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强省建设是我省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省长夏宝龙明确指出。“要有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强县。来支撑县域工业百舸争流。形成一个又一个梯次方阵”。并要求工业大县“必须拉高标杆,自我加压。赶超一流。引领更多的县(市、区)成为工业强县(市、区)”。本刊从本期开始推出“工业强省建设”专题栏目.着眼工业强县的理性思考和创新实践。通过展现、交流各县(市、区)做强工业的好思路、好举措、好典型、好经验,引导全省经济向稳中求进方向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工业强县(市、区)建设工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筹划,今年进入部署和实施期。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20个工业大县(市、区)的积极推进下,工业强省建设的共识基本形成,传统工业发展的思路得到了比较大的转变,工业强县(市、区)建设的领导得到加强。下阶段工作要着重把握好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经贸实践》2012,(7):19-21
围绕“三大产业领域”,我省工业强省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实施“十项重点任务”,着力推动工业大县(市、区)加快建设成为工业强县(市、区),深入开展42个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继续推进146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工业大县(市、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和龙头骨干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带头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4.
《经贸实践》2013,(7):8-9
7月17日,我省召开全省上半年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副省长毛光烈在讲话中表示,年初布置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总体良好,创新驱动发展和工业转型升级结合得更加紧密,工业强省和工业强县(市、区)的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工业、科技和高新区的发展延续了一季度的“开门红”,实现了“半年红”。  相似文献   

5.
王土忠 《经贸实践》2012,(10):52-53
近几年,新昌县始终坚挣‘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坚守实业、做强主业,大力培育发展实体经济,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现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平稳运行。在省经信委年初公布的浙江省县(市、区)工业经济活力指数排名中,新昌位列全省第五,其中盈利能力全省排名第五、竞争力第十三、创新力第一。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在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干亿元的县(市、区)有14个,这些“千亿级”县(市、区)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由大向强跨越,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稿选编了4个强县(区)的做法,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萧山区是全省首批20个工业强县(市、区)建设试点之一。今年以来,萧山区人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首次设立首期到位3.2亿元的十大产业基金,首次出台3000万元的产业链打造政策,首次安排1000万元“两化融合”专项资金,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地积极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县”战略,把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工业园区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有了较大提升,工业园区建设已成为加快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载体。 今年7月24日,省政府在衢州专门召开全省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区)工作会议。在会上.副省长金德水、省经贸委主任丁耀民就我省工业园区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展思路等发表了重要讲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海宁市是全省工业强县(市、区)建设试点市(县),也是全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市(县)。在“腾笼换鸟”中,海宁市结合水环境综合治理、“三改一拆”和市区禁航,突出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市场差别化配置作用,运用六大抓手强化综合倒逼措施,加快“退低进高”步伐。  相似文献   

10.
工业,是天台经济社会的基础,亦是强县之本。2011年,新一届天台县委县政府提出“产业强县、工业领先”,全面确立工业领先地位;2013年,天台全面启动“工业强县大会战”;2014年,天台则以“大兴实业、工业强县”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强化工业领先意识和工业领跑理念,举全县之力发展工业。  相似文献   

11.
“四换三名”是省委、省政府创建“工业强省”的重要部署之一,也是新昌县实施“三城四化”战略加快现代化新昌建设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新昌县围绕“工业强县”和“智造强县”建设,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四换三名”为载体,加快推进工业高新化、产业高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周如生 《经贸实践》2012,(10):17-19
在下游需求疲软、从外贸到实体经济都面临重重压力的情况下,绍兴县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强国、工业强省战略,围绕工业结构调整、产出效益提升主线,扎实推进工业强县建设。今年以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工业投资、白营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情况位居全省发达县(市、区)前列。其中前8个月的规上工业产值2031.22亿元,增长i1.O%:完成工业投资156.4亿元,增长16.2%。  相似文献   

13.
戴迪荣 《经贸实践》2011,(10):43-44
我省是县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面对当前块状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工业大县(市、区)如何继续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关键在于不仅“做大”,更要“做强”。  相似文献   

14.
邬志刚 《经贸实践》2012,(10):12-12
工业是北仑的立区之本、强区之基,经过多年发展,在工业经济规模和质量“双提升”的同时,形成了较为健全的管理体系。2011年北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99.2亿元,居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过千亿元的工业强县(市、区)第四位,其中石化、钢铁、能源、汽车及汽配、造纸、造船等六大临港产业累计产值突破干亿元,占到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总量57%以上。  相似文献   

15.
邱士明  陈言 《当代经济》2005,(10):32-33
今年以来,浙江省温岭市围绕“六个一”工作重点,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扎实开展“两年”(即“工业服务年”、“项目推进年”)活动,工业经济实现了持续较快发展。1-8月份,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05.5亿元,同比增长18.2%,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226.9分,居台州市各县(市、区)首位。  相似文献   

16.
工业投资是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不仅直接影响着工业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关系着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更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各地高度重视工业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持续加大工业投资,不断优化工业投资结构,为我省现代工业体系的构建和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几年,我省工业投资也出现了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等问题,严重制约和削弱了全省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7.
《经贸实践》2012,(1):8-9
当前,工业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转型升级的关键又在于彻底摈弃、告别粗放式发展理念。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在全省推进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暨工业强县座谈会上指出:工业设计是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推进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是提升产品附加值、创建自主品牌、促进块状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毛光烈要求,推进工业设计发展着重“八个抓”。  相似文献   

18.
《经贸实践》2011,(3):16-18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及应用己成为推动我省工业增长、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十一五”期间,我省率先开展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认定工作,共认定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国内首台(套)产品18项、省内首台(套)产品137项;2010年,评定第一批省级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102项。  相似文献   

19.
2013年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工业强省建设为统领,以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围绕实珊‘四个翻一番”的目标扎实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章根明 《经贸实践》2012,(10):10-11
长兴县在工业强县规划中,突出新型电池、现代纺织、特色机电三大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设计了“252”重点企业培育工程、“三区五园”工业平台提升工程、“三个一批”重点项目推进工程、“双推双增”创新引领工程、“两化”融合推进工程、“生态工业”建设工程等六大载体,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平台和重点产业的扶持力度。今年又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快建设工业强县的政策意见》,县财政将拿出工业税收的10%用于工业强县建设,未来五年切块土地指标中70%以上用于工业项目,做强支柱产业、五型企业和标志性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