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纳税调整项目按会计处理原则不同,可以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两种,两差异在纳税调整与会计处理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之处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均需要进行调整,不同之处是永久性差异只需在所得税申报表中作相应调整,会计上不专门核算;而暂时性差异除了在所得税申报表中进行调整外,会计上还要进行专门核算.本文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供会计考生及会计人员更好地把握两种差异在纳税调整与会计核算中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2.
一、所得税会计原理简述所得税会计是用来处理纳税收益与会计收益间的差异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影响的一种会计程序,以全面地反映纳税收益与会计收益间差异的来龙去脉,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纳税收益与会计收益间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包括时间性差异和其他暂时性差异。所得税会计对永久性差异一般不在法务上专门处理,而主要对暂时差异作出处理。对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方法,从国际上看有应付仅江法、递延法和债务法。我国国内所得税会计准则征求它见月中,提倡的是损益表布务法.下面我们就以根益表债务…  相似文献   

3.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对纳税的影响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直接加减永久性差异额乘适用所得税率确认;而暂时性差异对纳税的影响是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在“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反映。  相似文献   

4.
递延法和负债法是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两个内容。纳税影响会计法,通常也被称为所得税的跨期摊配,是将税前会计所得与纳税所得之间的暂时性差异影响的纳税金额加以确认,并递延摊配到以后相关期间的会计处理方法。因此,研究和比较递延法和负债法,有助于我们正确制定所得税会计政策,正确提供、理解和使用与此有关的会计信息。   一、递延法和负债法的相同点   (一 )递延法和负债法均确认税前会计所得和纳税所得之间的暂时性差异 (以下简称暂时性差异 )的纳税影响,并将其依次转销。   (二 )递延法和负债法确认和转回暂时性差异的纳税…  相似文献   

5.
关于所得税会计的几个特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类。在税率变动时,纳税影响会计法可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其中债务法又可分为损益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损益表债务法是对时间性差异进行跨期核算的会计方法。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于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差,因而损益表债务法是从损益表出发,据以核算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并根据税率的变更做出调整,使之符合资产与负债的定义。资产负债表法是对暂时性差异进行跨期核算的会计方法。由于暂时性差异产生于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差,因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的,据以核算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更加符合负债和资产的定义。  相似文献   

6.
损益表债务法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在所得税率更时,需要调整递延税款账面余额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资产负债表法是指按预计转回年度的所得税率计算其纳税影响数,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方法,损益表债务法将时间性差额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看作对本期所得税费用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额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确定了两种差异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一是对暂时性差异进行纳税调整。即对企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进行纳税调整,并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8.
以金融资产抵债进行债务重组,债务人财税处理的重点和难点有两方面,一是会计上与税务上对金融资产计量方法不一致,导致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在重组时应予转回,并相应地进行纳税调整和注销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另一方面是如果按规定采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税收上要将债务重组所得分五年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而会计则要求将重组利得计入当年损益,这样也将产生暂时性差异并因此确认和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文以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为依据,讨论研究以金融资产抵债进行债务重组的会计和所得税处理。  相似文献   

9.
试析所得税跨期摊配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四川会计》1999,(9):28-31
众所周知,会计与税收各有其不同的行为规范。正因为如此,往往导致企业特定时期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存在差异。一是永久性差异;二是暂时性差异(不等同时间性差异,后文有详细说明)。由于永久性差异最终不能转回,因此不存在所得税跨期分配的问题,所得税会计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处理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允许选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选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建议采用递延法,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选择债务法。在《企业会计准则第×号——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中则提倡采用债务法(损…  相似文献   

10.
蒋苏娅 《财会月刊》2007,(11):29-30
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对政府补助的处理存在差异,由此产生了会计计量与计税基础的暂时性差异,并导致一系列的纳税调整和递延所得税的核算。笔者现以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为依据,结合税法的相关规定,讨论新会计准则下的政府补助与递延所得税。  相似文献   

11.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处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立 《财会通讯》2008,(3):74-75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业务。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我国所得税会计,既是我国所得税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一次突破,同时也与国际所得税会计趋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出发,根据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所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对政府补助的处理存在差异,由此产生了会计计量与计税基础的暂时性差异,并导致一系列的纳税调整和递延所得税的核算。笔者现以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为依据,结合税法的相关规定,讨论新会计准则下的政府补助与递延所得税。  相似文献   

13.
曹云桂 《电子财会》2009,(10):47-49
新税法规定企业有些已计入损益的特殊费用,可以将其超支金额或支付金额结转以后年度扣除。这就使会计上与税收上产生暂时性差异,并导致税收上一系列纳税调整和会计上的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转回.这在所得税会计上称为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暂时性差异的处理。本文以新税法和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为依据,结合具体实践,分析研究按税法规定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的费用的所得处理和相应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4.
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引起变化的损益项目,有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之分,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又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之别,因此对所得税费用和净利润的影响额也存在差异。本文分别分析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引起的损益项目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所得税会计一直以来都是对纳税中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进行处理的会计模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计税差异又延伸到更为广义的暂时性差异,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所得税会计的理论框架和结构。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经营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刘慧翮 《会计之友》2006,(22):21-22
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引起变化的损益项目,有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之分,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又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之别,因此对所得税费用和净利润的影响额也存在差异.本文分别分析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引起的损益项目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温玉彪 《会计之友》2009,(14):103-104
本文主要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发生变更的会计处理进行探析,并归纳总结了由于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变更而发生或转回的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类型,以及进行纳税调整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在合并报表层次确认递延所得税合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合并报表层次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规定进行了梳理,并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主体、会计上资产负债的定义以及暂时性差异的实质性特征等方面,论述了在合并报表层次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规定和实务处理是有待商榷的。  相似文献   

19.
王帅 《财会通讯》2007,(4):35-36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明确规定必须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纳税影响会计法有两种具体的核算形式:递延法和债务法。这两种方法对永久性差异以及在所得税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的暂时性差异的处理方法相同,而当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动时,两种方法对暂时性差异的处理存在较大差异。递延法下,在暂时性差异转回之前的各年,均按当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确认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并计入“递延税款”,而当暂时性差异开始转回时,则要按照转回前各年采用的税率顺次结转原来确认的递延税款。可见,在递延法下,暂时性差异转回之年是会计处理的重点;而采用债务法,关注的重点则应在税率发生变动的年份,税率变更当年除要对当期产生或转回的暂时性差异按变更后的税率计算确认递延税款之外,还要将现行税率减原税率之差与截至变动前累计暂时性差异的乘积对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并直接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可见,递延法下,若将所得税税率看作单价,暂时性差异看作数量,则其处理思路类似于发出存货计价中的“先进先出法”;而债务法的处理思路类似于“市价法”。  相似文献   

20.
浅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与税法差异及所得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过程中,如何正确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纳税调整及所得税会计处理,是每个企业必须注意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与税法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如何对这些差异进行相关的纳税调整和所得税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