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部控制评价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具体有会计报表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核、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不同主体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在目标、范围、方法、内容和程序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广义来讲,内部控制鉴证业务包括内部控制审核、内部控制鉴证和内部控制审计,三种业务均由注册会计师完成。那么,注册会计师(鉴证主体)在提供内部控制鉴证服务时,在报告、板块和行业上会如何选择?这些选择又对监管机构和鉴证主体提供了哪些启示?2011年是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正式实施的第一年,本文从鉴证主体的角度对该年度总计988份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进行了全面统计,进而深入分析了鉴证主体与报告类型、上市板块及行业类别的交互关系,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内部控制的有效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通过分析内部控制的内涵与边界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博弈,对内部控制有效边界问题进行了探讨。一、内部控制的内涵(一)"内部"的标准其一,原则性标准。判断某一控制活动属于"内部控制"还是"外部控制"取决于控制的主体,也就是说,如若控制主体是"内部人",则该控制活动系内部控制,否则为外部控制。主体身份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之间的隶属关系是判断"内部"与否的原则性标准。这与公司治理中的"内部人"是有区别  相似文献   

4.
从内部控制角度出发,以我国2008—2013年度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研究内部控制与公司价值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考察公司高管权力配置结构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产权性质下内部控制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高管权力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完善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高管权力过于集中会削弱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抑制内部控制对公司价值的提升作用;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对公司价值存在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在高集权的情况下,无论是国有上市公司还是非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均不能对公司价值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认为随着企业社会化程度的增强,企业内部控制从原来纯属"私"的性质开始呈现"公"的性质,负外部性的存在是引发企业内部控制监管的根本缘由。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应在确保"社会效率"和"公司效率"之间进行权衡,为此,应针对不同性质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同方面分别采取强制性和指导性相结合的监管政策。  相似文献   

6.
一、集团公司资金内部控制现状集团公司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之后,其资金内部控制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涉及主体间、地域间、行业间的资金流动和增值,因此其资金内部控制的关键在于集团总部和分、子公司之间的多主体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为何以内部控制制度构建财会监督体系,把内部控制提供的确定性规则作为会计主体防范化解风险的方法,建立内部控制和财会监督的逻辑关系,并从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运行两个角度论述构建会计主体确定性制度和确定性行为的两个主要路径,最后提出内部控制相关的财会监督立法建议.本文强调了内部控制作为财会监督的关键功能和其他监督的基础作用,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完善提供各个层面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内部控制的理论出发,探讨内部控制与责任会计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从责任会计的角度出发,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从内部控制的理论出发,探讨内部控制与责任会计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从责任会计的角度出发,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10.
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最新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和PCAOB新审计准则出发,研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服务性质、审计责任主体、审计方式、评价标准等重要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规范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及开展相关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系统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要素,各评价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共同组成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本文对2010年以来有关内部控制评价的文献,从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要素角度,对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观点及最新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参考数学集合的概念给出了内部控制信息的定义。基于代理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探讨了以公司经理为主体的内部控制信息供给的动因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对内部控制信息需求的动机。同时,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公共产品的角度出发,有必要规范资本市场内部控制信息的供需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企业文化建设都越来越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而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更是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从企业文化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角度来探讨二者联系,建议将企业文化嵌入内部控制设计中,并贯彻于内部控制运行、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这三方面,使内部控制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4.
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庆辉 《财会月刊》2005,(12):44-44
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都是企业加强内部监督与管理的手段。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特点及意义。本文拟从两个不同角度分析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系统和效率角度出发,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系统地论述了公司治理控制、管理控制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作用,并从公司治理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层次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进一步丰富了内部控制理论。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和实施效果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仅仅将这些问题归咎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地位显然有失全面。从产权角度分析,事业单位是公有制单位,产权主体缺位,权责不清,加强内部控制的受益主体不明确,以至单位没有建立内控制度的积极性,因此也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管体制。本文首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和实施所面临的困境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健康持续运行的有效出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通过构建内部控制鉴证、终极控制人性质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理论模型,以2007—2011年沪市A股82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PEG模型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对权益资本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中是否存在终极控制人性质这一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能够给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同时终极控制人性质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信息质量提供保证,降低投资者对企业风险的估计,从而降低权益性资本成本。  相似文献   

18.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过程主要包括管理层的自我评价和审计师的鉴证,是多方利益主体相互协调的结果,将管理层沟通策略和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审计评价联系在一起,系统的研究管理层的沟通策略和内部控制缺陷审计评价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管理层沟通策略对内部控制缺陷审计评价的影响,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内部商品购销业务是指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发生的商品购销活动。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之间发生内部购销业务时,各成员企业都从自身的角度,以自身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核算反映其损益情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系统和效率角度出发,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系统地论述了公司治理控制、管理控制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作用,并从公司治理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层次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进一步丰富了内部控制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