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城市下岗人口再就业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近几年来,企业职工“下岗”、“失业”等现象已经逼近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据国家劳动部门统计,目前我国下岗人口已逾1000万人,而在“九五”期间,下岗、失业人口将增加到1800万人。笔者认为,部分职工下岗...  相似文献   

2.
学学农民     
邻居阿旺从他工作多年的工厂下岗后,卷起铺盖直奔乡下的二哥那里,兄弟俩搞起了一项养殖开发。一年下来,摩托车也骑上街了,VCD机也抱回家了。见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城里的下岗人可要学学乡下的新农民哟!”“下岗人要学学新农民!”此话发人深省,我们这...  相似文献   

3.
王增勤 《销售与管理》2006,(12):14-16,34
下岗 1995年3月,全国粮食系统改革的春风吹到山东费县,30岁的县粮站营业员李怀珍心里犹豫不决:下岗吧。满大街都是做买卖的,自己一无资金,二无技术,去哪儿找活路?不下岗吧,粮店二三十名职工挤在一间门市部里。天天打扑克织毛衣,工资少得可怜,等于虚度光阴。李怀珍相信“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因此最终还是选择了下岗,她心想,只要自己努力,老天不会饿死大活人。  相似文献   

4.
汾煌冰与火     
罗毅 《商界》2004,(4):52-54
“可乐后时代”对汾煌公司意味着一个暂时的低谷,还是一次不可逆转的颓败过程?“汾煌”最终能否走出“流星企业”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吴可可  韦基海 《商》2014,(6):275-275
(一)背景介绍 “吊丝”一词本来活跃于百度贴吧中,是网民对“李毅吧”的吧友们的一种嘲讽,不料却被“李毅吧”的成员们欣然接受,并且吧友们在这个词汇上大做文章,将本来不雅的词汇赋予了很多底层群众所经历的辛酸故事,从而使得这一词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共鸣。2012年2月,凤凰网报道专题《属丝:一个字头的诞生》,腾讯网紧跟其后发表《席丝:庶民的文化胜利》,《人民日报》也将这一现象搬上版面,这意味着“吊丝”一词以及其背后传递的意义不仅仅只是流行于网络世界中,在主流大众媒体的报道和渲染下,它已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且以一种“亚文化”的形式广泛被社会大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上海下岗问题与再就业□梁鸿程远正处在经济体制迅速转型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上海,“下岗”现象亦凸现得极为显著。围绕这一问题,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众多学者进行了广泛讨论,并给出了各自可能的解决方案。随着讨论的深入,对下岗问题的认识取向也逐步趋于一致:即认为...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商业经济学术领域中出现了一种淡化和回避使用“商业”这一词汇的现象,甚至存在有意用别的词汇来取代“商业”一词的学术跟风倾向,从而弱化了商业的产业经济功能。其实和农业、工业等行业一样,“商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经济学名词,在中国从先秦以来存在了近四千年,是源远流长的。它客观地反映了商品服务和交换的经济活动,广泛应用于商品交换实践工作和经济理论研究中。而“商业”作为政府部门的名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仅存在了四十年。它是不会因商业行政体制和部门设置更迭的变化而消失的。  相似文献   

8.
罗洛 《商》2001,(8):4-5
有一个数字值得关注!据权威部门统计,最近五年,我国城镇就业增长率仅为0.9%,这一数字,创建国以来最低。在一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建国以来就业率的负增长。这是否意味着,而今通常所说的“下岗洪水”和“失业洪水”已经临界?或说就业的机会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9.
《中国供销商情》2004,(6):56-57
因祸得福”怪难吃”变身休闲美食2000年4月,下岗后的朱灿在重庆市一家商场旁边开起了一间只有三张桌子的小吃店,取名“好美味”,主要经营米粉、米线和一道叫做香酥鸡柳的特色菜。这香酥鸡柳是朱灿身为国家特级厨师的爷爷一道从不外传的拿手菜,以鸡肉为主要原料,辅之以当归、党参等数十种名贵中药材和调料秘制而成,外观  相似文献   

10.
张代 《致富天地》2006,(5):11-11
“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曾几何时,这首歌打动了不少下岗工人的心。面对曾经的辉煌,不少人下岗后一蹶不振,但是李大栓李二栓却以下岗为契机,从头再来,在创业生财的道路上越走越辉煌。打破“铁饭碗”,转换一片天,他们活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11.
下岗之前,宋红兵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涉足商海,更没想到会取得今天这骄人的成就。他说:“我应该感谢下岗。”“卖血”起家1986年,年仅20岁的宋红兵从浙江地质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樟树市郊的江西省地勘局九一五探矿工程大队,成了一名地质工人。干地质这一行,长年在外奔波,工作  相似文献   

12.
克于 《商》2001,(7):36-37
2月1日,晴。今天是我下岗后第一次应聘到台湾老板在重庆开办的大商场——渝洲服装商场,当起了办公室主任。对这个职务我是十分看重的,因为我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搞了几十年办公室工作,直到下岗也没混上这个职务,没想到下岗后重新上岗却圆了我几十年来的“当官梦!”当然除了圆梦之外,更重要的是这工作太适合我了。你想做了几十年大公司办公室工作,如今来管理一个商场(100多号人)的办公室可以说是轻车熟路。现在这商场正在准备开业,一切的一切进行得紧锣密鼓。  相似文献   

13.
团队的集体跳槽已经不是新闻了,当年有方正集团的助理总裁周险峰携30位方正科技PC部门的技术骨干加盟海信,近期又传出TCL手机事业部高层受万明坚的“感召”而集体跳槽到长虹;此前,陆强华刚刚离开创维时,带着一群人去独自创业;“小霸王”段永平出走后,一大帮原班人马共同创立了“步步高”;牛根生在伊利“下岗”之后,6年打造出了一个更大的蒙牛。  相似文献   

14.
《市场周刊》2014,(11):14-17
早在年初就被命名为“深改元年”的2014年,在全世界持续不断发出的惊叹声中即将结束。这一年,与“改革”紧密关联的词汇,不再仅仅停留于“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敢破敢立、敢创敢试”。除了继续优化“顶层设计”,中央政府直面“改革深水区”的利益调整,以“问题为导向”推出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破冰”之举,令整个社会看到民族复兴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一慎把“下岗”作为强化管理的筹码。现在有些单位的领导,动辄脱口“爱干就干,不爱干走人”,“能干就干,不能干换人”。其潜台词是“人本来就多”,“想进单位来的人多着哩”。依笔者之见,这不是激励而是激将,是无情。“下岗”虽然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但谁愿意下岗?开  相似文献   

16.
MP3     
《电脑采购》2006,(19):20-20
“1.8英寸”、“512MB”、“3XX元”绝对是2006年MP3市场的几大关键词!想想如果有一款产品不但具备了这些关键词,还多了“方正”、“讯宜”这两个至关重要的词汇,那一定是2006年MP3的最优选择!讯宜方正X8就是这样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EC备忘     
汇款单下岗 1月1日起.到邮局寄钱将不再使用传统的汇款单.取代它的将是电子计算机。这标志着在中国使用了一个世纪的“邮政汇款单”将从生活中彻底消失。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邮政汇款单”在中国已经使用了104年,由于通过人工操作。因此速度较慢,即使在大城市,从寄出到收到也要四五天的时间,从明年起,通过计算机网络的方式来传递汇款信息.这样用户在最快24小时之内就可以取到汇款。 其实话里有话,话里的话就是:汇款单要是再不下岗,邮政汇款就该下岗了。 名人娃娃-Via Internet 英国互联网站正在拍卖名人娃…  相似文献   

18.
《销售与管理》2008,(2):27-29
创新营销出奇招,携手央视成就大新闻 方便面的发展日新月异,其中以今麦郎的变化最为突出。从弹面到骨汤弹面,从“中国品牌、中国味道”到“营养的面、健康的面”,从本土化到国际化,仅仅两年的时间,今麦郎借用CCTV大媒体,不仅完成了其品牌转变的过程,将市场占有率做到了行业前列,而且始终引领着方便面行业走在“食”尚前列。  相似文献   

19.
下岗人才渐成竞聘热点梅德平我们曾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失业”而自豪。殊不知,这种“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五个人吃着三个人的饭”的做法是一种虚假繁荣。当市场经济的澎湃巨浪涤荡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后,这一脆弱的表象便最终被打破——而且一部分有技术专长、有较高学...  相似文献   

20.
下岗大嫂大排档陈君佑在江苏通州城里,提起下岗大嫂大排档———明珠美食城、金珠小吃店、新亚快餐店连锁店,几近家喻户晓。“明珠”、“金珠”、“新亚”交相辉映在群星荟萃的北山小吃一条街,在鳞次栉比、林林总总30余家餐馆中,鹤立鸡群,是南来北往旅客和工薪阶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