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残损人民币兑换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金融机构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人民银行银川中支先后开展了人民币净化工程及人民币残币兑换宣传等工作,并制订了一系列关于人民币净化管理、残损人民币兑换等文件,确保残损人民币流通从源头杜绝、在流通中管理.但是,通过人民币收付业务执法检查和平时暗访调查情况来看,此项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2.
一段时间以来,残损人民币充斥着市场,经常有人到人民银行兑换残币。由于一些银行及营业网点拒绝办理残损人民币兑换业务,或各营业网点之间相互推诿,残币难兑一时成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市场上人民币的而拒绝兑换。  相似文献   

3.
<正>为群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是金融机构应尽的义务。从永胜县域情况看,目前金融机构各营业网点大都设立了残损人民币兑换柜台,但广大人民群众残损币兑换难的问题却仍然存在,应引起重视。一、残损币兑换难的原因(一)农村金融网点少,金融服务缺位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部分农村金融营业网点只剩下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且都集中在集镇,广大农村基本没有兑换残损币的网点,农民手中多次周转而被严重污损的人民币,要想兑换,就得利用街天跑上数里地、数十里地到集镇上去兑换,且没有熟人还不一定能兑换,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民加大了兑换成本,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4.
一是银行临柜人员素质跟不上,兑换标准难掌握.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每年都组织残损人民币兑换标准培训,但由于各金融机构一线人员更换频繁,培训随时没有跟上,导致新上岗的一线人员对残损人民币兑换标准难以掌握.……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近日笔者了解到,在基层和农村的有些地区,老百姓手持残损人民币到银行兑换,临柜人员会告知,兑换可以,但必须在该营业网点开设一活期存折存入兑换金额。老百姓不得其解,兑换残损人民币还要开设活期存款账户存起来?不存就不给兑换?是不是人民币兑换又有了新规定?据调查这种现象在基层农村还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总量不断加大,人民币现金投放量不断增加,小面额纸币投放量逐年增长,但仍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部分券别的小面额纸币仍存在紧缺的状况。流通情况社会消费品零售行业:紧缺券别主要是5元、1元、1角,兑换中的主要困难是银行不能提供足够的小面额纸币,不能满足超市、商场等的需求,小面额纸币残损券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去银行兑换,或者直接将残损券存入银行。公共服务行业:紧缺券别为5元、1元和1角,兑换的主要途径为银行,兑换中的主要困难是必须提前两天向银行预约兑换,否则临时前去兑换有时银行不能提供足额的小面额纸币。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徽县金融机构残损币定期集中兑换日制度"执行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促进金融机构残损币日常柜面兑付工作,满足城乡居民对零辅币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流通中人民币的整洁度,近期,笔者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办理残损人民币兑换业务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基层营业网点残损币兑换工作中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基本情况 根据《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章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的人民币,挑剔残缺、污损的人民币,并将其缴存当地人民银行,但实际情况却与要求存在差距.目前辖内共有工行、农行、建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5家金融机构,其中对外设立并公布了残损币兑换窗口、服务热线的机构4家,占机构总数的80%;在营业场所显眼位置悬挂或摆放了《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损污人民币兑换办法》、《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网点5家,占机构总数的100%;当暗访调查人员拿着3张10元券残损人民币到以上网点请求兑换时,各金融机构反应不一,有的勉强给兑换,有的却以各种理由不予兑换.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地区,现金交易仍是买卖双方的主要结算方式,人民币是广大人民群众每天都要接触的"必需品"。由于一些人爱护人民币的意识不强,甚至肆意人为损坏人民币,在日常流通中,存在一定数量不再适宜流通的残损人民币。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地区辐射范围最大的金融机构,在做好残损人民币兑换回收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根据日常生活和工作实际,针对残损人民币兑换回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一、残损人民币回收工作现状  相似文献   

9.
问题 1.兑换残损人民币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偏低,业务技能不熟练.有部分金融机构兑换残损人民币工作人员对新的残损人民币兑换标准理解不够,缺少鉴别人民币真伪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特别是对严重残缺污损的人民币和仿真性能较强的假人民币辨别能力差,因而产生惧怕心理,担心误兑而自担损失和风险,从主观上不愿意兑换残损人民币.  相似文献   

10.
兑换流通中的残损币,是金融机构的职能和义务.受主客观因素影响,目前不少基层营业网点,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基层营业网点,不能很好地开展残损人民币兑换业务,甚至存在拒绝收兑现象,本文分析了成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基层农村的确存在残损人民币兑换难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为流通货币数量大、时间长,第四、第五套人民币还在混合流通使用.部分金融机构兑换残损币的积极性不高,群众爱护人民币意识差,支付手段落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基层农村的确存在残损人民币兑换难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为流通货币数量大、时间长,第四、第五套人民币还在混合流通使用,部分金融机构兑换残损币的积极性不高,群众爱护人民币意识差,支付手段落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为了提高流通中人民币的整洁度,维护人民币信誉,人民银行在加强人民币相关知识宣传,加大损伤券回笼工作力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市场流通中人民币的整洁度有了明显好转。但市场上流通中人民币残损券仍占有相当比重,人民群众兑换难的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仍然存在着居民不易流通的损伤券存储难、残损币兑换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连续接到几个举报某商业银行拒绝兑换残损币的电话,也连续接待了几位被某商业银行拒绝兑换残损币而推诿到人民银行要求给予兑换的群众,这一情况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组织人员专门就"残损币兑换难的原因究竟何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了解,通过调查发现,其深层原因仍在银行.  相似文献   

15.
自国家出台《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后,人民银行也经常组织系统培训,对残损人民币兑换、管理规范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通过调查发现,梗阻残损人民币兑换工作有五诱因,亟待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残损硬币兑换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程序应先对残损硬币进行真伪鉴定,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硬币化速度缓慢、欠缺硬币清分机具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残损硬币鉴定都是薄弱点,不利于残损硬币的兑换,影响到了人民银行的声誉。本文对残损硬币的真伪鉴定及兑换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是兑换残损人民币存在推诿现象。由于残损币兑换操作比较烦琐,尤其对持有被水洗、油污浸泡、退色以及被火烧、腐烂、鼠咬等防伪特征不很明显的残损人民币的兑换,遇到网点工作人员少、业务繁忙时,经办人员往往对前来兑换残损币的顾客表现出一种不情愿的心态,特别是对持有残损币数量较多的客户,为避免麻烦,总是找理由将顾客“打发”到人民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兑换。  相似文献   

18.
李援朝 《河北金融》2012,(12):41-42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地区小面额人民币残损严重,本文从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金融机构残损币兑换现状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农村残损币增多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残损人民币兑换时存在着个别残损券兑换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说一张残损券兑换,在不同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或人民银行有可能得到不同的兑换结果,或全额或半额或不予兑换。这种情况的出现容易引起纠纷,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货币流通量的逐步增加,残损人民币也随之增多,大量残损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重复使用,尤其是10元以下小面额货币残损更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市场流通人民币票面的整洁。对此人行元氏支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金融机构及时为社会公众兑换残损人民币,提高市场流通人民币的整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