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端午节”归属之争让更多中国人意识到文化生态保护问题的严峻性。中国的文化生态正面临“危机”,从生态学的角度切入有助于剖析民族文化的维系、传承、积累和创新。文化生态安全的保护应正确理解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建立起“文化自觉”意识,加大法律制定、政策落实、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力度。确保中国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良性发展,方能保障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工业也日益繁荣,“网红”文化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而产生,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产业。本文以“网红”文化为研究对象,以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为视角,探讨当下中国“网红”文化发展现状,并借助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揭示“网红”文化工业特征并对其进行批判性反思,从而推进我国“网红”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青州市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把文化建设列入全市工作重点.提出了打响“东方花都、文化青州”品牌的战略,注重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挖掘、弘扬具有青州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以文化凝聚力量,以文化激发活力,以文化推动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昭德古街人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文化青州”的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4.
张军 《特区经济》2005,(10):36-39
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进程中,国外文化跨国公司抢滩国内文化市场,国外的强势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对我们的弱势文化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面临“文化霸权主义”、“信息殖民主义”、“文化交流逆差”、“数码鸿沟”的挑战。深圳作为中国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的学术界,将“文化转型”作为课题进行研究的人并不多。“文化转型”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而且需要作认真的研究,是因为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环顾中国在世界体系中地位的巨大变化,人们感到无比欣慰。然而,在对中国经济取得长足进步感到惊喜的同时,又慨叹中国文化对经济贡献率过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转型”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大背景下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相应的经济文化,其形成的途径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的市场经济文化。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当代市场经济文化价值的共性。对外开放加速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建设.中国“复关”和“入世”的过程使中国过去一些不良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文化逐步形成。“入世”后上述过程将加速,并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创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走向世界,对全球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张树根  吴丹 《中国经贸》2011,(10):157-157
“和”文化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同时众所周知中国曾经是日本主要的文化输入国,在这个过程中“和”文化流传到了日本,同时在那里得到了吸收和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汉字“和”的起源开始,通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和”来透视其发展过程。之后以中日两国“和”文化的异同为出发点来探讨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联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必由之路.只有对中国模式不断探索、认识和实践,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的成就,不仅证明了“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发展模式、“市场经济+政府推动”的体制模式、“互联网民主+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模式的力量,而且还将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文化模式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经发出自己的“文化宣言”,并按照设定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迈开步伐.西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西藏走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对于“文化强国”还是“文化强区”战略,它的全面展开必然关乎对建设的重新理解,确立科学的文化观之于西藏文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必要性.我们需要认真地对西藏文化发展的目标、发展现状和环境评估、实施路径探讨、支持系统分析,尽快确定以文化事业为重“两业并举”的西藏特点的文化发展模式,找到切合西藏实际的文化发展战略,避免战略思维的盲目和跟风而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10.
张俊 《改革与开放》2016,(10):112-113
中国共产党深谙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三严三实”的具体内涵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己”“克己”“自省”“求是”“担当”“诚信”等诸多因素,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党风建设理论的创新成果,是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张军成  侯天霞 《特区经济》2014,(12):213-2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所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牢固积淀在每个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深刻影响着每一代中华儿女。藉此着力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儒家文化之间的契合点,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使之得到广泛的认同。这将有助于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造就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刘曼  齐红娜  羡敬贤 《特区经济》2013,(10):239-240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在方方面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指导,使其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为治国和处理国际事务、国际关系提供精神支持;提高国民的文化修养,凝聚民心。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有力且必不可少的推动力,是我们发展的精神支柱,我们应不遗余力地为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而努力奋斗,为我们的后代构建一个内外兼修的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传统生育文化是在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现在仍然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实现我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文化因素,推动旧的生育文化向新型生育文化转变,创造适合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4.
段欣 《乡镇经济》2014,(4):80-83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发轫于夏商周,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近现代以来虽历经种种冲击,但对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仍影响深远。当今,徽州地区传统政治文化的发展也迫切需要日益融入更加积极的文化成分和观念要素,并找到与徽州政治发展现状相容并能有效促进中国政治持续发展的政治文化。这就要求政治文化的构建拥有足够的政策文化基础,从而能构建稳定而明确的体系文化。徽州地区理性面对传统政治文化并从中寻求支持,是构建当今在城乡基层治理中政治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剪纸动画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元素的滋养,传统文化元素为中国剪纸动画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剪纸动画继承了传统文化元素,且不断创新,日益走向成熟。计算机数字技术从介质形态、空间表现形态和关学效果形态上为传统文化元素在剪纸动画中的应用带来了质的转型。但计算机数字技术在增强剪纸动画表现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剪纸动画艺术类型民趣民俗日渐消弭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文化是生存于高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一种文化精神现象,肩负着终身体育的教育使命。高校体育文化具有娱乐性特征、全面教育性特征和时代性特征,研究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对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行政组织文化体现为主文化明确,其他文化并存,主文化尚未被强烈坚持和广泛认同的"文化茫然"状态,这种状态必然对中国公务员培训活动产生双重的影响:一方面使中国公务员培训确立了新的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不断产生,对于公务员培训的重要性认识明确;另一方面使公务员培训形成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以量的扩张为主要特征,培训流于形式的现状。基于对中国行政组织文化的发展分析,未来中国公务员培训必将呈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飞跃转变;管理体制将逐步理顺和完善;施教机构的教学水平将有效提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吴正勇  赵子文 《改革与战略》2011,27(2):58-59,84
文章认为,品牌的核心是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企业品牌竞争力来体现;国家文化影响力和国家商业品牌的形成,又能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文章提出当前中国企业需要从转变经营观念、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研究顾客心理、建设企业文化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薛佳 《特区经济》2009,(9):161-162
中国在世界上享有"食在中国"的盛誉,拥有开发饮食文化旅游的特殊优势。然而从目前饮食文化旅游的发展状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随着旅游活动的逐步扩展,传统饮食文化受到旅游开发的影响而发生文化变异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文化变异及其机制,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多层次饮食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琼 《理论观察》2008,(4):28-3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其中文化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入手,为和谐社会建设打下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