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企业改制、资产合并重组等业务的增多及国家授权经营企业集团形式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实务中遇到许多实际问题。财政部在2006年1月15日下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新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的抵销处理做出了不同以往的规定,使得在编制时合并报表比以往有更大难度。本文通过一些企业合并案例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一些实务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涉及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情况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所得税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分别申报所得税条件下,集团内部交易各种情形对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合并财务报表是“实质重于形式”这一会计指南在财务报表准则中的具体运用。它主要是为股权公司的股东和管理上的需要而将整个集团公司视为单一的经济实体,汇编反映集团公司内有关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表。本文拟在现有三种合并理论比较的基础之上,提出适合我国的合并财务报表理论。  相似文献   

4.
闫佐 《四川会计》1995,(5):10-11
试论合并会计主体与合并会计目标上海财经大学闫佐有关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和实务问题中,对合并会计主体的界定在国际上仍然存在不同的认识。我国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日益深入,有关合并财务报表的具体准则也即将出台,现对合并会计主体与合并会计目标的界定谈点看法。一、合...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合并报表准则)在合并财务报表构成及提供、合并范围、合并程序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执行将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其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损益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相似文献   

7.
庞建昭 《活力》2007,(7):59-59
2006年2月,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合并财务报表》对合并会计报表进行了规范,对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合并程序、合并内容、披露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下面根据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规定,浅析有关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在涉及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情况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所得税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分别申报所得税条件下,集团内部交易各种情形对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完善不仅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探索,而且更需要到实践中去总结和归纳。这不仅仅是克服合并财务报表局限性的问题,而是解决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合并企业、跨国公司等应向外界如何披露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尤其在企业购并、兼并、跨国公司日趋昌盛之际,不应局限于公司会计报表这一传统形式。  相似文献   

10.
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完善不仅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探索,而且更需要到实践中去总结和归纳。这不仅仅是克服合并财务报表局限性的问题,而是解决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合并企业、跨国公司等应向外界如何披露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尤其在企业购并、兼并、跨国公司日趋昌盛之际,不应局限于公司会计报表这一传统形式。  相似文献   

11.
康程鹏 《财会月刊》2012,(12):10-11
【摘要】财政部会计司编写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时,对反向购买时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没有对后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问题进行说明,本文就反向购买形成后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合并财务报表盈余管理是财务会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比较新旧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盈余管理手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新会计准则在限制合并财务报表盈余管理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合并报表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及有关合并财务报表相关规定(以下简称原制度)相比,在合并财务报表的构成、合并范围、合并程序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合并报表准则的执行将对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认为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及其相关会计准则与1994年制定的合并报表暂行规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要求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调整.在合并财务报告准则中要求母公司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这些新规范对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解释)》征求意见稿中并未给出将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的具体方法,本文拟就此问题加以探讨,为合并财务报告准则的具体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袁晓燕 《财会月刊》2014,(12):27-29
企业在合并日、合并日后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由于资产评估、合并抵销处理等原因,可能导致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存在暂时性差异,因此需要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全面反映合并财务报表中合并所得税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6.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需要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对于两者存在的暂时性差异,如果符合确认条件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也需要从合并的角度考虑暂时性差异以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在某些情况下对于个别财务报表中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需要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7.
陈亦璇  邓燕 《企业导报》2011,(13):134-135
合并财务报表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合并范围,确定哪些企业应纳入合并范围,而哪些企业应排除在合并范围之外。正确界定合并范围是编制合并报表的重要前提条件,合并范围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企业在合并日、合并日后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由于资产评估、合并抵销处理等原因,可能导致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存在暂时性差异,因此需要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全面反映合并财务报表中合并所得税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有关合并财务报表的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本文试从正确认识合并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入手,指出合并财务报表对于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还是具有决策价值的,并说明了合并财务报表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日本合并会计发展现状 (一)日本合并报表会计实务存在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前,日本企业之间相互大额持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合并报表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作用。随着日本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其要求企业会计制度相应进行调整。为抑制大公司隐藏子公司业绩的行为,日本政府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须从2000年度开始编制集团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同时要求这些财务报表必须经独立的公认会计师审计后方可公布。日本的合并会计已向英美国家的靠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