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     
《全国商情》2012,(Z3):8-9
备受业界关注的新闻雅拒百亿美元收购4朋1日,全球化妆品巨头科蒂集团表示,该集团已经向雅芳提交了价值10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但是该要约被雅芳公司驳回。  相似文献   

2.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海外品牌纷纷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但在迟迟打不开市场销路的情况下,收购国产品牌成为了海外集团的选择。而本土品牌也渴望由此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更多的先进管理经验,已经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在这种两厢情愿下,众多国产自主品牌纷纷被海外同行收购。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这些本土品牌的近况如何。这又该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HEC集团收购外资公司案历时四年,经历了初次介入、二次尝试及最终收官阶段,成功实现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弯道超车”。其成功经验表明,企业收购过程中应明确收购目的、抓住收购时机、准确判断对方出售意图、打造专业性强的收购团队、合理制定后期整合方案,充分发挥收购的协同效应,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品牌收购已经成为国内外诸多企业提升自身品牌资产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品牌收购与被收购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企业     
正1联合利华扩张净水器市场继去年9月在华正式推出自己的净水宝之后,联合利华近日宣布正式持股沁园集团55%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希望通过借助外力来尽快实现净水器领域的扩张。目前沁园家用净水产品年销售额约12亿元,与美的、安吉尔在中国净水器市场上呈三足鼎立的局势。针对外资收购名族品牌一贯雪藏的方法,沁园集团总裁叶建荣称,联合利华此前推出的净水宝大部分都是沁园集团负责生产,原本两家公司便有合作。沁园集团10%的经销商和代理商将会共同代理联合利华净水宝和沁园净水器两个品牌,90%还是会单独经营沁园品牌。  相似文献   

6.
品牌收购已经成为国内外诸多企业提升自身品牌资产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品牌收购与被收购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日化行业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短暂的辉煌之后,自90年代外资品牌进入我国日化市场以来,中高端市场几乎被外资品牌垄断。本土品牌只能在低端市场发展、举步维艰。因此从市场供需两个方面对本土日化品牌复兴崛起的现象和可能性进行研究,探究行业自身发展瓶颈,寻求拯救民族日化企业之路。  相似文献   

8.
企业     
《全国商情》2012,(11):10-12
1百胜苏宁跨界联姻外资餐饮巨头正想方设法在中国市场扩张。除了收购,美国餐饮巨头百胜最近又偏好"跨界联盟"战略。继去年年底与中石化战略联盟之后,近日,百胜又牵手苏宁电器。根据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百胜中国将在苏宁全国的商业物业内开设旗下肯德基、必胜客、必胜宅急送、东方既白和小肥羊等品牌餐厅,并制定了未来五年开设150家的战略目标,双方共同打造"购物~餐饮生活圈"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9.
品牌是酒店集团的关键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国际酒店集团的进入在给我国本土的酒店企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后者提供了学习先进管理水平和品牌运营策略的机会。锦江集团的品牌推广是国内酒店服务业的成功典范,其品牌战略值得我国其他酒店集团借鉴。我国本土酒店集团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速酒店集团扩张,形成规模和品牌的良性互动;细分顾客市场,明确营销重点,增强顾客对酒店品牌的忠诚度;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酒店集团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完善,公司收购现象日益增多,其中包括恶意收购。根据恶意收购的定义和内涵,作者认为"非合作收购"的提法更恰当,同时强调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对上市公司进行恶意收购的动机、全面评价恶意收购的最终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美宜佳的野心不仅在于改变支付方式,而在于如何拥抱更广阔的互联网。6000多家门店,总体门店数量超过了上海农工商集团和7-11在内地门店的总和,美宜佳被称为"中国最大的便利店系统"。在市场拓展方面抢占先机的美宜佳,更是在很早便十分注重门店的信息化改造。  相似文献   

12.
控制权收购可分为一次性收购和循序收购两种模式。文章认为循序收购可被归结为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旨在发现和约束那些可能对中小股东构成利益侵夺的收购方。文章在对1998-2006年中国A股市场发生的民营企业作为收购方的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案例进行研究后,发现具有潜在利益侵夺倾向的收购方更有可能选择循序收购而非一次性收购。这一发现将对公司治理中控股股东与其他中小股东利益冲突的研究从事后阶段推向了事前阶段。  相似文献   

13.
所谓挑战者品牌,是相对于市场上的主流品牌而言的二线品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的民族品牌都没有逃脱被强大的外资品牌收购的命运。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市场环境下,处于弱势的挑战者品牌如果没有很好的突围之道是很难生存下来的。所以,对世界上成功的知名品牌案例进行研究和总结,从中吸取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林文 《新智慧》2005,(6):27-28
作为全球第一大化妆品公司,欧莱雅集团1996年才正式进军中国市场,虽然比很多竞争对手来得都要晚,但跑得却很快。8年多来,欧莱雅中国公司已经成功跻身于中国美容护理生产商的前两位:不仅先后引入了12个国际品牌,还成功收购了“小护士”和“羽西”两个本土品牌,旗下四大类产品(高档化妆品、专业美发产品、大众化妆品以及药房活性健康产品)分别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上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5.
汇源集团被可口可乐公司收购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当前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这一热点话题为切入口,采用SWOT战略分析法,对汇源集团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同时,综合内外条件形成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探讨汇源集团选择被可口可乐公司收购的决策并为汇源公司未来的经营发展战略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品牌是酒店集团的关键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国际酒店集团的进入在给我国本土的酒店企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后者提供了学习先进管理水平和品牌运营策略的机会。锦江集团的品牌推广是国内酒店服务业的成功典范,其品牌战略值得我国其他酒店集团借鉴。我国本土酒店集团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速酒店集团扩张,形成规模和品牌的良性互动;细分顾客市场,明确营销重点,增强顾客对酒店品牌的忠诚度;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酒店集团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将国际化的服装流行趋势引入国内,并帮助国内的设计师及服装企业寻找优势的品牌资源和销售渠道,提升本土品牌的竞争力,一直都是致力于服务整个服装行业的"PH Value时尚第一汇"所思考和关注的问题。登陆中国"我们观察中国市场很多年,现阶段正是登陆中国市场的时候。本次展会,我们将带来SS15系列,以及限量款  相似文献   

18.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登陆中国,国内本土制造业品牌是逐渐被兼并,还是收购其他企业壮大实力谋求更大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塑造品牌竞争力,提升制造创新能力、促进制造品牌规模优势发展,实现制造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制造业品牌和国际品牌,从而提升制造业能级.根据品牌竞争和制造...  相似文献   

19.
刘鹏  马明 《全国商情》2010,(6):22-24
长久以来,有"工业味精"之称的稀土价格一直走低,分析认为厂商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了这一后果.从目前的解决办法来看,国内成立了稀土行业协会,也有稀土统一收购的大集团.本文就将以上三种市场模式分别建立模型,进行定量比较与讨论,发现影响定价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厂商之间产品的相似程度,相似度小时,统一收购的方式可以定得高价;相似度大时,行业协会可以定得高价.研究还发现,当市场需求对价格的反应很强烈时,统一收购更有利于定得高价.但无论如何,竞相压价只会使稀土卖一个"土价钱".  相似文献   

20.
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兼并重组势在必行.杠杆收购作为资本市场并购的重要方式必然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领域.文章以美国杠杆收购与税务问题为主线,探讨了杠杆收购的内涵、杠杆收购的税收成本与收益、杠杆收购的非税成本与收益等问题,最后指出了对我国杠杆收购业务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