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则及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文章认为,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和机制创新的原则下,以民族团结为前提、加强地区合作、与地方特色产业结合及做好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大市场和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的必由之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是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的良好契机。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路,调整组织人事部门的价值取向,加速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为发展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是广大党建工作者研究探讨新时期民族地区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调整组织人事部门对少数民族干部的价值取向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什么叫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3.
李卫中 《发展》2014,(12):32-34
正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近年来,甘肃平凉工业园区始终坚持以核心价值观为精神支撑,接力奋斗"一个目标"(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极具特色,但其落后的经济水平与自身突出的资源优势极不相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西部民族地区 旅游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在分析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以及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挖掘出知识经济朝代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的需求热点,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是"化石能源时代"向"新能源时代"的缓冲,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排斥高能耗产业发展,更不会制约传统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要从现实出发,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低碳经济,而非一拥而上。  相似文献   

6.
多民族地区应认识和把握民族文化宽容的规律,发挥文化宽容对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坚持在"和而不同"中构建民族文化的核心凝聚力;在"求同存异"中张扬民族文化的个性魅力;在"多样性"中坚持民族文化核心价值影响力;在"传统性"中彰显民族文化软实力,巩固多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7.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的一项新的制度安排。从人的经济价值提高的角度,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可能的不安全因素要求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安全增长;环境服务和舒适需求要求社会发展"低碳经济"提供这类公共服务;"以人为本"发展观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8.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的一项新的制度安排。从人的经济价值提高的角度,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可能的不安全因素要求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安全增长;环境服务和舒适需求要求社会发展"低碳经济"提供这类公共服务;"以人为本"发展观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三种全会在正确评价和充分肯定我国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充分指明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同时这一发展观的提出较之传统的发展观在价值取向上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价值取向创新了当代人文精神的内涵,是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为了应对能源供给约束和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发展低碳经济。城市或城市圈在工业生产、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方面都在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优先考虑的。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点,构建低碳发展模式,分析低碳发展的路径将会辐射和带动中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统一战线工作,对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经济文化建设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民族地区的统一战线工作,要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进步、相互学习和共同繁荣的目的出发,以经济建没为中心,全面发展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不断巩固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因而,民族地区统战工作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要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上述两个方面是民族地区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2.
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推动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亟需面对的现实问题。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其带来的新机遇,提出了嵌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民族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佳选择。民族地区通过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综合优势等嵌入"双循环"来推动本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月报     
《上海国资》2009,(11):11-11
公司 华电集团加快发展低碳经济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减排,直接实现节能价值60亿元,赢得了国务院国资委和各界的赞誉和好评。华电集团成立以来,供电煤耗比成立初期下降55.5克/千瓦时,累计节约标准煤707万吨,节电35.8亿千瓦时,节油44.8万吨,直接实现节能价值60亿元。据相关资料显示,华电集团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坚持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聚集区,人口稀少,自然环境恶劣,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特别是产业发展成为关键,如何将产业发展与低碳经济联系起来,认真研究"低碳"建设指导思想与实施方案,探索西部在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及解决措施,力求构建和谐的"低碳西部"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5.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对于低碳城市化的进程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要积极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和服务业集聚区的低碳发展模式.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应从低碳经济入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与"低碳城市"的要求基本一致,迅速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国低碳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6.
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具有转型成本低、阻力小、动作快的相对优势,又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好机遇。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要点问题在于确立低碳经济观念、设计建构经济模式和利用低碳能源。政府应当给予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以理念和方法的指导以及政策、资金、技术等支持,而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也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敏 《北方经济》2011,(12):8-9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的提出是源于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连续8年GDP增长高居全国第一的内蒙古,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面临着环境承载力问题。以资源为主要依托,高能耗带来高增长,并不是一个地区实现和平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方式。内蒙古地区低碳经济发展路径主要有:加快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全区框架、社会民众行动和规划体系;构建"低碳经济试点盟市";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途径;积极发展碳交易市场;鼓励低碳友好型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地方保障机制,形成具有法效的低碳体制;加强同其他省市地区合作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8.
沈杰 《特区经济》2009,(10):13-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基础上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和目标,以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和目标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有机统一。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努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制度魅力和制度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我国的少数民族大都聚居于边远的农村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凸现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民主权利;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使之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低碳经济还只是个空洞概念近年来,很多人在盲目推崇低碳经济。但低碳经济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基础,还会遏制经济发展速度。低碳经济不适合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最早出现在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