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规模的膨胀是否源于贸易开放?在学术界仍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本文基于中国1997-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工具变量和GMM估计研究了贸易开放、要素禀赋对政府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研究中贸易开放和要素禀赋对政府规模的影响被低估,政府在贸易开放中扮演"守夜人"角色,贸易开放对政府规模的膨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而要素禀赋对政府规模的扩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两者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此外,两者对政府规模的影响呈现显著区域差异。这一结论在考虑到不同的代理指标和样本特征影响后依然稳健。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就贸易开放、要素禀赋和政府规模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区域间贸易,不管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还是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贸易,都会受到政治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法律政策、历史文化因素、交通运输状况、产业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然而区域间贸易最为根本的因素乃是要素禀赋的不同,各个区域要素禀赋不同是区域间贸易的根本驱动力。本文在分析清楚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区域贸易的实际提出了基于要素禀赋理论视角的区域间贸易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相似性贸易、要素禀赋、战略性贸易政策等理论分析了我国与南亚各国发展贸易的潜力,并认为川藏、藏新铁路修通将是相互问贸易发展的重大契机,为此我国应尽快落实各项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4.
关霜  宋广娜 《中国市场》2009,(48):58-60
本文利用比较优势原理和要素禀赋理论,结合中日两国2008年和2009年双边贸易数据及各自历年的资本劳动数据,对中日两国的贸易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中日两国的贸易较好地吻合了比较优势原理和要素禀赋理论,中国的优势产品与日本的优势产品互不相同,两国贸易互补性极强。  相似文献   

5.
<正> 产业间贸易理论是指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等强调国家的优势差异原因的贸易理论,而产业内贸易理论是指垄断竞争贸易模型等强调规模经济等原因的所谓新理论。两者构成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完整体系,均可以解释一定的经济贸易现实,并可以指导各类国家的贸易实践和政策制定,但两者在理论特点和政策建议等许多方面又有较大不同。加强对两类贸易理论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国际贸易格局,把握国际贸易及其政策走势,指导中国对外经贸实践。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制度质量嵌入GHM不完全契约模型和H-K贸易理论,考察南方国家制度质量和要素禀赋对不同层次国际生产转移的差异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相对技术密集的FDI具有制度依赖性,相对劳动密集的国际外包具有成本敏感性。南方制度质量向上竞争和要素成本向下竞争均导致国际生产的规模扩张,但前者形成可持续的交易效率优势并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后者形成不可持续的低成本优势且导致低端技术锁定。该研究扩展了比较优势的制度内涵,为劳动力成本上升后"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种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增加值统计与要素收入分解方法对基于GVCs的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电子与光学产业为例,中美贸易并不存在"里昂惕夫悖论",技术和要素禀赋共同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 1995—2011年,中美相对出口增加值率一直低于"1"的平衡状态,中美相对要素实际收入的下降抵消了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在双边贸易利益分配中美方获益相对较大; 1998—2005年,伴随两国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的扩大,中美相对出口增加值率逐年下降,初始比较优势的强化使得美国的相对贸易利益增加; 2006—2009年,随着技术差距扩大幅度和要素禀赋差异的减小,中美相对出口增加值率逐年上升,两国贸易利益分配趋向平衡;中国在高技能劳动的利用上具备潜在比较优势,但相对于要素禀赋的优化,技术的滞后调整削弱了中国在贸易利益分配中的获利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进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进展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两个层次和核心是比较利益理论和要素禀赋学说。按照比较利益理论,各国应致力于生产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交换中换取其相对劣势的产品,以提高世界福利;按照要素禀赋学说,各国应出口那些使用本国非密集要素的产品。因此根据传统理论,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很大,两者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应该占据世界贸易的主导地位。 而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超过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制成品内部的贸易比重上升,初级产品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构建模型,采用2000—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并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对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加工贸易规模对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为负,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的相对稀缺程度不同,劳动力成本、资本深化、外商直接投资、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在贸易与FDI之间的抉择取决于贸易成本与建立子公司所增加的固定成本的比较,当世界总收入增加,两国市场规模、要素禀赋和生产成本相近,或者公司水平规模经济更为重要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将取代国内公司,FDI将取代国际贸易。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水平、公司水平规模经济对跨国公司贸易与FDI的影响与聚集假说结论相一致,实物资本相对禀赋、运输成本的影响与聚集假说结论相左,相同语言国家双边FDI规模更大,劳动力禀赋对跨国公司贸易与FDI的影响则不确定。文章首次提出了国际贸易的2×2×2×4模型。  相似文献   

11.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从产品层面延伸到了产品内不同工序层面,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可以解释这种新型产业内分工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借助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新疆加工贸易进行理论分析,并以1999--2007年新疆加工贸易出口额为样本,利用Egger(2005)的方法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进而得出要素禀赋和规模经济是加工贸易的重要决定因素,并提出充分利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发挥新疆的比较优势,努力扩大区内区外市场,实现规模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价值链,积极改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2.
郭豪 《现代商业》2014,(4):80-81
比较利益理论经历了从比较优势理论、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以及动态的要素禀赋理论的不断拓展演变,是经济体发展、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升级的基础。一个国家只有在不违背本国的比较优势情况下,即资源禀赋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积累资本,发展经济。比较利益理论很好的解释了日韩两国的经济增长奇迹。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后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应的经济表现的对比,也充分说明了比较利益理论的重要性。这些经验对于我国今后的政策取向、经济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比较优势与集聚分别是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核心,而新贸易理论舍弃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石:要素禀赋差异。很少文献研究比较优势与集聚在产业结构与贸易模式的同时决定,而相关文献可按基于专业化的分析、基于垂直关联与外部经济的分析、基于经济地理的分析三条脉络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4.
文章梳理旅游产业组织演化规律,分析旅游业中要素禀赋、产业集聚与本地市场效应的相互关系,基于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假设,利用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验证中国旅游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研究发现:中国旅游全行业和旅行社行业不存在明显的本地市场效应;旅游景区在不同模型中均存在本地市场效应;旅游饭店及其他行业只有在考虑要素禀赋的模型中显示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研究表明,在旅游市场化的背景下,中国部分旅游行业已受到规模报酬递增影响,出现旅游产业集群化趋势,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和本地市场效应的规模经济同时存在于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及其他行业,本地市场效益将逐渐代替要素禀赋成为中国旅游业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5.
传统经济学认为,地区间的资源要素空间分布差异是产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新经济地理学将区域差异的产生归结于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认为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将形成中心—外围空间经济结构。以多地区自由资本模型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表明,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在于要素禀赋质量以及新经济地理学所强调的市场规模因素,虽然要素禀赋数量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毕竟不起主要作用。由此,要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主要在于扩大落后地区的市场规模与提高要素禀赋质量。  相似文献   

16.
对要素禀赋理论HOV模型的实证检验多数基于国际贸易,结果表明国家间要素禀赋和技术的差异是影响贸易活动的主要因素。使用HOV模型和中国31个省级地区的投入产出表及贸易数据的检验表明,要素禀赋和技术差异也是中国各地区省际贸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经济学中,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有形和无形商品的跨国交易、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等问题。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新新贸易理论等等。这些贸易理论构成国际贸易教科书的基本内容,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将国际贸易与自给自足进行比较,以此辨别来自国际贸易的利益。这种理论告诉人们,与自给自足相比,国际贸易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这就是国际贸易利益。依据这种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18.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新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不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经济为基础,解释了新国际经济学中的贸易问题。分析欧盟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经验,得出中国应将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加强外向型企业的战略管理等启示。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21个省市自治区城乡结合的基尼系数与贸易发展、要素禀赋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贸易的发展与我国的基尼系数之间确实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贸易的发展会显著地扩大我国的基尼系数。就贸易与要素禀赋的结合来看,贸易后人力资本相对丰裕的地区其收入差距会显著扩大,而劳动力和资本相对丰裕的地区其收入差距会缩减。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科学。从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到现代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在不断的发展。本文将放松新古典模型中要素完全流动的假设,运用特定要素模型来分析国际贸易对要素所有者实际收入的影响,并对现实贸易政策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