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3 毫秒
1.
《意见》提出中关村科学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到2012年实现四个"一批",即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新建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新聚集一批上市公司的研发中心和营销总部,新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形成技工贸总收入万亿元以上;到2015年,基本完成区域空  相似文献   

2.
数说发展     
《投资北京》2016,(4):63
4.07万亿元2015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4.07万亿元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4.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增加值5557.4亿元,同比增长12.2%,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6.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收入占比71.6%,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形成。2015年,示范区70余项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政策创新引领全国。企业专利申请量突破6万件,万元增加值能耗约为全市1/5。创业  相似文献   

3.
早年的中关村印象,或许只是从北京海淀区白石桥一路向北,直至清华大学西门的一条长街。如今,随着密集的高楼大厦一路排过去,中关村的地域已北延到上地一带。当年的电子一条街,也已成为今天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多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从500余家发展到了超过两万家,总收入从14亿元跃升到超过1万亿元,上缴税收从5000万元提高到了500亿元……从这里走出的,  相似文献   

4.
李焱 《投资北京》2014,(3):80-82
目前,中关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收入规模超过5000亿元,约占中关村总收入的六分之一。到2016年,中关村大数据带动的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相似文献   

5.
《投资北京》2010,(10):84-85
9月2日上午,中关村科学城首批启动建设项目签约揭牌大会在北京科技大学礼堂隆重举行。中关村科学城是指中关村大街、知春路和学院路周边区域,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核心,是我国科技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科技条件最为雄厚、科研成果最为丰富的区域。到2015年,中关村科学城技工贸总收入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相似文献   

6.
《国际融资》2008,(2):80
在1月16日中关村科技园区2008年工作会议上记者了解到:2007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达到8595亿元,是2002年的3.5倍,占全国54个国家高新区的1/7;增加值1600亿元,是2002年的3倍,占北京市的18%;上缴税费320亿元,是2002年的3.2倍;  相似文献   

7.
李焱 《投资北京》2012,(4):82-84
科学仪器产业创新园、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园、影视文化产业创新园……3月28日,总投资额超100亿元的11个特色产业园作为第四批新成员加入到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大军中来。至此,中关村科学城四批建设项目已纳入46家单位,共推进建设了48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创新园项目,吸引了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正在依托云计算产品与服务发动新一轮区域产业创新攻势。"十二五"末期,这批产品和平台将有望带动2000亿元的产业规模  相似文献   

9.
龚文  陈醒 《国际融资》2012,(10):74-74
在2012年9月13日举办的“2012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共同完成的“中关村指数2012”首次面向社会正式对外发布。“中关村指数”是借鉴“硅谷指数”,结合中关村实际,设计的一套全面反映中关村创新发展情况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创新创业企业、产业发展、创新能力、刨新创业环境、国际化、中关村300强和上市公司100强等六个一级指标,涵盖20个二级指标以及122个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关村管委会")服务国家战略,勇于探索、锐意进取,在探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中关村示范区")已成为初具国际影响力的科教创新资源密集区、中国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创新中心、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引领区。2009年3月,国务院做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要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继续发挥其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的示范作用。2011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中关村示范区今后10年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同时指出,要集聚整合核心创新要素,将中关村示范区建设成为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近年来,中关村示范区在促进金融和科技融合、利用多种金融手段缓解企业融资难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积累了丰富的示范经验,成为打造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领路者  相似文献   

11.
宋丽思 《投资北京》2011,(11):40-41
中关村核心区多年来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逐步形成了以科研机构知识创新为基础,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政府环境建设和专业化中介发展为支撑的自主创新体系,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有力推动了核心区的创新发展。但是,核心区现有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已不能有效满足产业、企业发展的新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新一轮综合性、系统化、全方位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不断完善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2.
李丹 《中国金融家》2016,(4):115-116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这个小村。"建行北京中关村分行行长张斌一见记者,就温和亲切地笑言。北京中关村是一片投资的热土,创新的乐园,这里科技创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云集。也正是这个原因,建行中关村分行将自身业务定位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品牌,促成建行金融资源与园区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机结合。张斌告诉记者,截至2015年末,建行北京中关村分行资金总量达1019.37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2001年中关村继续以技工贸总收入2014.2亿元领先于全国53个高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55.7亿元。但是,单纯从总量上看,还看不到问题的根本。中关村6000多家企业仅仅创造2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总收入,美国硅谷有企业8000余家,199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2400亿美元,占美国全国GDP的3%,相当于中国GDP的1/4左右。这说明中关村的企业从整体上还没有实现质的变化,还没有产业化,象联想这样比较成功的企业,其一年的销售规模也就在200—300亿,许  相似文献   

14.
中关村     
《投资北京》2011,(5):27-27
《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近日发布,意见提出2015年在中关村全面建成国家级人才特区,为此将在中关村实行直接落户、进口税收、定向租赁住房等13项特殊政策,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到中关村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15.
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这是中关村第五次调整空间布局。至此中关村首次实现在北京市十六个区县的全面布局,集中了北京市各区县最具创新潜能、最具发展高技术产业优势的空间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中关村核心区要率先落实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切实履行历史使命,就需要紧紧围绕搭平台、聚人才、接任务、出成果这条主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着力培育"高精尖"经济结构,进一步发挥核心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开创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下一步,中关村要着力实现以下六大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石洋 《国际融资》2012,(10):22-27
20多年来,中关村一直是中国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的引领者,在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中,中关村能够充分运用科技与金融结合发展的丰富经验,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全国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形成,为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新的战略制高点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重大政策出台:奠定中关村国家级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地位发布背景:科技金融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李焱 《投资北京》2022,(3):60-61
2025年率先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近日,中关村示范区领导小组印发《"十四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向外界宣布了明确的"路线图"和"工期表":到2025年,中关村示范区将率先建成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北京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到2035年,中关村示范区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和世界...  相似文献   

19.
以全区不足1%的土地,贡献了全区近20%的财政收入,中关村丰台园,这个中关村最早的"一区三园"不仅是北京重要的产业功能区,也是全国最为知名的总部经济聚集区。背负着全国总部经济肇始地的盛名,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中关村丰台园的影响似乎仅停留于国内。因此,在中关村代表中国参与并主导全球创新的大背景下,中关村丰台园的产业转型升级也倍受瞩目,从一个引领全国总部经济的产业园,变身成为示范中国总部经济高端转型的功能区,不仅是历史赋予中  相似文献   

20.
任志宏 《理财》2023,(8):87-88+91
<正>科技是强国之基,创新是民族之魂。我国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呈逐年攀升趋势,201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1.76万亿元,2019年该数据达到2万亿元,2021年则上升为2.79万亿元,5年间增长58.5%。与此同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即科技投入强度也在逐年增长,2017年占比为2.12%,2019年达到2.23%,2021年上升为2.44%。科研经费投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