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学科"元研究"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昆欣 《旅游学刊》2003,18(3):76-79
旅游学科“元研究”是以旅游学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它的意义在于如何使旅游学科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旅游学科理论研究的反思,引入“元研究”的概念,提出了旅游学科的简单要素,阐述了旅游学科研究的基本对象,试图解释旅游学科的基本问题.为旅游学科的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由于旅游现象的复杂性,旅游研究为多学科介入提供了丰富的对象资源。也正因为如此,关于旅游研究是一门单一学科、多学科还是跨学科的问题,人们仍有大量的争论和误解。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对于旅游学科以及学科标准的争论,提出只有确立旅游学科中被纷纭争论所打乱或掩盖的内部逻辑以及逻辑起点,才能寻找到促使旅游研究进化到一门独立学科的途径。不管研究者们从何种学科角度对旅游进行研究,笔者都认为,多学科研究是旅游学这门新兴学科不可或缺、不能跨越的必经阶段,而跨学科则是之后整合学科的一个特殊发展阶段。文章重新审视了跨学科在旅游学科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旅游学科建设将得益于这种问题导向的知识生产方式。同时研究认为,通过探寻类似于"旅游体验"这样的逻辑起点,旅游的跨学科融合以及随后的独立旅游学科的建立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高等旅游教育规范化的必由之路———上海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合格评估述评□喻学才1995年我们用了半年多时间研究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学科体系,结果发现了3个问题:一是高等旅游教育的学科结构体系未能和旅游产业实际相吻合。二是旅游科学学科地位较低,和旅游业对...  相似文献   

4.
<正>研究和教育是一个学科发展的重要两翼。一个学科的研究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而教育质量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影响学科的研究水平。当我们讨论旅游理论的中国贡献时,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的感知是一个重要的视角。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直接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对中国旅游理论研究状况的评价,而且可以让我们从侧面了解究竟有多少中国原创理论进入了教学当中,以及中国旅游研究的后备军们又是如何认识理论的。  相似文献   

5.
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兆荣 《旅游学刊》2004,19(6):20-27
旅游人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许多应用学科中的“后进者”。但是,旅游人类学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不仅成为该分支最具学科性的核心价值,也成了其他学科乃至决策部门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对旅游人类学研究视野中“旅游文化”以及相关的问题作一些评述和分析,借此提出一些问题以期引起学界的注意和重视。这无论从学科的理论反思抑或是应用层面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   总被引:76,自引:11,他引:76  
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吴必虎对是否存在旅游科学、什么是旅游科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学科在整个高等教育学科门类中应该处于何种地位,90年代以来引起较多注意。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新的学科目录(征求意见稿)时,试图取消“旅游管理”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7.
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   总被引:85,自引:5,他引:80  
一、旅游解说系统的涵义解说系统是旅游目的地诸要素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旅游目的地的教育功能、服务功能、使用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近年来,随着旅游规划、景区管理、饭店设计等学科的发展,旅游解说系统的研究开始受到学者的重视,对它的研究也逐渐见诸文献。...  相似文献   

8.
文章重新思考了旅游研究史上曾经得到热议的"多学科介入"问题,其中包括对谢彦君和李拉扬一篇近作中部分观点的辨析。文章认为,旅游现象的复杂性并不是旅游研究跨越多学科介入阶段成长为独立学科的主要障碍;当前制约旅游学科成长特别是导致旅游研究在范式形成和理论贡献方面出现困境的主要因素不是多学科介入本身,而是多学科的表层切入;旅游研究对多学科介入阶段的超越要以多学科研究的充分发展为基础,跨学科研究和归核化的努力对于旅游理论的整合有其意义,但是并不能取代多学科研究的充分发展;就旅游研究的现实发展来说,要摆脱对相关学科理论的简单应用,一方面要深入了解相关学科理论,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旅游产业实践特别是整合性、基础性、普遍性命题的深刻把握。  相似文献   

9.
《旅游学刊》2011,(3):93-94
为了有利于人类更好地适应未来自然和社会的变化,未来学正在发展成为具有广阔覆盖并拥有众多重点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在已过的10年中,中国居民的旅游生活和中国的旅游产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有利于旅游研究者、旅游实际工作者、旅游管理层和旅游主管部门更好地测度未来的发展,安排下一步的研究、管理和决策,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课题组特邀请有关专家就各自的学科专长对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国居民的出游格局、旅游产业的发展态势、旅游发展与国家的关系,以及旅游活动内在结构的变化等作出共识性预测,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解构与重构:旅游学学科发展的新思维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杜江  张凌云 《旅游学刊》2004,19(3):19-26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国内外旅游学术界对于旅游学的认识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历程,指出随着支撑旅游业基础性学科的创新发展和旅游实践的不断深入,需要对于旅游学科的体系结构进行解构与重构,重新思考和整理旅游学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改变现有的将旅游学科设置在工商管理项目下的不合理格局,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的,跨学科、多维度、多层面的旅游学研究体系框架已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1.
旅游学术研究的前沿关注点可以很多,但是,旅游学科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关键决定于能否形成一套完善的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2.
总结探索让旅游教育更上层楼──为《旅游学刊》出刊《旅游教育增刊》作姜成坛北京联合大学随着人类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科学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众所瞩目的热门学科;与之相应的,是旅游教育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如追溯起来,自本世纪3...  相似文献   

13.
旅游科学是研究旅游的学科,是一门涉及经济学、地理学、区域科学、历史学、心理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与政策等多学科的综合学科。国内外不同大学对旅游学系的设置也有所不同,有些大学从区域科学角度出发,旅游学研究主要涉及的是区域科学领域,强调旅游学的区域管理方面的内容,研究旅游对  相似文献   

14.
朱峰  项怡娴  王春晖 《旅游学刊》2011,26(11):28-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7~2010)、社会科学基金(1993~2010)已立项资助了243项与旅游相关的项目,这些项目及其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旅游研究的状况。文章对这些项目所关注的旅游现象、研究问题及其学科归属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勾勒出中国旅游研究的发展脉络,并从学科发展的视角进行评价。统计发现,地球科学部(80项)、管理学部(23项)为自然基金旅游类项目的主要学科归属;"旅游影响"、"旅游开发"和"旅游行为"为主要研究领域;应用经济(60项)为社科基金的主要学科归属,选题集中于"可持续发展"、"开发与保护"、"潜力与竞争力"等方面。对项目的研究问题分析发现,两大基金项目的选题方式均存在"去旅游化"现象,即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提炼出旅游现象所蕴含的理论问题。换言之,旅游现象仅成为其他学科的剖析对象,研究贡献表现在验证、完善、补充已有学科的理论、方法,而非旅游理论的提出或完善。表面看来,这一现象的形成与旅游现象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旅游理论基础薄弱以及基金的评价标准有关。对旅游研究群体的调查却发现,"去旅游化"的研究思路是研究者已经意识到并且自觉遵循的学术取向。旅游研究中的"去旅游化"现象对旅游研究及学科发展产生正负两方面影响:在提升旅游现象理论解释深度的同时也导致旅游的学科性愈加模糊,研究间的对话与交流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5.
马波 《旅游学刊》2016,(10):28-35
由于政府指令性学科专业目录的存在,旅游学科在中国的成长受到外在制度的束缚“,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旅游管理”二级学科的设置现状,对高等旅游教育和旅游业健康发展极为不利,遂有旅游学科升格之需。文章从“学科”意蕴的探讨入手,审视了学科专业目录规制的内在危机及其在旅游学科发展中的矛盾表现,借用学术性和实践性二维学科评价标准,分析说明了创建旅游管理一级学科的逻辑依据,并引入学科发展的一般逻辑和“好旅游”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旅游管理一级学科内部架构设计的三种基本模式。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在指令性学科专业目录尚不能彻底否定的前提下,允许并支持部分新兴学科升格,是政府优化学科管理制度的明智选择;创建旅游管理一级学科符合学术逻辑和社会需求逻辑,是旅游知识共同体当下的具体任务,意义不容小觑;遵从学理与应用相统一的逻辑,旅游管理一级学科的架构有对接本科专业目录设计、垂直设计和水平设计三种基本模式;推动旅游学科的升格,会引发学科基本命题的再思考,发挥带动学科内涵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翟宁 《旅游学刊》2006,21(1):30-30
本刊讯 为促进旅游学科地位的进一步确立并推动旅游学科发展,由北大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发起并承办,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旅游学会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等12所高等院校协办的“2005旅游研究北京沦坛——旅游研究方法”研讨会,2005年11月5口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北配楼报告厅举行。论坛由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明德先生主持,在国家旅游局人教司余昌国调研员和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莫多闻书记致词后,来自北京、天津、上海、辽宁等国内数十位旅游研究专家、政府官员、  相似文献   

17.
论旅游学科建设与高等旅游教育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论旅游学科建设与高等旅游教育□申葆嘉我国高等旅游教育虽发展已近10年,在此期间内经过广大教职员工的努力,积累了许多知识和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困难和问题仍大量存在,有些还是令人困惑的大问题,为了加速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抓紧旅游学科的建设是十分...  相似文献   

18.
应天煜 《旅游学刊》2004,19(1):87-92
旅游作为一门跨多个学科领域的应用科学,其学科发展往往会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各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而目前旅游学研究中具体实证研究有余而基础理论工作相对不足的局面已经阻碍了旅游学作为一个学科体系的确立、完善和向前发展。本文试对社会心理学中新兴的“社会表象理论”(Social Representation Theory)以及近年来国外学术界将该理论引入旅游学研究的基本情况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以期能够为国内旅游学界的相关研究工作起到一点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夏威夷的旅游教育魏敬安北京国际饭店业培训中心发达的旅游教育是夏威夷发展旅游业的牢固基础。大批专业人才的培养、全社会对旅游业的理解与支持,都直接依靠良好的旅游教育。各旅游学科的理论研究,也是在发展旅游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并从宏观上指导着旅游业沿着科学...  相似文献   

20.
《旅游学刊》2008,23(5):F0002
2005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启动高水平特色项目建设,上海师范大学获准建设“上海旅游资源与文化发展创新基地”项目,项目总经费为1000万元人民币,建设时间3年。旅游学科是上海师范大学重点发展的特色学科,也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支持的应用学科之一。“上海旅游资源与文化发展创新基地”项目涵盖了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在环境科学博士点中设有“可持续旅游与环境管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