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黄颡鱼的商品鱼饲养即称为成鱼饲养,是指采用2厘米以上的鱼种饲养成商品鱼的生产过程。本讲起将陆续介绍黄颡鱼的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等技术。 (一)池塘主养黄颡鱼 池塘主养是近二年才兴起的新型养殖方  相似文献   

2.
<正>"14121",系指黄颡鱼与中华鳖池塘混养,实现1亩水面,年均亩产黄颡鱼400千克,中华鳖100千克,产值2万元,养殖纯利1万元的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模式。黄颡鱼与中华鳖混养"14121"模式,来源于黄颡鱼及甲鱼池塘主养和鱼鳖混养的生产实践。我们在主养中华鳖的池塘干塘起捕时发现池中套养的黄颡鱼生长速度快、成活  相似文献   

3.
<正>黄颡鱼与中华鳖混养模式是用经济价值高的黄颡鱼代替传统"四大家鱼"与鳖混养,1亩养殖水面产400公斤黄颡鱼,100公斤甲鱼,2万元的产值,1万元的利润,是一种高产新型养殖模式。该模式是崇湖渔场广大渔民  相似文献   

4.
<正>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由于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野生资源和养殖产量有限,黄颡鱼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适度发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笔者现就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黄颡鱼对于池塘条件的  相似文献   

5.
<正>"18221"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就是用经济价值高的黄颡鱼代替传统"四大家鱼"与鳖混养,在1亩养殖水面中生产黄颡鱼800斤、鳖200斤,产值2万元,利润1万元,是一种典型的高产、高效养殖模式。黄颡鱼与中华鳖混养"18221"模式因其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而连续五年被列为湖北省农业系统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天然水域中的黄颡鱼数量锐减,需要通过人工养殖来满足市场需求,黄颡鱼成为重要的淡水养殖对象,调查发现在相同养殖条件下,雄性黄颡鱼比雌性黄颡鱼生长速度快30%左右。为了摸索黄颡鱼"全雄1号"苗种培育技术,芜湖天成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从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购进卵黄苗种30万尾进行池塘苗种培育,现将培育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池塘主养黄颡鱼池塘主养是近二年才兴起的新型养殖方式,池塘养殖具有投资小,不受面积大小的限制,收益大,生产性稳定等特点。1、池塘条件(1)水源和水质池塘主养黄颡鱼,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最好选择靠近水库、湖泊、河道、沟渠的鱼池,或配有增氧机和抽水机等机械设备的鱼塘进行主养黄颡鱼。(2)鱼池面积、水深和底质黄颡鱼成鱼对饲养要求不太严格,大小鱼池都可用于养殖成鱼。每个池塘都须有可控制的进、排水口。一般主养池塘面积为3—5亩或10亩以下,水深以1.5—2.0m较为理想,池塘较浅光照度较强,不利于黄颡鱼喜弱光下摄…  相似文献   

8.
北方地区杂交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俗称黄骨鱼、嘎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由于其没有肌间刺、口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据调查,仅北京、天津、河北等城市黄颡鱼的日销售量在20000kg以上,市场价格达到26-38元/kg,已经成为继鳜鱼、生鱼及鲈鱼之外的重要淡水养殖鱼类。北方地区缺少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积累,在生产过程中盲目水质良好,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黄颡鱼养殖在山东发展很快,目前已多采用池塘集约化养殖模式。因养殖密度不断增大,养殖水体环境日益恶化,加之药物使用不规范,管理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等诸多因素,导致黄颡鱼养殖过程中疾病频发,其中最常见的是肝胆疾病。该病的出现制约了黄颡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使部分养殖户在经济上受到较大损失。现将我们在黄颡鱼肝胆疾病防治方面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总结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黄颡鱼肝胆疾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黄颡鱼的池塘集约式养殖在四川、湖北、浙江、江苏等地区都有较快的发展。下面就池塘标准化养殖无公害黄颡鱼进行简要的介绍。1、池塘准备养殖黄颡鱼对池塘条件要求不高,可大可小,但池塘应尽量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  相似文献   

11.
<正>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及池塘等内陆水体的黄颡鱼属中常见的养殖种类有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及江黄颡鱼等。近年来,随着黄  相似文献   

12.
<正> 黄颡鱼是一种淡水小型底层鱼类,是市场上的畅销水产品,近年来,由于过度的人工捕捞,黄颡鱼的天然资源量已很低,开展人工养殖势在必行。下面介绍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技术。一、黄颡鱼的苗种培育1、池塘准备 鱼种培育池每口以0.27hm~2—0.4hm~2为宜,水深1.5m左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根据养殖实践总结出一套黄颡鱼养殖经验,现将其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池塘条件1.1水源和水质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不含对鱼类有害的物质,最好选择靠近水库、湖泊、沟渠的鱼池,或配有增氧机和抽水机等机械设备的鱼塘进行主养黄颡鱼。1.2池塘面积、水深黄颡鱼对鱼塘面积要求不太严格,大小鱼池都可用于养殖成鱼。一般主养面积为3-5亩或10亩以下,水深以1.5-2.0m较为理想,池塘较浅,光照度较强,不利于黄颡鱼喜弱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池塘精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金湖县自2009年开始进行了黄颡鱼养殖技术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黄颡鱼对于池塘条件的要求不高,面积3~10亩的零星小塘均可用来饲养黄颡鱼。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养殖用水标准;池塘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水深1.5m,并每5亩左右配备一台2.0kW增氧机,以保证不发生缺氧现象。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俗称黄鮟,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淡水底层经济鱼类。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近年来,市场需求日渐增大,其在自然水体中的资源不断减退,因而开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一名优品种,提高淡水养殖经济效益,我们利用池塘和网箱进行不同模式养殖技术生产试验,获得成功。现将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池塘主养主养黄颡鱼的池塘面积大小,依养殖规模而定,一般为3-5亩,水深1.5m,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方便、供电方便,有相对独立的进、排…  相似文献   

16.
<正>黄颡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黄颡鱼作为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养殖品种,养殖形势看好,但要取得池塘养黄颡高产高效,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选择条件较好的池塘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以利操作管理。水深保持1.5-2m,有独立进排水设施。  相似文献   

17.
<正>为优化品种结构,推广名、优、特水产品的养殖,甘肃省永靖县渔业站于2007年引进黄颡鱼鱼种2万尾,在太极镇大川村靠黄河边进、排水方便的2个6亩的池塘进行黄颡鱼的主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黄颡鱼的池塘主养技术总结如下,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是目前市场上畅销鱼类,其养殖推广势在必行。现将本人几年以来进行的池塘混养黄颡鱼的养殖技术要点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黄颡鱼肉质鲜美,备受人们喜爱,作为重要的鱼类产品,其高产养殖技术需要不断研究,从而才能提高养殖水平,以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优质的黄颡鱼产品。一、黄颡鱼种养殖准备1.池塘条件:黄颡鱼养殖过程中,池塘条件要求并不高,因此可以选择面积较小的池塘养殖黄颡鱼,但此过程中要保持水质达标、水源充足,池底平坦、便于排水,一般情况下养殖水深1.5m 左右,同时  相似文献   

20.
<正> 黄颡鱼,是鲶形目的一种名贵经济鱼类,该鱼肉质细嫩而少刺,味道鲜美具有极高的滋补作用,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随着市场需求量的逐渐扩大,天然产量远不能满足需求。目前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大力开展黄颡鱼的池塘、稻田、流水、网箱等养殖,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是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将我中心养殖黄颡鱼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