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童斌 《广告大观》2011,(8):101-102
广告的发展随承载媒体不断演进,从早期传统媒体到互联网媒体,至2000年左右中国移动引入DoCoMo的iMode模式,搭建移动梦网并开启移动增值及WAP媒体时代,广告进一步从平面、桌面向移动时代演化。在WAP网站广告的基础上,手机广告运营商进一步发展出短信/互动营销广告、彩信/手机报刊广告。今天,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大屏触控移动终端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刘辉 《商业科技》2008,(17):190-190
手机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通信的便捷,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逐渐成为继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后的全新媒介形式,即“第五媒体”。本文重点阐述了在目前现代技术消费时代,手机媒介广告的市场特征、主要形式及手机媒体广告发展面临的瓶颈,并且提出手机媒体广告的发展对策,强调了手机媒体广告存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全球范围来看.对移动内容和营销领域的关注已经成为无论是运营商、广告主还是媒体、内容商的共识.而2006年,国内两大运营商高调进入手机广告市场.宣布了中国手机广告元年的开启。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手机用户超过4.5亿.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总收入超过3100亿元.其中增殖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非短信类增值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左右规模.增值电信市场业务收入增长速度是基础电信业务市场收入增长速度的近4倍.增值业务收入占整个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74%。可以说.这样一个拥有庞大用户基数和高速增长潜质的无线互联网络广告市场、自然吸引了业界和大量风险投资的关注。也可以说,这样一个具备分众、定向、互动、精;住、贴近性的充满遐想的媒体.自然吸引了广告主的青睐。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数十万家的网站群.独立WAP站点超过一万家,且手机媒体也已成为像IBM、宝洁、宝马、伊利等国内外各类知名企业主的首选之一。 其实.2006年之前,以手机群发为代表的无线营销手段就已出现在无线增值领域、但因缺乏管制、产业;昆乱而为各界诟病。但进入2006年,随着媒介大环境的变化、无线广告技术的成熟、产业自律的逐渐规范.无线广告市场无疑迎来了“井喷”.从运营商自营、运营商授权代理经营到小区短信、免费WAP门户、WAP推送到二维码、手机视频.各种或传统或创新的无线网络营销模式浮出水面。 本专题即是对近年来的无线广告市场的创新营销模式的盘点.并结合案例,希望为业界交流和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新媒体的浪潮下,传统媒体的大本营一广告市场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冲击。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广告市场,传统媒体的总体份额都呈下降趋势,而以互联网、户外新媒体为首的一些新兴媒体的广告市场却呈现快速膨胀的状态。同时,随着数字电视、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的发展,更多频道、内容和业务进入用户的选择范围之内,用户的选择变得主动、多样,而这必然稀释传统媒体的收视价值,进而降低了广告价值,诸多传统媒体广告经营已经遭遇天花板,传统媒体急需通过新的方式来拓展更多的收入渠道,以解决过度依赖广告所存在的风险。这一总的发展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5.
如果我们对广告传媒关系做一个简单的划分,那么至少分为三个角色:客户、媒体和两者之间的广告/媒体机构。这三者之间的博弈似乎早已注定,媒体和广告代理商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复杂。现在的中国广告媒体代理机构早已和十年前刚刚进入中国之时有着天壤之别,如果媒体经营者仍然将客户服务看成是广告播出和刊登的话,只怕是要与时代脱节。今天我们需要反问自己的是,作为媒介经营者,我们究竟在和谁打交道?如果有兴趣,不妨来回答本文所提出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手机媒介广告运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五代大众传播媒体手机正在兴起 ,以手机为媒介做广告的技术有了新突破。手机的广告传播具有高质量的目标受众、方便快捷多样化的传送方式、较高的到达率和收视率、广告效果可测量等特点。移动通信运营商、互联网络运营商、专业广告代理公司将参与到手机广告的运作中。目前可操作的手机广告模式有 :语音广告、短信广告、会员广告、分类广告、屏幕保护广告以及互联网广告等多种  相似文献   

7.
前几年在线广告收入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这种增长将来会不会继续保持下去呢?从目前看,情况不容乐观。以前印刷媒体的广告收入下降时,报业经营者们还能沉得住气,因为他们可以在数字媒体上创收以弥补损失。但是2008年第二季度之后,数字媒体的收入却开始下降了。现在看来情况越来越糟。  相似文献   

8.
手机媒介广告的市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通信的便捷,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逐渐成为继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后的全新媒介形式,即"第五媒体"。本文重点阐述了在目前现代技术消费时代,手机媒介广告的市场特征、主要形式及手机媒体广告发展面临的瓶颈,并且提出手机媒体广告的发展对策,强调了手机媒体广告存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17号令”的颁布和实施对净化广告环境,规范广告市场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对电视媒体的节目生产和广告创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考验。  相似文献   

10.
第五媒体手机的广告价值会受到多大程度的开发呢?在广告市场竞争激烈之际,搜索引擎巨头Google领先一步,推出符合手机特点的图片广告。  相似文献   

11.
张云 《广告大观》2005,(7):111-111
在媒体广告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的今天.打造媒体的强势广告品类似乎是大部分媒体的经营者,或者说广告部负责人的梦想。因为,媒体一旦拥有自己强势广告品类,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往往可以最大化地获得该品类的广告,这无疑是一个十分稳定的广告来源,此外,还可以为其它类别的广告客户起到宣传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肖明超 《中国广告》2009,(12):33-34
如果我们去问一个消费者,你眼中的3G是什么?大部分的消费者只知道其名却不知道其实质的内容,与三大运营商疯狂的广告和各自的3G业务品牌的宣传相比,广告所起的作用似乎并不大,这可以归结为由于3G是一个新鲜事物,所以必然要经过大规模沉没成本的广告阶段吗?那么,3G现阶段的问题是什么?未来的3G广告市场是否有机会呢?或许从运营商的广告大战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和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手机以“第五媒体”的角色出现在大众面前,随着业务类型的不断丰富,其作为“媒体”的身份已毋庸置疑。从传统媒体的发展轨迹来看,媒体除了信息传播平台的基本内涵外,更重要是作为沟通企业和受众的营销工具。手机已经完成从通讯工具到媒体的转型,那么,接着如何完成从媒体到营销工具的跳跃就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2006年,随着中国移动、联通两大运营商相继高调宣布进入手机广告领域,与此同时,卓望科技、聚众无限、掌中传媒、5G门户网等内容和广告服务商相继浮出水面或成立,宣告着中国“手机广告元年”的到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一则名为“广告何时起作用”的调查研究结果值得营销人员琢磨。研究表明,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广告比起数字媒体上的广告,更有可能对消费者形成正面印象。  相似文献   

15.
手机广告峥嵘亮剑,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文波 《广告大观》2006,(8S):152-153
不一样的手机广告 手机广告,又称移动广告、手机媒体广告,是基于手机媒体所提供的一种广告形式。手机广告实质上是网络广告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全新的广告形式,具有传播覆盖面广、互动性强、针对性高、受众数量可准确统计、实时、灵活、成本低、用户主导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谁都不会否认,广告市场已经成为了越做越大的“蛋糕”。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预测,2010年国内广告市场总额将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在2003年1000多亿元总额的基础上,中国广告市场未来几年尚有3倍左右的增量空间。但是,这个商机同时也意味着作为广告承载者的电视、报纸、广播和期刊等媒体必须在新的产业布局中使出拿手本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告》2005,(12):192-194
金秋十月.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为来年做打算的重要时刻。作为唯一覆盖河北全省的电视媒体,河北电视台根据历年来的广告经营情况.认真分析媒体资源,对明年广告市场做出预估.制定了2006年广告征订政策。  相似文献   

18.
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并不仅仅体现在广告分流上,更多的是崭新的广告信息传播模式带给人们思想的颠覆。在网络之前,不会有人想到广告可以这么肆意的和受众互动;在分众之前,不会有人想到信息传播可以这么精准的划分;在手机普及之前,不会有人想到资讯可以有这么高的到达率传播给客户。新兴媒体的崛起,需要我们从崭新的视角来评估“媒体价值”。  相似文献   

19.
自2001年SMG成立以来,六年来SMG的广告收入一直呈上升态势,在全国广电媒体中做得风生水起,2006年交出了33亿收入的好成绩,到2007年上半年,电视和广播广告已同比增长8.2%和9.1%,看来今年又会是一个丰收年,而这一切都离不开SMG在广告经营上的不断探索和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樊旭文 《广告导报》2008,(4):112-115
电视媒体为什么要谈品牌?在品牌媒体下的广告经营与广告经营中的品牌建设中如何来解读我们的媒体策略和战术,以及以品牌为核心的整合营销该怎样开展?通过这些问题。我希望能通过这些内容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在电视媒体发展中从局部到整体、有形到无形、低级到高级、低值与高值的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