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以信息化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期间,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明确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完善组织保障和政策体系,构成城镇健康发展新机制,同时要重视人才培养,把握城镇化建设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信息化分别与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短期内信息化对城镇化产生负向影响,从长期看信息化的发展对城镇化水平的带动作用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城乡规划建设特别是城市改造和乡镇市场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由于盲目扩张,忽视乡村和城市的独特文化.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必须规范和保护农民的建房问题和农村生态环境.城乡规划建设对于促进城乡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文以郴州市新型城镇建设为例,阐述新型城镇背...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是"推动经济起飞的动力",新型城镇化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城镇化。理清二者的关系,对利用高速铁路建设来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事实上说明高速铁路建设能满足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部分要求,其后从理论上阐述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旨在为利用高速铁路建设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现实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实施政府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建立电子政府。这是一个逐步前进的动态过程 ,从理论上说 ,就是工业时代的政府 (传统政府 )向信息时代的政府 (现代政府 )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大战略。但从现状看,作为城镇化基础性工程,城镇建设同城镇化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其中财税体制问题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阻碍。20多年来,城市维护建设税作为城市维护建设的唯一税种,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已不适应城镇化投融资需要。推进新型城镇化,要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建立与城镇化建设事权相对应的财税制度,其中关键是要改革城镇建设税制。  相似文献   

7.
在长株潭城市群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发展新型城镇化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促进中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但在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的现代病,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现代化还存在着不匹配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兴农业模式的都市农业,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发展都市农业是推进长株潭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分析了当前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资金是重点问题,本文主要就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金融困境进行简单的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宁波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成绩斐然,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城镇患上“土地饥渴症”,以地换钱与农业发展存在矛盾;忽略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较落后;城镇制适业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放低道德准则,不注重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对土地相关收入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增强透明度;促进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强对农田的保护,要通过土地的集约化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大力推进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引导长效机制;在社会管理体制上力求“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问题是“四化同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面临的综合性课题。本文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互动机理,构建了“两化”联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中国数据对“两化”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测评,结果显示,我国“两化”协同度正处于稳步提升的态势,但城镇化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力并没有充分发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阻滞作用,需通过大力提升城镇化内涵质量促进“两化”协同发展。最后,本文点出了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镇品牌发展模式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目前快速城镇化进程的背景下,寻求城镇品牌发展的模式,增强城镇核心竞争力,是保证我国城镇化进程健康推进的关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是品牌化。实施品牌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是形势所迫、趋势所需。笔者分析了城镇品牌内涵及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征,探讨了城镇品牌战略与新型城镇化的辩证关系,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可选择的城镇品牌发展模式主要有地理型品牌发展模式、历史文化型品牌发展模式、城镇产业型发展模式及城镇功能型发展模式等四种,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实施城镇品牌战略要坚持“市场调查一综合评价一提炼设计一规划建设一管理监控一全程营销”路径,建议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打造城镇品牌时应当多元整合、重点突破、合力推进。  相似文献   

12.
以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而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也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经典城市理论为基础,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指出我国城镇化道路的发展建立在城乡分离的现实基础上,要消灭城乡差异和矛盾对立、实现城乡一体化,就必须通过新型城镇化这一重要途径来推动实现;城镇化拉动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重要基础是公共服务均等化、重要手段和支撑是信息化。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信息化发展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完善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可以使涉农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推广和利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管理体制,落实好相关政策,优化信息化建设环境,通过制定和落实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支持政策,加强农村信息制度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阐述全域旅游和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欠发达山区浙江省开化县推动全域旅游和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以期对其他地区发展全域旅游和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根本性超越,精准扶贫是对传统扶贫的根本性超越,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新型城镇化具有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主要模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四化同步发展”为理念支撑、以“绿色发展”为价值追求等特征,应以新型城镇化推进精准扶贫。具体来说,就是要积极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有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要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农民在精准扶贫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四化同步发展”的动力作用,全力提升精准扶贫绩效;要坚持“绿色发展”的价值追求,积极推进绿色扶贫。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是新四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而且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城镇化建设的效率驱动与创新路径对于我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型城镇化的最大问题在于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化为城市居民作为重点,全部放开县城以下中小城市户籍限制。积极创造条件放开中等以上城市户籍限制,同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安居、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投资》2012,(32):47-49
为表彰近年来有关单位和个人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工作中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更好地激励社会各界投身国家创新能力和信息化建设,2012年11月16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深圳隆重召开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和国家信息化建设授牌表彰大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尚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施尔畏、深圳市市长许勤、中国信息协会会长卢时彻,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孟祥岳、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省市发展改革委和经信委(经贸委)、企事业单位代表和新闻媒体记者等800余人参加了授牌表彰大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使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共同突出矛盾或障碍。对此建议:加快政策研究与制定;突出特色,政策、资金双扶持,差异化发展;强化哈长城市群和长吉一体化建设;加快跨地区、跨流域的城镇交通网络建设;全力支持和帮助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申报与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协调为重要理念,所谓协调即与信息化、农业化和工业化相辅相成;同时让人口、环境、资源以及经济相协调;市民化和人口积聚、公共服务相互协调。本篇文章以旅游带动城镇化为切入点,探讨旅游业的发展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的内涵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社会、价值观念的动态变化过程,本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和文明程度的变迁。与传统城镇化相比,当前更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即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