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郭成 《市场周刊》2006,(10):44-44
物以稀为贵。在人力资源先天缺乏的国内物流行业,物流人才早已与资本、网络、设施等资源一起被许多企业视为兵家必争之“物”。但现实情况是,众多国内物流企业正日益遭遇人才“瓶颈”的煎熬。对于物流企业而言,核心人才犹如企业的脊梁,人才平衡结构一旦被打破,在短期内很难恢复,对企业持续经营运作造成的损失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2.
鞋业与成衣产业的发展,数字供应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国鞋服产业不断发展,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和市场规模上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优势。同时,由于产业链条长,周期长,技术人才等资源匮乏,协同效应不强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企业的供应链面临着两个主要的挑战:需求的不确定性和管理的风险。针对鞋服企业发展、变化速度快等问题,就需要制定一个有价值的鞋服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能够伴随企业发展的需求,实现灵活的业务模式变化,并且真正对企业的关键业务产生提升效率的价值。本文就福建省泉州市的鞋服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泉州鞋服行业在福建的供应链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构建泉州鞋服行业数字化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要“赢在中层” 在国内企业管理日趋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层塌陷”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根据近年来我们对国内大量企业的跟踪调查发现,在快速发展的企业中,管理人才的缺失正成为未来十年制约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由于没有形成体系化的人才管理和培养体系.很多企业在急需用人的关键时刻.往往是由企业一把手“沙场点兵”.临时救火。  相似文献   

4.
《国际市场》2010,(4):69-69
在深圳制造企业大喊“招工难”之时,处于高科技链条上的电子商务企业也为此倍感头痛。“春节前3个月就开始招聘,到现在为止招了不到10人,不及计划的十分之一。”刚参加完罗湖区一场人才工作会议的商机网CEO向隽给记者大倒苦水.在深圳电子商务行业迎来发展良机的2010年,人才的缺乏早已摆在众多企业和网商面前。  相似文献   

5.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变化而做出的战略决策,对推动鞋服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了泉州地区鞋服产业集群的发展脉络,分析鞋服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尚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新发展阶段下鞋服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要致力于打造产业循环体系,挖掘协同创新动力源,同时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技术人才平台,加大金融支持,推动鞋服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6.
判断人才的生命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也是“产品” 既然有人才市场,故广义上人才也是一种“产品”,只不过主体为人而已。人才相对于企业而言,也有其“产品生命周期”,它包括人才可能在企业服务的时间,其间的周期规律,人才的成长性等。在选聘及管理中充分注意这一点,对企业的人才布局、人才使用都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需要判断的是人才在企业可能的服务年限。这要从其动机与职业忠诚度来观察:是想做个跳板,或是一时找  相似文献   

7.
人才是企业竞争的焦点,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预言:世界将陷入一场“人才争夺战”。得人才者得天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其中.创新人才作为现代企业最稀缺的资源受到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黄鸣 《商界》2006,(12):93-93
企业中总有人抱怨“为什么遏不到伯乐”、“为什么总是时运不济”,天天等伯乐上门发现。在旧时代也许等伯乐是一种无奈.但在进入21世纪市场竞争日趋充分的今天.这种梦想有一天等待伯乐发现的观念.是从根本上违背人才成长和供应规律的。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没有一个人生下来就是那个行当、那种门类的人才.像古时伯乐相马那样等着别人去发现。任何人在进入一个行业之前.对于这个行业来说,顶多是个人才毛坯.要经过培训、实践历练。同时经过自觉自发地自我学习和开发才能逐渐成才。  相似文献   

9.
刘静媛  徐硕艺 《中国市场》2022,(17):100-102
进入“十四五”发展新阶段以来,人才发展决定企业的发展,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财力和技术,更取决于创造财富的人才。企业必须将重点放在通过赋予发展机会稳定和培养企业现有人才上,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评聘机制、创新人才评价,为企业人才发展提供一片沃土,进而组建高质量人才发展队伍,为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文宇 《商场现代化》2006,(12S):287-287
技术创新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全面开发人才资源是推进技术创新的关键。国内不少有战略眼光的企业.抢先占领人才高地,把人才开发当作企业首要的任务来抓。外资企业利用中国人才占领中国市场.国内一些有远见的大企业用高薪聘请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在这场人才大战中.国有老企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将严重影响企业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大力改革用人机制.广纳贤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一支数量充足,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1.
张宇  荆奇 《广告导报》2005,(10):62-63
李勇不是个表面化的人,他有着缜密的思维和严谨的做事风格。因此他对生活时尚频道的建设和发展,也不是炫几个时尚活动和概念那么简单的。原来时尚也可以被量化、被规划、被预知,也许这正是李勇这个拥有“文科”经历确有着“理科”思维的人才可以演绎的时尚。  相似文献   

12.
人才测评,以心理学、管理学为基础学科衍生出来的一种对人才的评估技术:人才管理,以人才测评为核心贯穿人才在企业内完整生命周期的人才技术。在如今这样一个以人才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北森,2002年成立,从起初人才测评行业的几近空白,到如今逐渐被中国企业认可,北森的成长史基本上浓缩了人才测评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脉络,而它的发展也隐约看出了人才测评、人才管理行业未来的某些趋势。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是贺岁片《天下无贼》中的经典台词,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企业因人才而兴。对急需人才而发展的企业来讲,怎样用好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是首先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就象企业的“企”字一样,用不好人才、留不住人才的企业也会因人才而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为了应对早就对中国公路市场有所期盼国外施工企业,国内的公路施工企业应从自身的快速发展,多种经营,做大做强。从“三个留人”保护好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  相似文献   

15.
罗杰 《现代商业》2006,(11M):31-33
这几年来,零售流通企业在国内的发展速度愈发迅猛,其势头在各个行业中一时无两。其中,国外的零售巨头在华合并的合并,开新店的开新店;国内的零售企业或是借助着“万村千乡”工程的东风,或是靠着商务部的“零售国家队”的大树,又或是找上市集资。总之,做强做大是它们共同的心愿。在未来的几年内,零售业即将进入群雄逐鹿的阶段,除了市场份额,人才也是争夺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都把技术、人才放在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它的技术和人才。特别是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创新技术向产业化转变的周期将更加缩短,在这样一个新技术层出不穷,落后技术迅速被淘汰的社会中,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缺乏人才管理的企业,将失去存在的根基。文章试就企业的管理要以"人才"为核心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地方人才引进政策出台构造准自然实验,探讨其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成本加成渠道和中间品配置渠道,地方人才引进政策显著提升了当地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异质性分析表明:(1)在东部地区和营商环境优化的地区实施人才引进政策效果更明显;(2)人才引进政策无法提升国有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3)人才引进政策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效果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人才引进政策将产生“虹吸效应”,加速人才向政策实施地流入,对周边地区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产生抑制影响。  相似文献   

18.
自从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之后,就在一个高度上明确了人才是社会发展之源,而对企业来说,人才就是创新科技、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当今这个竞争尤为激烈的的环境中,撇开人力资源因素来谈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不现实的.一味盲目的进行缺乏创新的重复性劳动,势必会影响到林业企业的长足发展,终将会被市场经济的浪潮所淹没.只有不断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完善强化企业培训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一支有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人才队伍,才能提高企业的发展活力,进而增强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企业内部,人才的成长速度决定企业的发展速度。企业要想快速发展,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当企业不断发展时,才不会出现人才断档,而当原来的经理离开时,能马上有称职的人顶上,使工作不会造成损失。IBM“长板觉计划”,也就是“接班人计划”,是很令人瞩目和索敬的。IBM从全球5000名管理人中挑选出300人,作为重点培训对象。  相似文献   

20.
续浩 《中国工商》2002,(5):31-33
入世的“铃声”一响,在中国的许多市场前沿,中外企业部开始进行明火执仗的阵地争夺战。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外商要与中国企业进行阵地战,就必须实现人才的本地化;因此,对国内人才资源的争夺几乎算得上是“第一战役”;但就是在这个“硝烟最浓”的战场上,中国的人才服务机构却空有壮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