资产总值约2600亿,至1998年,已增长20多倍,达60000亿以上,…  相似文献   

2.
3.
目前,我国已经启动的债转股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作为化解金融风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债转股要实现银行与企业”双赢”的政策目标,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作为债转股主体的企业与银行,如何正确理解其含义,认识其作用,分析其影响,抓住债转股实施的有利机遇,轻装上阵,迎接加入WTO的挑战,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4.
5.
6.
一、我国债转股缘起分析 1999年9月22日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困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结合国有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形式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由于负债过重而陷于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解决企业负债率较高的问题。”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开始进行债转股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7.
为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并化解金融风险,我国从1999年实施了债转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债转股达到预期目的,是关系债转股的成与败及债转股的三方当事者的利害得失甚至生死存亡的问题。本文试分析债转股存在的问题及三方当事者应如何改革、创新、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及经营方式,使债转股真正完成它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刘昌华 《发展研究》2000,(10):26-28
债转股是针对目前国有企业过高的负债率,而采用的解决债务问题的一种方法。债转股就是把企业与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债转股为搞活国有企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债转股操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凡  李宏斌 《经济纵横》1999,(11):17-19
  相似文献   

10.
司增绰 《经济师》2000,(8):24-25
作为国企脱困和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主要措施之一 ,债权转股权正在全国大面积展开 ,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众多利益主体 ,各利益主体在处理利益关系时又都“尽力”从自身利益出发 ,因此难免会出现道德风险问题。本文简要分析可能存在于各利益主体的道德风险。一、“利‘己’主义”——道德风险产生的基础“利‘己’主义”是道德风险产生的基础 ,各利益主体为了自身的利益 ,可能以损失道德为代价。目前的“债转股”,总体上来讲是在国家经济职能部门的指导下 ,通过国企、国有债权银行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参与的形式下进…  相似文献   

11.
债转股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罡 《经济问题》2001,(3):22-23,36
债转股指的是商业银行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债权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由此,原来的银行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持股关系,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  相似文献   

12.
关于债转股举措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债转股,即债权转股权的简称,就是指债务人的债权人将其所享有的合法债权依法转变为对债务人的投资,增加债务人注册资本的行为,它包括债权的消灭和股权的产生两个方面。债转股之所为以成当前的热门话题,主要是由于其作为我国一项重大经济政策肩负具有盘活围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和促进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两大重要使命,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剥离了不良贷款和债转股后,增加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使银行贷款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信贷规模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银行也将增强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4.
债权转股权有利于实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3年脱困的目标,文章提出了在债转股的操作过程中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债转股的流程机理与运行风险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债转股的范围是企业欠银行债中的边缘性不良资产。债转股的第一阶段为封闭性流程 ,但要真正使银行退出债权风险 ,由社会分摊 ,最终要与其他投资者或者资本市场连接 ,进入第二阶段开放式债转股流程。债转股过程中 ,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有关部门一方 ,面临着与以各类企业及其地方和部门为另一方的分别博弈 ,其中由谁操作、利益差别和信息不充分及失真给债转股造成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很大。对于债转股企业 ,选择一元债转股 ,还是选择多元债转股 ,以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否有真正的实质性的股东权利 ,也将影响到债转股后产权约束的软硬及企业运营的效果。另外 ,债转股还面临着宏观经济运行是不是宽松和能不能由社会投资者购买分摊风险的不确定性。针对债转股的这些风险 ,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避免风险关键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很多人认为债转股可以一举解决国有企业高负债和国有银行高不良资产这一双重困难,但笔者通过对国有企业困境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这种困境是企业内生的,债转股作为一个外生变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债转股并非免费午餐,并非一转就灵,银行、企业都应谋定而后动。对债转股中存在的问题,应理性思考,转出新机制,铲除不良资产滋生的土壤,控制不良资产增量,提高企业的整个素质。  相似文献   

18.
债转股是一项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市场化操作难度较大的工作,债权转股权存在一定的风险。从企业、资产管理公司、银行、法律部门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防范债转股的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债转股的运作及其法律问题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转股是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债转股的实施,首先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保障其良性发展,本文拟在总结其他国家债转股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评价我国债转股的运作及其有关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看法:界定砂良资产和对象企业;规范银行行为(包括资产管理公司行为);坚决抵制地方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