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改善现有的国有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现阶段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为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必要对我国现有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首先谋求自身发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味地为了发展经济而盲目地、过度地开采资源,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不仅秧及后代,而且会使我们今后经济发展中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对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行动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当前全国人民面临的一项紧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费、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中国开始走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想了解有关循环经济的知识,请阅读本栏目为您组编的3篇文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经济要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企业是整个经济发展的主体,它对于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制定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应该是整个经济增长中的重要环节。循环经济是由清洁生产发展而来,在企业清洁生产基础上形成…  相似文献   

5.
裴玮 《国土经济》2006,(6S):28-29
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我国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更是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前,我国的社区发展和房地产投资开发还处于传统经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增长模式,建设循环经济社区将成为未来居住区建设和开发的必然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郭晓华 《活力》2008,(9):39-39
循环经济是近年来国际、国内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把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使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黑龙江省地处祖国边陲,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和粮食生产基地、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7.
杨厚波 《民营科技》2009,(8):61-61,36
民以粮为天,粮以续为先。我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粮食文化源远流长。远古有炎帝兴粮的佳话;唐代有“三秦之人待此而饱.三军之众待此而强”的美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列为七大部署之首,强调“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国务院批准湖南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两型社会”新形势下,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应科学选准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发展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 或Circular Economy))是全球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人类社会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措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9.
<正>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其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节约资源和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以及资源化原则。循环经济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市场、公众(包括了企业和居民)三大利益主体的共同参与。其中,市场是实现资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11.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浪费问题,中央政府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节约型发展道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  相似文献   

12.
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而言,循环经济是继传统经济模式、末端治理模式之后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倡导的物质与能量闭路循环流动和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历史性矛盾的有效途径,对于我国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自出现以来便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郭利军 《活力》2008,(10):52-52
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有一个思路逐步清晰、内涵不断扩大、重点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央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这是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的发展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形成了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的机制,逐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乡镇企业》2010,(7):32-36
<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2007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有关部委将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综合开发作为一项“惠农”政策,是顺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是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从十六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中关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论述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已经进入到对农业实施保护政策的阶段。在新的农业发展阶段,我们应该适时调整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尤其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6.
煤炭企业长期以来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低产出的路子,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致使企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当前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针对科学发展、清洁发展、和谐发展等一批新的执政理念,煤炭企业必须克服环境、资源等条件的制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国土经济》2013,(12):15-15
为统筹推进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首次出台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困家级专项规划,是我困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件大事,对于维护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文生 《活力》2006,(2):75-75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K&#183;波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直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90年代,循环经济才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主流。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以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按照“3R”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的一种新型经济生产方式。循环经济是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其与传统的经济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废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即“线性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式的、一次性的,通过不断地将资源变成废物,  相似文献   

19.
蒋冬梅 《活力》2008,(6):53-53
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20.
<正>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就必须将发展低碳经济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合肥高新区一直以来将发展低碳经济,打造绿色园区作为长期不变的追求。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科学规划。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日益受重视的情况下,合肥高新区正努力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