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已成为国内外经济学界研究的人们的热门话题之一,而实际汇率的测算是解决这一汇率问题的关键。本文在阐述实际汇率含义的基础上,构造并计算出我国从2000年~2008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通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分析实际汇率变化的原因,以及实际汇率变化背后存在的问题,指出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通货膨胀与实际汇率的关系作了简单的文献回顾与评述。现有文献大多认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短期不显著,长期有待检验。最后结合观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论产业转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及我国贸易结构的调整--兼论我国中性贸易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产业转移影响实际汇率变动的理论模型,并检验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实际汇率、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及我国贸易特化系数,认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所认为的贸易品劳动生产率降低带来的实际汇率上升在中国是存在的.针对我国加工贸易比重过大的现实,本文提出应当在及时调整我国贸易结构的基础上合理重估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4.
目前关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实证检验方法可能存在重要缺陷。由BS理论模型衍化而来的实证检验,侧重于部门相对生产率同内部实际汇率的关系,但忽略了贸易品价格下降情况下的影响,从而倾向于高估BS效应的存在性。工资机制是BS效应成立与否的关键环节,而通行的BS效应分步检验不能充分证明这一点。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个以工资为中间变量的分步检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5.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指出,一国在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实际汇率会出现升值。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出单边升值的趋势,且目前人们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了强烈的升值预期。因此,运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鉴于传统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分析仅限于供给层面,文章引入了差异性消费需求这一假设条件,在不改变原模型核心假设的基础上,从供需双方面进行了拓展分析,并得出了更加符合现实意义的结论。此外,文章利用中美两国1990~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模型显著增强了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7.
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固然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持续过快增长也给经济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本文拟从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关系的角度,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VAR模型的协整分析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就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外汇储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1970年~2004年的统计数据为例,通过协整检验,就美国对中国的非贸易部门人均产值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尽管我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但是非贸易部门中人均产值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这也表示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在我国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9.
实际汇率是在名义汇率的基础上剔除了各国物价变动因素后的汇率,实际汇率的变动反映名义汇率调整与价格变动对贸易商品价格竞争力的净影响,进而影响对外贸易。本文主要分析了1994年至今的人民币日圆的实际汇率走势,及对我国对日贸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化与中日贸易没有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占据了我国贸易顺差总值的半壁江山.但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汇率波动的影响,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纺织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文章从这个角度分析汇率水平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固定效应模型为主,根据我国1984-2004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实际汇率等数据,实证分析了实际汇率变动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将使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人民币贬值的短期效应明显,但从长期来看,实际汇率的贬值对我国FDI并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由于学术界关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定义存在不同理解,有必要重新回顾Samuelson和Balassa的两篇重要文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从部门生产率发展差距解释国际物价水平静态差距和实际汇率长期动态趋势原理,其核心观点认为,生产率是偏向贸易部门增长的,工资水平受贸易部门生产率增长的推动而上涨,导致非贸易品的成本上升从而价格上升。这种结果表现在国别静态比较上,越富的国家相对物价水平就越高;表现在一国动态发展上,高增长的国家实际汇率会升值。 相似文献
13.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处于长期升值趋势中,截至2011年3月31日,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19%,人民币汇率波动更具弹性,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在增加。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出口国,因此钢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就成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本文探析汇率水平对我国钢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16.
运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和协整理论,以1978-2005年为例,来测算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状况,实际表明:人民币在1978-2005年间存在汇率错位状况,具体表现为8个年份不同程度的汇率高估和16个年份的汇率低估。同时将实际汇率错位作为变量引入出口模型中,来寻找实际汇率错位和出口之间的关系(经济效应),其结果:实际汇率错位对出口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问题》2015,(5)
本文在巴萨效应理论的基础上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分解,发现一价定律偏离因素是2012年以前实际汇率波动的主导诱因;而在进入2012年以后,相对价格波动因素对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更为显著。随后,本文采用TVP-VAR模型探究二者与三次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间的时变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一价定律偏离与三者间的互动影响机制较为稳定;而相对价格波动对三次产业发展的抑制效应在样本末期明显增强。这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可贸易品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导致可贸易品与不可贸易品之间的价格差异持续扩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三次产业发展。因此,政府和货币当局应引起高度重视,调整对外贸易结构,降低可贸易品生产者成本,盘活可贸易品存量,缩减国内外相对价格差异,从而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合理保证。 相似文献
18.
实际汇率对我国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分析实际汇率的决定出发,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1980-1998年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化对我国出口和贸易余额的影响,说明实际汇率的变化对我国出口和贸易余额的影响,说明实际汇率的变动可以影响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影响出口,但贸易余额的调整对实际汇率的波动有滞后效应,这为政府制定促进出口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7,(21)
实际汇率作为沟通国内与国外价格的纽带,是影响一国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调剂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杠杆。本文运用计量建模方法以及协整分析和因果检验,实证研究了实际汇率波动对净出口贸易以及贸易结构的影响,并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均值回复(mean reversion)问题,有助于理解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性质,从而更科学地调控人民币汇率水平。为此,本文对1987-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行为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用月度数据还是用年度数据,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都具有均值回复性质,其半衰期(half-life)为1年半到2年。而发达国家间实际汇率的半衰期一般为3至5年。这说明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的均值回复速度更快,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我国更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