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趋向国际化,对各行各业财务的会计核算方法也在不断地改善中越来越健全,逐步向实现国际化靠拢,但有的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存货这一块.我国在2006年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对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有了新规定:企业在会计期末对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法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舍弃了公允价值.但新会计准则下的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将以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核算为基础,以分析存货跌价准备会计核算的不足之处并给予相应的对策为落脚点,来阐述我对完善企业存货跌价准备会计核算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规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坏帐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提取的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这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产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均应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共八项准备。  相似文献   

4.
一、从资产的定义的角度来看 1.新制度针对我国企业当前普遍存在的资产虚增现象,进一步扩大了谨慎性原则的实用范围。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在原来《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等四项准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这四项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5.
1998年开始执行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财政部文件规定,公司应计提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四项准备金)。财政部于1998年初颁布了新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并规定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充分体现了稳健性原则,不仅保留了原计提坏账准备,而且新增加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上市公司自2001年起将资产减值由四项扩展到八项,规范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志着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应用的深化。该项改革措施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同时进一步贯彻了“谨慎性”原则。但是,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是如何提取的?计提准备有什么必要性呢?提取各项准备对会计信息有什么影响呢?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作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当存货资产发生减值时,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且,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还要进行有关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当对内部销售亏损和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行抵销后,合并会计报表中反映的该存货的价值,就是根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定的价值。显然,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对内部存货交易中的未实现内部销售亏损和相关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行抵销,正是完全遵循了谨慎会计原则。  相似文献   

7.
一、从资产的定义的角度分析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1.新制度针对我国企业当前普遍存在的资产虚增现象,进一步扩大了谨慎性原则的实用范围。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在原来《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等四项准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这四项减值准备。而且,在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企业自主选择的余地更大,如对于坏账准备,  相似文献   

8.
李勇 《经济师》2003,(7):258-258,280
持有材料的目的不同 ,材料期末计量的处理也不同。文章探讨了不同情形下材料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转回方法 ,以及对已售存货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其分别是: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恰当地运用谨慎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一、新旧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分析1资产减值范围与现行制度不同。(1)现行制度的相关规定。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收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委托收款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1.
一、资产减值核算的国际比较 (一)我国目前对资产减值核算的有关规定 1998年开始执行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财政部文件规定,公司应计提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四项准备金)。  相似文献   

12.
常叶青 《经济论坛》2004,(12):77-78
财政部颁布施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自营证券应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市价低于成本的部分,应当计提自营证券的跌价准备,其计提方法比照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底,财政部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紧接着中国证监会又公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做好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类股份公司根据《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我国对境外上市公司、H股、B股公司的提取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以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要求,计提相关资产的损失准备,同时要将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扩大到其它应收款。这一改革,使会计的“谨慎性”、“配比性”、“权责发生制”等原则得到进一步体现。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方法,财政部2001年制定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其中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做出了新的规定,除新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之外,对坏账准备的管理又有了一些新的规定。这对于进一步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  相似文献   

15.
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当存货资产发生减值时,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且,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还要进行有关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当对内部销售亏损和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行抵销后,合并会计报表中反映的该存货的价值,就是根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定的价值。显然,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对内部存货交易中的未实现内部销售亏损和相关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行抵销,正是完全遵循了谨慎会计原则。本文主要讨论在内部销售价格(以下用R表示)小于内部销售成本(以下用C表示),产生内部销售亏损(以下用K表示,K=C—R)的条件下内部存货交易的两种抵销方法。  相似文献   

16.
税收筹划可以合理有效地促进企业合理安排其经营理财活动,尽可能减轻其税收负担.如企业可以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要求,来计提企业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以及坏账准备,企业存货跌价准备,以及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等,不得刻意多计提或者计提不足.对于有些企业,由于经营情况的变化(原材料上涨、投资的股票升值、下属子公司业绩提升)引起的相应减值准备的冲回,还要按有关会计准则来进行处理,并及时将冲回的减值准备计入到企业的当年利润中.本文主要对会计政策选择中的税收筹划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师晓玲 《大陆桥视野》2011,(14):88-88,90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如果纳入合并范围的个别企业会计报表中对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就涉及了存货跌价准备如何抵消问题。笔者从10个案例探究合并抵?肖会计规律,研究存货具体会计抵消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瑞芳 《经济师》2006,(7):187-188
存货跌价准备及所得税费用的合并抵销处理,是企业集团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不能绕过的一个问题,但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会计权威教科书均未对此项内容做出规范。文章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企业集团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有关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方式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资产减值准则在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记录、披露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但实施中仍然存在利润操纵隐患,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本文重点分析上市公司利用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等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几种方法,找出产生利润操纵的原因.最后提出防范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一、资产的八项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其分别是: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对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等长期投资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晶、库存商品等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对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的委托贷款减值准备。除了货币资金、应收票据、预付账款、长期待摊费用等外的资产均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