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疑罪不诉制度,一方面体现贯彻无罪推定原则,另一方面又使案件事实和证据处于不确定状态.正确对待疑罪不诉案件,从证据学的维度上看,应当分析疑罪不诉案件在证据规则和适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尽量减少和防范疑罪不诉案件的发生;同时,找出现行疑罪不诉案件证据规则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有针对性地完善疑罪不诉案件的证据规则,以保证疑罪不诉案件得到客观公正处理.  相似文献   

2.
柴晓彦 《中国市场》2011,(52):162-163
无罪推定原则对于是实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具有重要的价值。无罪推定已是被追诉人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而我国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均将无罪推定原则拒之门外。我国刑事诉讼中应当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应当转变法律观念、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宪法地位、确立沉默权、贯彻疑罪从无规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3.
李雅 《商》2014,(49):185-185
犯罪是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和侵犯一定法益的最严重的社会冲突,它涉及到了国家、被告人和被害人三方利益。犯罪的被告人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而被害人则是加害对象,两者是对立的双方。但是在我国从国家利益出发,以保护刑事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为中心,忽略个人利益和被害人权利,这使得原本处于平等地位的双方享有不平等的法律权利。特别是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权利的忽视更加明显。本文主要是从被害人保护的价值出发,表明害人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疑罪从无”以人权维护理念为价值导向,从证据学维度,其本质是一项刑事证据规则。“疑罪从无”原则从宏观上表征一种“以人权为本”理念的刑事证明责任,同时,它在刑事证明活动的技术层面上,也面临一个证明标准的确定问题。只有从程序的角度来审视“疑罪从无”原则的运作和“疑罪”的界定,以程序为依托,以证据为依据,才能引导法官“疑罪”心证的合理形成并导演一个“看得见的正义”的过程,为我国刑事证据制度改革提供宏观指引。  相似文献   

5.
对刑事案件被害人权利的全面保护已成为世界法律发展潮流,在刑事审判领域中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把精神损害纳入损害赔偿的内容之中。但是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刑事侵权案件中的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规定却付之阙如,既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权利,也不利于惩罚犯罪分子,更与世界人权保护的发展趋势相悖。建立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完善对刑事侵权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律保护,最大程度地维护被害人的权利,是世界人权保护的潮流所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的社会文明和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和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被人们忽视的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越来越多的事件让人们感觉刑事被害人的救济是一种尚需迫切解决的社会问题,在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得不到保障的案例层出不穷。而对于遭受犯罪侵害的被害人的救助途径也算是“寥寥无几”,被害人根本无法有效的去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种问题如若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势必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由于社会大环境及立法技术等方面的不足和限制,我国现行刑诉法对被害人的保护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所谓恢复性司法,是以保护被害人的利益为核心,注重发挥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在解决刑事矛盾中的能动作用,通过沟通谅解,化解矛盾,最终达到以被害人得到物质、精神补偿,犯罪嫌疑人重新融人社会,被犯罪行为破坏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得以恢复为目的的一种司法模式。重视探索和实践好恢复性司法模式,是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很重要和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刘震 《致富时代》2011,(3):161-161
西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宪法原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我国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体系的不够健全,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尚未建立,导致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这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因此,通过立法建立健全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显得尤为迫切。该文通过对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及其现状、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对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乡宁县人民检察院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严打"方针,切实履行批捕、公诉等职责与公安、法院等单位密切协作,重拳出击,严厉打击了一批严重刑事犯罪分子. 在开展"严打"的同时,检察院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对轻微刑事案件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双方达成谅解的前提下作出不捕、不诉决定,被临汾市电视台<论理说法>栏目播出,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0.
薄洋 《商》2014,(12):164-164
作为我国古代刑事司法领域中一项极具特色的制度,保辜制度是儒家“德主刑辅”、“先教后诛”思想的具体体现,在缓和刑事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的矛盾、保障被害人权益、减少社会冲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当前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依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借鉴价值。本文中,笔者从保辜制度的内涵出发,阐述其在古代刑事司法实践中的实用价值,并对其现代启示意义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1.
12.
金融期权商品的权利包括选择权、让渡权和信息获取权。就权利性质而言,选择权是一种形成权;因此,选择权的行权期具有除斥期间的性质。选择权本身具有价值,可以像财产那样让渡,这就构成金融期权商品的让渡权。在金融期权市场中,作为投资者还享有从金融期权创设者和标的金融资产发行者那里获取与其交易相关并对其作出交易决策产生实质影响的必要的、真实的信息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Women have the right to a workplace free from sexual harassment under Canadian provincial and federal human rights legislation. Canadian labour laws incorporate the right to a grievance procedure including binding arbitration where arbitrators must interpret and apply human rights legisl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co‐worker sexual harassment cases in order to assess how well arbitrations protect the right of unionized women to a harassment free workplac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omen complainants were often subjected to aggressive gendered cross‐examination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gendered jurisprudence that largely ignored the impact of gendered power relations in the workplace. The conclusion is that women's experiences in arbitrations are likely a deterrent to filing formal complaints, effectively undermining rather than protecting their rights. Copyright © 2012 ASAC.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余耀军 《财贸研究》2004,15(1):107-111
长期以来 ,环境经济学家一直主张在环境政策中更多地发挥经济动力的作用 ,其中排污权的确立及其交易即为其中一种重要方法。排污权的理论来源于经济学家对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 ,认为环境问题是由于市场的负外部性而导致的 ,排污权是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药方被开出来的。虽然排污权的确立及其交易对环境保护而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较好地协调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谌瑜 《财贸研究》2003,14(6):105-109
船舶优先权是海商法特有的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和制度,但对于其法律性质国内外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有学者认为其属程序性权利,也有学者认为其属实体性权利;在持实体性权利观点的学者中,有人认为其属于物权范畴,又有人认为其属债权范畴。本文认为船舶优先权既有物权特征又有债权特征,其既不应划归物权也不应划归债权,而应属与物权和债权并立的第三种权利,即担保权。同时,与其他种类的担保权相比,它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本文建议,我国在制定民法典时应将船舶优先权的内容规定进去,并应与其他担保权一起而与物权、债权并列。  相似文献   

16.
非个人数据作为一种资源,其价值在于不断地流通。而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合同法+侵权法+技术措施为数据生产者架构了一个事实财产权的框架,在实现数据保护的同时加剧了数据锁定之风险,不能为数据流通提供行为预期。而数据赋权的意义在于,承认数据的事实财产权,并进一步将之塑造为实证法上的权利概念,从而为数据流通提供行为预期。数据生产者(包括单个数据生产者和数据集生产者)作为数据流通的发起者,在数据生产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因而需要赋之以权利,通过法律上的激励机制实现数据流通。排他权是权利结构的核心,数据资源的排他权并非没有先例可循,商业秘密即可借鉴。对于数据资源排他权的塑造,其维度有二:一是通过合同界定出价值量相对完整的客体,即单个数据抑或数据集(维度广、种类多、数据量大);二是通过行为规范,即从来源合法和使用不违法两个层面构建数据利用行为规范。只是客体特定化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如可追溯日志)甚至法院确权程序(如果有的话)来确定。其结果就是,该项权利消弭了对世性,即有限对世,丧失控制即丧失权利。这样的权利设计既迎合数据资源属性,亦符合财产法原理。  相似文献   

17.
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性自主权问题论及不多,在目前民法法典化的背景下研究性自主权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性自主权属于民事权利的范畴,其具体属性应当是具体人格权而非一般人格权。性自主权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性保持权与性决定权两个方面。性自主权应当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中得到规定。  相似文献   

18.
As new technologies (e.g. online, mobile and interactive TV) develop worldwide, numerous types of personalized advertising, in which companies use an individual's name and/or other types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have become more popular in many countries. Using many types of information about specific individuals, personalized advertising is designed to convey a customized message at the right time to the right person using diverse media. However, despite its universally increased use, few academic studies have explored the effectiveness of personalized advertising and consumers' response to it. This exploratory study focused on consumers' perceptions of personalized advertising delivered online (e‐mail) and offline (letter and telephone ca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sumers generally have negative perceptions of personalized advertising, regardless of how it is delivered, with the strongest negative reaction to telephone calls.  相似文献   

19.
海外投资保险代位权是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核心,"国际性"与"公法性"使其区别于一般保险代位权,同时也使其行使依据更为复杂,属人管辖、国民待遇、主权让渡等国际法理论在实践中成为其理论依据。我国目前缺乏清晰的海外投资保险代位权的立法模式,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立法,考虑到我国国情,宜采用美国的BITs模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必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必要的碳排放基本需求,既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同时保护环境,又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一,建立健全包括总量控制制度、配额分配与管理制度、市场交易管理制度和监督与评估制度在内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本框架;第二,确定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短期内以免费分配为主,远期采取拍卖分配方式,过渡期采取混合的分配方式;第三,实施碳排放权分级管理,由中央负责排放总量控制,同时增加地方政府在排放配额管理方面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