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心慧 《致富时代》2011,(9):239-24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供了新理念。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念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关键是在通俗化、形象化、现代化上下功夫,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增强高度的文化自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出了新要求,也对思政教育革新的重点之一思政话语转换具有指导意义。从思政话语转换需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政话语转换需要加快文化化进程、思政话语转换需要加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及思政话语需要从价值的视角来实现等4个角度来探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思政话语转换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志龙 《商》2014,(30):71-71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阶段提出的新思想,值得我们每一个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在开展“中国梦”教育时,我们需要坚持以下原则:理论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相结合、主体性与发展性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利用好课堂教学主平台、校内各种媒介,推进“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培育选树践行“中国梦”的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4.
深入分析马克恩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结构,切实把握思想政治理论的解读方法,是当前高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继而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所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结构,既需要关注学界现有研究成果,学会合理借鉴理论界已有模式,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支撑,也需要满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行概括和描述的需要。依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构,构建通俗易懂讲清理论“是什么”、深入浅出分析理论“为什么”、学会运用理论“怎么办”的理论解读方法.才能还原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的本意,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走出困境提供某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芳 《商》2012,(16):141+140
如何进一步的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不断顺应时代发展和夯实全国人民共同理想的需要,对于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物质力量具有重要意义,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增强内容的感召力、吸引力、说服力,创新载体,培养人才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李晓晴 《商》2014,(47):58-58
“中国梦”的提出高度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它也是当代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共同理想的体现,具有深刻的意义。“中国梦”是理想与现实、共性与个性、世情与国情、求同与存异、国富和民福的高度统一,它深化了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可纵向从过去、现在、未来,横向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构建由强盛中国梦、法治中国梦、文明中国梦、和谐中国梦、美丽中国梦与幸福中国梦组成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刘佳 《品牌》2014,(11)
“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践行大学生理论体系提高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要准确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8.
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学术讲政治”是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用学术讲政治”工作一定要遵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以及学生的成长规律。按照“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有效评价→制度保障”的实施路径,不断展开逐项工作,引导大学生从“可信”“确信”到“坚信”完成信仰教育的生成过程,着力构建思政课教育的保障机制,最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切实实现“用学术讲政治工作”,为巩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两课”研究型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两课”教学模式必须由传统的知识灌输型向现代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转变,这既是顺应大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需要又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孙耀庆 《中国市场》2012,(9):99-100
响应当今时代要求和国家政策规定,随着社会转型、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倾向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关联性之上,通过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的剖析,阐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大学生,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精华”。当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旋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国的长期发展战略,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模式也理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由“斗争哲学”、革命理论的前视域向真正实现研究主题的根本性转换。因此,我们对于如何发掘和阐释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理应成为这种转换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3.
《商》2016,(13)
现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重点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学习去发现问题,然后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4.
闫肃 《现代商业》2013,(17):125-125
本文试图通过用马克思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理论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性选择、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唯物辩证地认识和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坚定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而共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5.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引领社会发展方向和凝聚民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此,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在构建过程中必须坚持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理论基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平台建设,净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  相似文献   

16.
谭毅 《商》2013,(21):361-361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中国梦实现的思想保障,也是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政治教育和思想研究前沿的高校,是为社会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落实加强,这对于新世纪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长远现实的重要意义。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在于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面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恩在创立自己理论的同时,始终注意向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宣传和灌输自己的理论,包括明确提出了“灌输论”的观点,亲自为无产阶级政党起草文件并注重宣传灌输方式的多样性等。列宁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列宁主义的实践中,也注重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包括进一步丰富发展了“灌输论”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并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斯大林在继承列宁事业、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也十分重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习近平G20峰会讲话为语料,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和架构理论,分析习近平政治话语中的深层架构,发现习近平的演讲蕴含丰富的架构隐喻,且在演讲过程中,习近平能使用特定架构来强调其执政理念,并能针对国际形势变化适时转换外交话语策略,从而增强其演讲的接受度和影响力。本文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话语背后蕴含的深层内涵,同时为外宣话语研究拓展新的视野,有助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论断高瞻远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的发展路径谋篇布局,也科学精准对中国过往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脉络作出明确论断,其在历史逻辑层面开辟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在价值逻辑层面构建了以“人民”和“人类”为取向的文明观,在实践逻辑层面推动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彰显真理力量,由此构成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逻辑理路,也表明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将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们是用西方文论话语言说中国文学问题,而没有自己独特的话语系统。“西化恐惧症”和“西化崇拜症”的认识都是错误的,我国文学理论创新的话语策略应是:第一,调整中西文论话语的错位现象;第二,实现传统文论话语的现代转换;第三,创造新的文论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