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人民群体的企业家精神,而企业家精神是创业创新的统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核心要素,是培育企业家精神的关键因素。在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体系下,金融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作用还比较有限。因此,应加快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创新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协调金融内部发展结构,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筹资融资、资源配置、价值增值、信息揭示和传递、风险管理、监督激励等多种功能,构建完善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企业家精神金融支持体系,推动经济创新、再创业和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融中介和企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企业家精神则是推动企业成长的灵魂.本文利用1999~2010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金融中介发展尤其是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但其增长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企业家精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远低于创业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金融中介发展主要通过支持企业家创业活动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金融核心的功能就在于遴选出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并通过支持企业家的创新和创业活动,进而增加就业、提高效率以实现经济增长。通过构建相关的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1999~2008年的省份数据对金融发展与企业家精神实证分析得出,金融只有支持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才能有效地促进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能有效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因此,中国下一步金融改革的突破口应该是构建有利于培育和支持企业家进行创新活动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99--2010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金融中介、企业家精神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金融中介发展尤其是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但其增长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企业家精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远低于创业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金融中介发展主要通过支持企业家创业活动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金融中介和企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企业家精神则是推动企业成长的灵魂.本文利用1999-2010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金融中介发展尤其是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但其增长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企业家精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远低于创业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金融中介发展主要通过支持企业家创业活动促进经济增长.这些结论对于政策制定者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代金融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商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价值保值和增值的使用价值;金融活动可以分为消极的金融活动与积极的金融活动。在消极金融活动中,金融机构实现的价值增值额不属于价值创造,而是以虚拟的价格占有其他生产领域创造的价值。在积极金融活动中,金融从业人员的劳动创造了金融产品,创造了金融商品的使用价值,金融从业人员付出的社会平均的必要劳动也“对象化”、“体现”和“凝结”在金融商品之中和形成了价值;深入考察银行储蓄和信贷活动中从业人员所提供的三次服务劳动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发现,银行从业人员的劳动耗费,只要是在社会必要的耗费的范围内,都应该加入形成金融产品的价值,银行利润不仅包含用贷企业转让给银行的剩余价值,也包括银行从业人员自身创造的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志高 《新金融》1990,(1):31-3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与金融界的关系愈来愈密切。现在不但整个工业生产速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银行信贷规模,而且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扩大再生产均主要依赖下银行贷款。同时企业产品的价值实现,离不开银行结算、中介、资金营运等活动。企业家要获得信誉和效益必须具有金融意识。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的举措、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关村科技金融先行先试,又一次成为全国创新创业的风向标。其深入推进则面临着较大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集中表现为科技金融创新的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具体表现为创新方式示范效应大于实际效应、金融支持的积聚效应不明显、示范区内科技金融的内循环不畅等。未来3~5年,将科技与金融资源优势变为创新创业优势,致力于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创新创业银行及以联通创新创业信息孤岛为载体的中关村科技金融内循环体系建设,将是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的主要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9.
碳金融共生网络是参与碳交易活动的银行、企业及各中介服务机构,以提升经济效益和自身发展为目的,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实现整体综合效益最大化而形成的关系合集。在共生网络中,企业与关键种银行的联系最为紧密,银行信贷业务的调整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融资活动。因此,银行针对企业制定一套标准化的、服务于碳金融的低碳信贷体系可以有效地促使企业融入碳金融的过程。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拓展碳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构建以银行为关键种的碳金融共生网络,以有效促使企业融入碳金融的参与过程。  相似文献   

10.
自主创新金融品牌的重大意义 金融品牌是指金融企业长期市场营销活动中,在其金融产品的开发、管理、销售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被市场广泛熟悉、与其他同类商品在标志上有显著区别,为客户乐于接受和一致认同的某一金融产品,并使客户对其所属银行本身形成偏好、信任感和依赖感的金融企业。具体来说,自主创新金融品牌有以下几方面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尹宗成  李向军 《上海金融》2012,(9):10-15,116
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00-2010年我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法,对我国金融发展规模、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但其增长效应存在地区差异;(2)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远远低于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3)金融发展主要是通过为企业家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这些结论对于政策制定者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陆定 《金融纵横》2003,(8):44-46
国有商业银行正经历着向现代金融企业的嬗变.随着中国入世后经济金融领域的不断扩大开放,外资银行、股份制银行逐渐成为国有商业银行重要的竞争极。同时,买方市场的新环境下,客户在消费活动中的理性程度越来越高,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渐趋个性化、差异化。忽视竞争对手的经营发展战略以及客户满意度、忠诚度的市场营销。已经和正在让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不断受到蚕食,“煮蛙效应”使渐渐觉醒了的金融企业家们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  相似文献   

13.
张兵  盛洋虹 《金融与经济》2021,(1):40-47,71
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研究了数字金融对家庭创业活动的影响,并识别和检验了数字金融影响创业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不仅缓解了个体受到的信贷约束,降低了创业成本,还通过提高个体的风险偏好,促进了家庭创业。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对金融知识丰富的群体影响更为强烈;对于生存型创业和主动型创业活动,数字金融对后者的影响更大。同时,数字金融对创业活动中的创新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精神、金融制度与金融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发展是分工水平的不断演进,表现为金融工具、金融组织和金融市场的多样化、高级化和现代化。但这些仅仅是金融发展的表象,其背后的原生动力则是金融企业家利用金融组织所实施的创新活动,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推动金融发展的发动机。但是,企业家精神是需要一定的制度背景才能发挥作用的。本文强调了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分析了什么样的制度环境才能激励企业家精神,并给出了金融制度建设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银行品牌消费的市场份额、品牌的客户忠诚度和知名度以及金融企业文化的水准已成为衡量银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金融品牌与企业文化是一个银行能够基业长青的关键,如何建立、管理、应用和营销银行品牌,同时把金融企业文化转化成一种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观,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目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金融品牌与企业文化两个方面阐述其现实意义,并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品牌战略和企业文化实施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资金的融通、支付等活动从过去以银行为主转变到更多地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从而降低了对银行这一中介媒体的依赖性,业界将此现象称为“金融脱媒”。我国“金融脱媒”的长期趋势已基本确立并将加速发展,也成为国内银行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2007年-2020年深沪A股实体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心理学视角探讨了财政补贴对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补贴显著提振了企业家信心、抑制了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企业家信心在财政补贴与过度金融化之间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深入三者内在的作用机理发现,财政补贴通过提高主业业绩、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激励企业家信心,企业家信心的提升会促使企业增加实体资产投资和创新投入,对金融资产投资产生“挤出”效应,进而有效抑制了过度金融化。考虑产权性质、创新依赖性以及财政补贴类型的异质性,发现企业家信心在财政补贴与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的中介作用仅在非国有企业、非高技术企业中具有显著性,仅有创新类财政补贴通过激励企业家信心显著抑制了过度金融化。本文对优化宏观经济政策、治理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努力推动银行信息化深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宁 《金卡工程》2004,8(12):59-60
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论坛已经是第五届了,作为金融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以其特有的形式和现实的主题关注信息发展动态,探讨金融创新理念,服务于金融信息化事业,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本届金融信息发展论坛就防范金融风险、提升金融服务、推动金融创新、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加快银行体系发展,  相似文献   

19.
银行的形成是金融文化发展的起源,银行的发展是金融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银行的经营管理离不了金融文化的导航。它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金融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我国金融文化形成的快慢。打造金融企业"名片"离不开金融文化的支持,只有这样我国银行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20.
略谈县域经济中的金融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华 《财政监督》2003,(10):49-49,52
一、县域金融需求与县域金融供给的矛盾1.中小企业融资与县域金融供给的矛盾。县域金融中有限的信贷资金在投向上,主要是面向大企业、大项目,县域中小企业得不到应有的资金支持。县域中小企业量大、面广、规模小,其对金融的要求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存在明显的不协调。第一,按照金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国有银行机构网点向大中城市集中,服务对象向大企业转移,信贷管理权限向上级行特别是总行、省级分行集中。而中小企业则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县市级分支机构有更多的信贷管理权。第二,商业银行热衷于对大企业、大项目进行融资,以追求规模效益。银行对企业授信时要支出固定和变动两种成本,当一笔授信规模过小时,其分摊的固定成本相对较大,银行从中获利较小,因而银行希望每笔授信都能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