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健  何胜举 《济南金融》2001,(11):57-57
金融监管责任制的实施对于规范监管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进一步提高金融监管的绩效和质量,实现有效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监管力量不足影响了金融监管的质量和效率。二是责、权、利关系缺乏合理定位,致使监管运作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且不利于充分调动监管员工作的积极性。三是传统的监管手段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金融监管工作。四是各监管职责部门缺乏协调性,合力监管格局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2.
一是把金融法律法规与金融监管目标责任制结合起来,全面落实金融监管工作目标责任制,根据支行辖区内金融运行状况,提出全年金融监管工作目标.即全辖整体盈利与上年持平,不良贷款下降1-2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全年扩充股本金550万元,高风险社下降2个,盈余社达到6个.为落实监管工作目标,支行按监管区域和对象一一指定专门监管机构和专职监管人员,并实行A、B责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监管,责任到人,一级对一级负责,明确各自监管职责和要求.同时根据监管内容,坚持合规性监管和风险性监管并重,加强指标性考核,保证监管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们就<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责任制>落实情况在辖区内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监管责任制的实施,促使各级人民银行加强了对监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大大增强了监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由于受监管体制自身存在缺陷、监管理念滞后、监管手段老化等因素的制约,监管效果与预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金融监管体系需进一步健全,<金融监管责任制>需修改、补充和完善,特别是需要增强监管程序的可操作性,监管指标的可控性、可测性,以实现金融监管的系统化、连续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余钢 《南方金融》2002,(11):21-23
本文对现行的金融监管进行了效应反思,着重从监管基础、监管手段、风险识别与监管效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积极倡导树立大监管思想,不断开展监管技术创新,人力推动实时监管技术在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中的应用,将实时监管与现行的现场、非现场监管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好各自的功能优势,进一步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与质量,开创我国金融监管现代化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对金融风险的广泛关注,加强金融监管的呼声日益高涨。事实上,各国不是没有金融监管制度,而是金融监管制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因此,有效的金融监管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多层次监管是有效金融监管的前提1.内部监管(内部控...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地方金融组织不断增加和新型金融业态迅速发展,地方性金融风险逐渐暴露,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区域性、系统性风险防控压力不断加大,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完善的紧迫性日益加大。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发展现状、改革探索与潜在问题,发现我国地方金融监管在理顺监管职责、健全监管协调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强化监管问责等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为进一步健全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我国应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防控地方金融风险和实施地方金融组织监管两大职责,并改革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和优化地方金融生态。  相似文献   

7.
面对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未来走向,我国金融监管是选择分业监管还是混业监管的模式已纳入了议事日程,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分业监管仍具有客观必要性,这是因为,分业监管更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效率。一、总结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发挥的作用和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从最初的混业管理到目前的分业监管,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初步形成了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三大监管机构并行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有效金融监管的条件;二是多元化监管主体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三是证券业、保险业的监管资源与行业发展不匹配;四是金融监管缺乏科学的实务操作系统。建立有效金融监管体系的重点,一是建立与完善以监管当局、内控制度和行业自律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二是建立与完善以金融监管制度体系、金融监管信息系统、金融风险减震机制、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金融监管合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监管操作系统;三是培育以稳健的宏观经济环境、完善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有效的市场约束、完善的系统性保护性机制和金融问题高效处理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有效金融监管条件。  相似文献   

10.
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2008年美国政府提出了《金融监管结构现代化蓝图》,从金融服务现代化到金融监管现代化,既是金融监管结构映射金融市场结构的必然要求,也是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对监管体制检讨的恰当回应。金融监管体制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进、温故纳新的产物。在金融业最近百年发展历程中,基于金融监管的分类依据不同,危机前逐渐形成了四类较具有代表性的金融监管模式。在经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检验后,以双峰监管为基础形成的目标监管模式遂被主要金融大国提上政策议程。目标监管是建立在对金融现代化过程中金融风险变革和其他金融监管模式适用性反思基础上的新型监管模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实现了金融服务现代化之于金融监管现代化的最新探索。  相似文献   

11.
银行监管的海外经验概述与借鉴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考察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改革措施和巴塞尔委员会的件体系,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对银行监管存在着某些共性。这既是金融一体化、金融自由化时代背景下金融竞争加强和金融风险泛化在金融监管体制上的反映,也是金融监管当局适应这一新时代变化、监管理念调整、监管原则强化和监管手段完善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2.
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融监管是纠正金融市场失灵的一种制度安排。而监管是有成本的,因此正确处理监管的成本和收益就成为金融监管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内涵的界定,具体分析了影响监管成本和收益的因素,然后对如何寻求监管成本和收益的最佳均衡点从而实现监管效率最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指出金融监管实际上就是一个动态的帕累托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金融监管治理进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治理,可以理解为狭义的公共治理或者公共治理在监管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金融监管治理,设计出一套比较合理且有效的制度安排?对此,国内外的研究者们提供了比较好的线索,体现为从监管经济学到监管治理再到金融监管治理的一个逻辑过程,这对于完善一国的监管治理,改善金融监管质量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底,中国金融界将全面开放,中国的金融监管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实行有效的金融监管乃是当务之急。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金融监管的国际发展趋势,主要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的转变、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的转变,监管重心的转变、封闭性监管向开放性监管的转变四个方面阐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金融监管该如何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央行金融监管到位程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央行威信和权威的树立,关系到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一、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实行的是严格的分业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6.
虽然各国不同的金融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监管理念和监管界定,但是,金融监管理念变化的轨迹是清晰和相似的,即从最初单纯立足于安全的监管目标,到追求监管理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当前的金融监管现状的详细分析,认识到我国目前金融监管方面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并对监管模式和监管体制等重新做了深入的探讨;最后通过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对中国金融监管做出创新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作在对海南省金融监管工作状况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金融监管所面临的问题就如何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提出了见解。如更新观念完善监管机制,强化监管手段,完善法规等。  相似文献   

19.
何秋恋  李伟伦 《海南金融》2001,(3):41-42,30
随着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中央银行加强金融监管刻不容缓。会计监管作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未建立起相适应的中央银行会计监管制度。本文从中央银行会计工作性质的角度出发,对中央银行会计监管的认识、必要性、方式和内容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业监管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赤  林峰 《现代金融》2010,(6):43-43
(一)分业监管模式下各监管机构监管标准不一,缺乏协调,导致监管真空和盲区。目前,我国以“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各监管主体各司其职,负责其业务模块下的金融监管,各监管机构对某些业务未达成监管共识,多头监管没有具体的措施可依,使得被监管机构无所适从,导致监管过度,监管资源浪费。如果不同金融机构必须向不同的监管部门申请业务许可,并按照不同的监管标准运作,就没有一个监管机构能够总体评价和监管不同行业间产生的金融风险。对个别业务,可能存在各监管部门推诿扯皮,责任不清的现象,易产生监管盲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