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智慧城市的实质就是全面信息化的城市,信息化渗透到城市建设、管理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主要是针对中国快速城镇化实践中所出现的重大问题而提出来的,新型城镇化是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道路,要实现新型城镇化必须要走智慧发展的道路,建设智慧城市。欧盟这几年很重视智慧城市的发展,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可以供中国在建设新型城镇化中借鉴。在智慧城市的整体建设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应进行科学的战略规划和引导,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全面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进而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发展对当前社会经济改革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然则传统城镇化却是不可持续的,势必就要求探索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径。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频频凸显出潜在诸多生态问题。因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明确提出城镇生态化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转型、城镇环境生态综合化治理、生态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生态路径,以期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序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城市经济学将城镇化的本质概括为“文化的归集”、“城乡一体化”、“空间聚集”、“城市文明的形成”、“人类的家园”、“人工环境”等.与此不尽相同,可以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归纳为“人的全面发展论”、“可持续发展论”、“农民市民化论”、“城乡一体化论”和“转型论”五种观点.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路径的选择主要有:一是坚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三是有效增加城镇供给,并逐步消除不同级别城镇之间公共产品供给的差异;四是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房地产业也必须要加强转型发展的力度;坚持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发展的城镇化,使城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坚持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步伐。文能也步区环化  相似文献   

5.
智慧城市作为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技术创新环境下城市发展的更高级形态,那么智慧城市是否能够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本文基于2006—2020年中国27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多期DID模型实证分析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绿色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绿色城镇化水平;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绿色城镇化水平影响存在异质性,在东部地区、大规模城市和较高创新能力的试点城市中,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绿色城镇化水平提升作用较为明显,但在其他试点城市中这种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是通过提升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绿色城镇化水平。本文为推进智慧城市的国家战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的绿色城镇化道路以实现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过程研究是当代研究复杂系统的一种新的角度与方法。低碳生态城市作为一种复杂巨系统,它的生成也是一个复杂过程。可从过程研究或过程哲学本体论角度分析低碳生态城市生成的"善治"过程的逻辑;从过程哲学认识论角度分析钱学森大成智慧思想对探索低碳生态城市生成规律的指导作用;从过程哲学发展观角度分析低碳生态城市生成的创新和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低碳生态城市的生成必须立足于各城市的现状,运用钱学森大成智慧思想探索低碳生态城市复杂巨系统的本质,树立追求幸福的整体目标下的自然生态化、经济低碳化、社会和谐化目标,依靠各个城市生成的参与主体群策群力,开创"善治"方式的创新生成的新阶段和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有着诸多优势.基于此,笔者将围绕新型智慧城市这一核心内容,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以及评价工作等多个角度对我国当前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展开探究,明确新型智慧城市在以人为本、创新驱动、突出特色、绿色低碳等方面的发展形势,并积极探索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策略.希望以...  相似文献   

8.
日前,低碳城市生态模拟国际研讨会暨生态模拟协会(ISEM)亚太分会2013年度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ISEM亚太分会首次面向生态环境模拟及应用领域举办的区域级别国际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如松、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世义等多位生态与环境领域国际著名学者、专家作特邀报告。会上,中国低碳高端智慧园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向社会发布了  相似文献   

9.
2010年8月,大邱庄镇被批准为天津市第四批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的试点,2011年9月,被国家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第一批七个试点示范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之一.本着“绿色低碳、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大邱庄在示范镇建设上,大力倡导可再生能源和生态技术的利用,制定“绿色环保城、水岸生态城和宜居智慧城”三大规划目标和13项绿色低碳实施策略,新建建筑100%获得国家绿色建筑标识,将大邱庄打造成绿色低碳、舒适健康、功能完善、城优业盛的水岸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崭新城镇.  相似文献   

10.
河南的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河南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质上是城市经济实力、城市辐射力与带动力的差距,加快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于加速社会转型,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中原崛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应注重:"三化"协调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低碳经济发展、城镇体系合理布局等。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新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越来越多的事实已经并且仍将证明,无论是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角度讲,还是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讲,未来20年,中国都必须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既要追求城镇数量的增加、已有城镇规模的扩大,同时更要追求城镇质量的提高;既要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更要打好生态城市这张牌;并以统筹城乡规划为切入点,有计划分步骤地加快“丰”字型的城市经济带的建设;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根本性超越,精准扶贫是对传统扶贫的根本性超越,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新型城镇化具有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主要模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四化同步发展”为理念支撑、以“绿色发展”为价值追求等特征,应以新型城镇化推进精准扶贫。具体来说,就是要积极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有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要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农民在精准扶贫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四化同步发展”的动力作用,全力提升精准扶贫绩效;要坚持“绿色发展”的价值追求,积极推进绿色扶贫。  相似文献   

13.
从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与模式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生态城镇化的理念,并诠释了生态城镇化的具体内涵与特点,阐述了其包含的田园城市、精明增长、公交导向开发、低冲击开发、被动式设计、分布式微循环、生态修复、分类回收与处理等规划理念,从完善的生态功能、优良的环境质量、洁净的能源消费、优化的城镇布局等四方面构建了生态城镇化的目标体系,最后在分析当前我国生态城镇化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生态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生态城镇化政策保障体系、夯实生态基础设施、优化生态城镇化的考核指标与机制等四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文研究在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打破目前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困局,从而进一步加快中国城镇化的速度,提高中国城镇化的水平和提升中国城镇化的质量。这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果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新常态下中国城镇化面临着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农民的迁移成本过高、城镇的承载压力过大等方面的问题。论文建议在新常态下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以实现我国建立生态文明型和智慧型城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迈入“双碳”目标下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攻坚阶段,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发展“赋能聚力”和“加档提速”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文章基于2003—2020年22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选用多期DID模型和PSM-DID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能显著降低区域碳排放水平,产业转型升级是智慧城市建设抑制区域碳排放的有效路径,其中数字化发展和绿色创新能力较好、具备经济集聚优势、严格环境规制的城市碳减排效应更为显著。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双向赋能可以开创循环经济新格局,对区域经济减污降碳和绿色转型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的核心结论有助于激活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智慧城市建设对区域碳减排效应的“创新红利”和“结构红利”,也为实现“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的政策愿景提供了路径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逐渐增加,生态环境压力及土地利用压力逐渐涌现,如何使城市绿色空间用地有效利用并发挥其重要生态效益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城市存量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在综合分析梳理城市绿色空间理论基础上,从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和公共健康两大关键问题出发,通过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分析,系统梳理了城市绿色空间的应用研究情况。现有理论和技术方法不足表现为未能充分实现多学科融合,与数字技术景观等前沿涉及较少。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应从空间规划、数字技术及定量研究深入展开,完善绿色空间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而生态文明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系统,党的十八大独立成篇,并首次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是统一而不是对立的,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现实,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坚持生态文明理念不是守着青山绿水放弃金山银山,而是选择更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更科学的制度安排,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尚方 《企业家天地》2013,(12):16-17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新型城镇化的第一个特征,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即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第二个特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即产业在空间上的转移;第三个特征,城镇化是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农民从乡村进入城市,要接受城市文明,接受城市生活的方式,所以城镇化是城市文明的传播和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特色城镇产业体系是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核心的城镇产业体系,具有产业特色、区域特色、服务特色以及绿色特色等,福建马尾船政文化城要构建以船政文化为核心的新型特色城镇,就要从精神产业体系、旅游产业体系、特征产业体系、附属产业体系和虚拟产业体系等五个方面,关注城镇居民受益、农业现代化和与周边旅游景点相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低碳小城镇建设作为低碳经济理念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结合,对于我国小城镇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盘锦市作为辽宁省西南部重要城市,城市规模相对较小、小城镇建设较为迅速,同时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其低碳转型意义更为明显具有典型的研究价值。本文以盘锦市低碳小城镇建设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低碳小城镇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就如何推动其低碳小城镇建设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