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凤琴 《特区经济》2011,(10):125-128
社会利益多元化是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动力,在促经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均衡和利益整合相应机制的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这不仅是党中央提出的要求,更是全国人民的企盼。但毋庸违言,现在社会还不那么和谐,群体事件时有发生,或发生在企业内部,或发生在企业之间。具体表现形式虽千差万别,而透过其纷纭的现象,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东西——利益。大多为经济利益而上访,为经济利益而争斗。而这些经济利益,又往往与企业连在一起。因此,实现社会和谐、认真研究和解决企业利益关系,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赵翠萍 《特区经济》2009,(4):263-264
利益和谐是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追求的价值目标。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利益共享分配模式的现实基础。从现实出发,对和谐社会利益共享分配模式的制度设计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4.
社会各主体、各部分之间利益关系的协调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利益关系的协调,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和关键的,是找出我国社会发展中利益关系不协调的领域,研究导致利益关系失调的根源,并通过政策措施及制度建设逐步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5.
张春芳 《特区经济》2011,(6):127-129
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本质,构建公正合理的协调的利益关系是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失衡违背了这一要求损害了社会公平,影响到经济的增长,更不利于我国的民主建设以及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因此,兼顾个人利益同时强化社会公共利益,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健全通畅的利益表达机制,公平正义的利益保障机制,是解决利益关系失衡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6.
安翔 《发展》2006,(10):92-93
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各个方面来努力,最为基础性和前提性的是要找到可能妨碍社会和谐的各种因素.妨碍社会和谐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利益因素.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发展状态.对于一个告别了贫困的国家来讲,以公平分享社会发展带来的利益,建立和谐的社会发展机制,是关乎国家发展的紧要问题.假如公平分利机制建立不起来,导致社会阶层、集团间在分利上的直接对立和冲突,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民众的利益首先是通过社会的分配制度来实施和保障的,因此和谐社会的建构首先需要建立和健全合理的社会分配体系,协调社会的复杂利益关系,构建起合理的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利益格局呈现出许多新变化,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扩大、人民内部矛盾上升等不和谐的社会问题,制约了现阶段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为此可以从调整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善民生、完善民主法治等方面构建社会利益新格局,为实现公平正义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不断化解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以实现利益大致均衡.而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问题已成为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日益凸显的严重社会问题,构建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法律公正价值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法律人权保障的价值理念,也是完善理性法律制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和谐家庭作为构建和谐社会追求的一种现实社会目标,虽然并不意味着能够完全消除家庭矛盾,解决家庭问题,但它有一种能够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和一系列在矛盾中仍能保持家庭和谐幸福的制度.参与者利益上的博弈要求建立相关制度来保证和谐状态的达成.当前构建和谐家庭需解决制度方面的问题,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从多方面加强所需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利益关系的和谐,是和谐利益。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是实现和谐利益的关键。必须建立“四位一体”的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协调利益关系的主导性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协调利益关系的“安全阀”作用,充分调动个人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动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建斌 《开放导报》2008,36(3):64-67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呈现出多元的利益结构形态,由此引发了大量的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如何将日益分化的社会利益主体及其利益要求整合起来,使之有序地传输到国家的政治中枢系统,并通过政府来有效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以强调阶层合作,主张协商妥协为根本特征的新合作主义可以为全面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缓解冲突、寻求社会和谐提供独特的研究角度。  相似文献   

12.
农地非农化的增值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红玲 《中国经贸》2009,(8):148-149
20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农地非农化的规模和速度都在急剧增长。在这个过程中,各种问题也相继产生,各种问题的焦点都集中于农地非农化的增值收益的分配上。如何实现增值利益的分配问题以妥善解决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与和谐的社会,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是本文的写作关键。本文将通过对农地非农化的增值收益的形成原因和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现存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看待和化解社会转型时期的群众利益矛盾,促进利益和谐、社会和谐,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化解群众利益矛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又要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调节机制;既要保障群众的经济利益,又要重视群众的民主权利;既要公正平等地保障各个阶层的利益,又要适当地对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倾斜。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东丽区民政局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民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们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紧紧围绕“民计民生,稳定和谐”这一主题,按照“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实现率先发展”的目标,带着感情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宋敏 《特区经济》2006,(2):112-114
我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采取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以来。社会的利益关系与利益结构较之改革开放前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利益分化日益加剧,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利益矛盾日渐突出,利益失衡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通过改革开放前后利益格局的比较并在充分分析新时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内容、表现形式、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而探讨实现利益和谐的途径,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仁准 《特区经济》2008,235(8):25-27
社会公正是我国社会发展现今面临的一个现实重大课题。建立一个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制度更是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一个和谐的社会应是一个社会各阶级、阶层、集团间利益分配均衡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因此,只有探讨并最终解决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才能最终构建和谐的社会。本文试图通过对公正内涵、产生社会公正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探寻实现社会公正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林英 《当代陕西》2007,(12):54-5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而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只有公平得以实现、正义得到伸张,才能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才能融洽,整个社会才有和谐可言.  相似文献   

18.
屈建元 《发展》2007,(5):18-18
当代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中国,发展的中国.但同时又是一个迫切需要构建社会和谐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深入推进,深化改革的难度不断加大,加快发展的任务越来越重,各种利益关系亟需调整,各种社会矛盾亟需解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朝龙 《特区经济》2008,(12):25-27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目的在于获得生存、发展利益。人具有追求利益的天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利益追求、调整和不断解放中持续实现的。改革就是在"还人利益"中不断与时俱进,从"还人利益"到"平衡利益"以实现理性利益。理性利益是社会和谐、社会发展合力最大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是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党和政府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社会利益不够协调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解决分配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从而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