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大观》2005,(4):17-17
自央视违规烟草广告被查、“旺旺”问题广告停播事件发生后,不少网民言辞直指广告审查制度的不健全。怎样的广告算有问题?谁来决定广告有没有问题?怎样判罚有问题的广告主和广告公司?“问题广告”出台的主要原因在于广告主或广告代理商在广告创意与创作过程中单纯从商业的角度考虑广告的营销作用,忽略了广告对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风尚与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青 《广告大观》2004,(1):44-45
谈到广告,就不能不提到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媒介这三大支撑起广告业发展的关键角色。广告主是广告活动发起人和广告费的承担者,广告公司则负责为广告主提供广告创意制作方面的各种服务,而媒介要为广告的最终实现提供发布平台。其中广告主处在主导地位,广告公司和媒介都是为广告主服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告》2004,(10):64-69
目前在许多广告公司中策划公司最赚钱。策划公司可以说形成了一个比较独立的市场,这是一个发展新趋势。策划业成为广告业一个细分市场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策划业的利润空间正在出现。在以前广告主不愿意为广告创意、策划付钱,只愿为广告媒体付钱。现在很多广告公司以月费的形式收取广告创意和策划费用,而广告媒体的代理则是出于广告主的自愿。第二、策划业正在形成一个品牌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强势或号称是品牌的策划公司。但是,中国广告的策划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期刊出中国广告策划批判,在专家的争鸣中,以期给读者启示。  相似文献   

4.
金定海 《广告大观》2008,(7):109-110
媒体的价值在何处? 媒体的作用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把广告效果无限放大,也可以使广告效果微乎其微。选好一个媒体,选对一个媒体,无论对掏大把银子的广告主来说,还是对为广告创意殚精竭虑的广告公司来说,都是无法不重视的一环。  相似文献   

5.
徐颐乐 《广告导报》2004,(3):101-102
进入这个行业是很偶然的。当时我大学刚毕业,就被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招进了一家广告公司,担任广告创意的工作。这家广告公司就是金鹃国际广告公司。我真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能在刚入行的时候就碰到一个好领导、进入一个好公司。其实,我大学学的专业是建筑,与广告根本搭不上边,对什么是广告创意、营销策略也毫不了解。但凭着自己敢想敢做的性格和一股子钻研的热情和公司为我们  相似文献   

6.
广告代理制的典型含义是要求媒体不直接向企业承揽广告业务,而通过广告代理公司这个桥梁来联系广告主和媒体。代理公司为广告主提供广告创意,制作、策划、购买等专业服务,并赚取佣金。广告代理制成为广告公司、广告主与媒体之间博弈的一个"游戏规则"。这一制度的确定,结构性地决定了广告公司的服务属性以及上述三方的特定关系。1993年,国家工商局颁布了《关于进行广告代理试点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意味着中国广告开始步入代理制时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广告代理制并不明晰,市场中多见"双重代理""零代理"等无序行为,广告代理制的混沌状态,其实意味着广告公司与客户、媒体关系的不确定,也意味着广告业生存与发展空间的不稳定。因此中国的广告代理制往哪里去,怎么去,是一个十分值得探究的大问题。带着这个中国广告业的大问题,我们用尽可能专业的角度,对诸多资深的广告界人士,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访谈旅程。  相似文献   

7.
丰帆 《市场周刊》2001,(7):40-41
广告创意的关联性(relation)是美国DDB广告公司审视广告创意的三大法则之一(其他为原始性与震撼性,三共同构成创意的ROI原则),也是广告界颇为称道的创意准则,然而,广告创意的关联性并非像原始性那样容易把握。看了国内许多广告创意的CF,却忽然发现创意人员对关联性的理解并非十分到位,广告效果的优劣也由此而见分晓。  相似文献   

8.
肖建兵 《广告大观》2005,(3):140-140
每个电视节目都面临着两个市场:观众市场和广告市场。观众喜欢不喜欢对电视节目的影响力至关重要,因为这决定着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而收视率又几乎决定着电视节目的广告收入,广告公司和广告主都以收视率为基础来决定千千万万的广告投放。广告收入多了,电视节目的制作经费就多,制作水平就会更高。自自然然的逻辑,明明白白的道理。  相似文献   

9.
目前台湾同行热议“广告创意人是不是即将消失”。“热议”缘起自美国一权威杂志刊出一篇预测文章,文章说10年后有6种工作会在美国市场消失,广告创意人竞名列其中,原因越来越多的业余玩家玩票性质的广告作品,其效果远比广告公司年薪100万的专业创意人更好,因此广告创意人的工作即将彻底取代,从365行中消失。  相似文献   

10.
实行广告代理制,可以使广告业内部形成良性运行秩序。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告主、广告公司与媒体的优势和长处。  相似文献   

11.
丁邦清 《广告大观》2004,(1):139-139
2001年,我做广州星河湾的项目。客户的老总对我说:我不知道广告,但是我知道我的房子是很漂亮的,在报纸上登广告一定要比登照片更能吸引人,否则,我就不请广告公司而只请摄影师了。我一想,对呀,广告创意当然一定要比广告照片有价值,无论是对品牌还是对促销,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优秀的广告创意所创造出来的价值与广告照片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1978年中国广告市场重开以来,经过三十余年发展,中国的广告公司依然处于小而散的状态。而伴随着数字化的进程,媒体和营销环境的巨大变化,广告主和媒体之间的直接合作增强,广告代理制正在消减,广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迷失,可以说,广告公司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究竟广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该何去何从?众多广告公司依然在迷茫中摸索前行。  相似文献   

13.
吴聪 《成功营销》2010,(5):100-100
在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体构成的广告创意产业生态链中,媒介代理行业早已过了"暴利"时代,处境日趋艰难。因此价格大战已然打响。然而这并非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何海明 《广告大观》2004,(12):110-110
2005年央视黄金段位的竞标落下了帷幕,近50家广告公司榜上有名。竞标广告客户的代理额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广告公司营业额的排序,因此,尽管广告主付给广告公司的代理费低下,甚至是零代理,广告公司也还是拿出了为荣誉而战的气概。竞标场面盛大,竞标结果也皆大欢喜。在高营业额的同时,业界同样关注广告公司的收费和利润。  相似文献   

15.
流鹰 《广告大观》2004,(7):69-72
所有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把生产的产品买给消费者,因而也就离不开市场这个连接企业与消费者的媒介,进入市场就需要技术,需要技术就要找广告公司,找到广告公司首先就需要广告公司提交营销方案,由此开始了广告主与广告公司合作里程,同时也就产生了说也说不清、说不清还得说的争议,从广告公司提交营销方案的那天起,直到营销方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许多广告公司中策划公司最赚钱。策划公司可以说形成了一个比较独立的市场,这是一个发展新趋势。策划业成为广告业一个细分市场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策划业的利润空间正在出现。在以前广告主不愿意为广告创意、策划付钱,只愿为广告媒体付钱。现在很多广告公司以月费的形式收取广告创意和策划费用,而广告媒体的代理则是出于广告主的自愿。第二、策划业正在形成一个品牌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强势或号称是品牌的策划公司。但是,中国广告的策划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期刊出中国广告策划批判,在专家的争鸣中,以期给读者启示。  相似文献   

17.
广告公司与广告主、广告媒介构成了广告业发展中的三角关系。在这三角关系中,广告公司处于"讨饭吃"的"尴尬"地位。虽然广告公司在广告代理业中处于核心位置,广告业的水平主要是看广告公司的水平,但由于广告公司手中的资源有限,广告主、广告媒介有着明显的优势。这种被动的局面使广告公司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有人形容广告行业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再加上WTO后外资广告公司大举进入中国,使我国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任何游戏都有其规则,广告代理制就是广告主、广告公司与媒体之间博弈的游戏规则。它是指由广告主委托广告公司实施广告宣传计划,广告媒体通过广告公司承揽广告业务,广告公司通过为广告主和广告媒体提供双向服务的广告经营机制,是广告经营活动规模扩大和专业化分工的产物。它的实施能理顺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体三者之间的  相似文献   

19.
陈璐 《中国广告》2003,(9):57-59
上世纪末.当本土广告公司摒弃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旧论后走上“客户满意论”之路,我们满以为从此可以将广告公司在广告主——广告代理——媒介——消费者这条关系链中的劣势地位彻底扭转可是事实却让我们太失望:公司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费尽心机讨好和迁就广告主,但是客户对本土广告公司仍然不信任、不满意,提案总是败多胜少.而且运营成本比以前越来越高.而利润却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20.
广告公司一直是广告市场快速发展的促进力量,媒体服务、市场调查、公关策划作为一个广告公司承诺服务的整体为广告主服务,但是,这几年。业内人士明显感觉到,广告公司越来越被边缘化,逐步沦落到被整合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