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许多背井离乡来到美国的华人发现自己陷入了困惑:他们有时被白人称为“黄祸”,有时又被“誉”为“模范少数族裔”,因此他们的人生也相应地成了为寻求并保持适当的身份和归属的一场战斗。归属感,尤其是对于散居世界各地的少数族裔来说,变得必需而又迫切。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身份、如何定位自我是散居族裔的共同困惑。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要寻求身份认定与归属的华裔作家们。。  相似文献   

2.
“祖国,于我是一个难以表述的国家。”V·S·奈保尔爵士这样表述他对自己熟悉而又陌生的祖国的直接感受。  相似文献   

3.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一种无法释怀的矛盾情结,这种情结在他对女性人物的塑造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女性,福克纳是充满了矛盾的情感。一方面,他表达了对女性的无法遏制的爱;另一方面,他又憎恨女性。这是他自己生活经历的写照。  相似文献   

4.
对钱钟书代表作<围城>的评论众说纷纭,但都无法摆脱人在城内外徘徊的大框架.其实,"围城"现象还可以有另一种解读,即"围城"就是无处不在的束缚.人生时时处处处于层层围困中:心理的"围城"、人与人的阻隔、社会的压制……,这些都使得人们难以抵达自由之境.人生被困状态不止是一时的选择和徘徊,而是一种永恒的宿命与无奈.身心受限,生活逼迫,社会阻隔,寓示着人类永远无法摆脱这种"固城"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5.
勃兰兑斯在比较的视野和方法中,从环境、时代与民族三方面,将作品与作家的生活以轶闻趣事的传记式方式娓娓道来,凸显19世纪英国自然主义的特色,显示了他独特的文学批评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萨尔曼·拉什迪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印度裔英籍小说家,他特殊的杂糅了印度次大陆和英国文化影响的身份让他成为举世公认的后殖民小说教父。在《午夜的孩子》中,拉什迪一方面受到乔伊斯和卡夫卡等欧美现代派作家的影响;另一方面又继承了印度民间叙事传统。他运用了象征、夸张、意象、典故等等技巧。故事情节在神奇的气氛中发展,充分体现了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性质。笔者将通过文本细读,从非线性叙事、神奇的意象这几个方面论述这部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元素。  相似文献   

7.
正鲁迅资源是绍兴旅游发展中的一张"金名片",游客抵达绍兴到鲁迅故居游览是必不可少的行程,或者换句话说,游客是为了参观鲁迅故居而来到绍兴。在中外历史上,伟大作家盘活一座城市或者城市因作家提升品味的例子屡见不鲜,而鲁迅资源大大地盘活了绍兴,没有鲁迅,绍兴的发展及其知名度恐怕要降低好几个档次。时至今日,鲁迅和  相似文献   

8.
秦洁 《开放时代》2013,(3):153-167
在熟人社会,有关人际交往的"忍"往往与人情、面子、关系相关联,而在都市这样的陌生人社会,农民工与都市人的群际间冲突语境中的"忍"离不开成员对群体的身份归属问题。对重庆零散人力搬运从业者的研究考察了"棒棒"在城市生活中面对排斥和不公正待遇时的应对心态,分析他们以忍受御气的工具性和策略性,揭示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忍"这种消解人际冲突的心理平衡机制对于"棒棒"这样的都市底层群体的意义和内涵,一方面深化了"忍"的相关心态研究,另一方面提出并尝试以"忍"的视角来开展农民工身份认同研究的进路。  相似文献   

9.
用户多归属条件下的双边市场平台竞争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户多归属是双边市场中的常态行为,目前绝大多数关于双边市场的研究都基于用户单归属的假设,这与实际的情况有很大偏差.本文首先分析了多归属研究的必要性,再分析了用户多归属的成本以及多归属条件下的用户结构,并对多归属的一些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归纳,最后结合多归属理论以及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平台竞争的案例提出了用户多归属条件下平台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选取英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伊夫林·沃的短篇小说An Englishman’s Home,从词汇对等与句法对等两个层面出发,选取实例,详细论述了在该理论对指导下小说的翻译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经济合作》2008,(4):27-28
一次不同寻常的飞行 2008年2月1日,一架空中客车A380飞机从英国菲尔顿起飞,历经三个小时的飞行,顺利抵达空中客车总部所在地法国图卢兹.  相似文献   

12.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在著作《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她强调了女性务必要有一种自我觉醒与自我表达的精神,建立独立于男性世界的自我意识.而女性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就在于自我意识的苏醒.  相似文献   

13.
翻译理论不仅是翻译实践的指导,而且是现代译员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回顾从翻译理论研究开始到现在的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本身就说明理论有它自身的意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美国的尤金·奈达和英国的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翻译研究使人们更加深人地认识了翻译活动本身,本文通过对奈达翻译理论的浅析,使我们认识奈达翻译理论的特点,从而找出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可供借鉴的东西,促进中国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就业资本的身份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转型中国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也是一种不同于市民和农民的社会身份。农民工身份对农民工就业资本发挥着直接和间接的消极影响,是农民工公民资格无法充分实现的因素之一。文章基于"差异政治"的价值诉求,提出了提升农民工就业资本的政治策略,即实施"差异政治"。  相似文献   

15.
凯特·肖邦的作品《一小时的故事》在美国文坛中占有重要地位。女作家肖邦在作品中融合她对生活的感知和极具创造性的表达,十分深刻地反映出妇女的生活。19世纪末南方社会中女性为塑造自己的身份和争取独立话语权而付出的大量努力是她创作时所关注的重点。基于对《一小时的故事》的分析,以女性主义为出发点,阐述作品中关于传统女性形象的挑战,并指出作品中女性主义的不彻底之处。同时,通过结合时代背景,浅析当时女性主义的发展因其所处时代而具有的局限性,并探讨十九世纪女性作家为争取女性意识解放而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厦门市外来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厦门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认同状况还是较好的。不管是对自身身份的认同,还是对社区归属的认同抑或是对组织的认同,厦门市的外来务工人员都能够积极地寻求融入当地的社会中去。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身份认同还比较模糊,与当地人的交往还不够广泛和深入等等。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前后的英国经济飞速发展,先进的技术使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世界财富急剧向英国集中,人们的思想也受到新思潮极大的冲击。当时出现了几位闻名于世的女作家,如简·奥斯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丽·勃朗特等,她们的作品中描写的爱情故事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其中包含着作家对跨越等级、跨阶级、跨种族的平等的理想爱情的希翼,但作家本人的爱情婚姻却多不尽人意,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着深刻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身份定位模型框架下研究社会网络层次对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影响。基于2009年北京市农民工调查数据的计量结果,支持了高层次社会网络影响归属该网络的农民工、使得后者工资水平提高的假设;支持了高层次社会网络除了帮助农民工找工作之外,也可以在就业后通过影响行为模式和生产率来提高工资水平的假设。本文用倾向得分匹配的平均处置效应处理可能的内生性偏误,结论通过了较为严格的稳健性检验。政府鼓励农民工构建基于城市就业和生活的新型社会关系以及高质量的社会网络,不仅可能提高农民工的劳动生产率和相应的工资水平,而且可能提高整个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  相似文献   

19.
谁毁了苔丝?——酿成苔丝悲剧的经济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造成其悲剧性一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经济原因则在其中起了根本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日常生活方式上明显区别于第一代进城农民工。对沈阳市服务性场所服务员日常城市生活作了个案研究。作为社会分层多元化的一种特殊表现,从农村到城市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主观与客观双方面上重构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社会阶层地位,一种固定情景化的生活模式正在形成。外部存在的国家传统制度政策的限制以及城市社会体系的排斥都进一步强化了新生代农民工对于本群体共同利益与共同生存条件的认识,情景化的城市社会生活将不可避免地对新生代农民工阶层未来的发展前途与最终社会归属提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