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从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经常账户开始赤字。70至80年代期间,赤字的规模很小。但是从1991年起,赤字的规模开始放大,特别是2001年后出现了经常账户和财政收支的“双赤字”,2004年末赤字规模已攀升到GDP的5.67%。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归根结底是美国的储蓄不足造成的,美元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亚洲国家政府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政策,使得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得不以较低的利率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提供融资,从而延缓了美国采取相应的高速政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2004年以来.美元因为美国经常账户和财政双赤字的恶化而向下修正。美国政府官员呼吁中国和亚洲其它新兴经济应放弃低估汇率的策略,增加汇率灵活性,实行所谓的“弹性政策”,从而分担全球调整的负担。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持续巨额经常账户赤字和国际资本净流入的不稳定状态促使美元不断贬值;国际金融机制的变迁降低了美元的强势地位;强势美元的意识形态基础也日渐销蚀。而欧元依托日益强大的欧盟,逐步提升其国际货币的地位;亚洲的货币整合也在逐步推进。展望未来的国际货币格局,美国只有加速经济结构的转型,才能在国际货币竞争格局中保持相对优势,但无论如何,单一货币主导的货币格局将一去不复返。  相似文献   

4.
现代全球经济从未像今天这样失衡。这种失衡的最突出表现是,经常账户赤字(主要在美国)与经常账户盈余(主要在亚洲,欧洲也勉强算得上)之间的悬殊已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据我们估算.在2004年,这些盈余与赤字之间的差额已创纪录地达到世界GDP的3%。由此造成了多方面的紧张局面:从融资方面来看,美国在每个交易日都需要26亿美元的资本流入;从政治角度而言,它将引发贸易纠纷。我认为.这些挥之不去且日益扩大的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形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王宇 《金融博览》2006,(8):22-23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国经常账户的巨额逆差——2000年为4160亿美元,2005年达到8065亿美元;二是亚洲经济体经常账户大量顺差,尤其是对美贸易顺差,2000年的经常账户顺差为2057亿美元,2005年达到3557亿美元。失衡的主要原因美国经济主要靠消费拉动,近年来这一倾  相似文献   

6.
经常账户失衡激进调整会给失衡经济体乃至世界经济带来破坏性影响.本文在界定激进和渐进调整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三元离散选择面板模型,探讨经常账户赤字调整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发达经济体经常账户赤字调整是否会以激进模式展开,取决于其经常账户赤字规模、金融深化水平和财政收支情况,而发展中经济体经常账户赤字调整除了受以上三个因素影响之外,还与该经济体的国际储备水平和汇率制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如果没有美元的贬值,美国不可能恢复持续平稳的增长。照美国的历史经验,美元贬值10%,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减少1个百分点,美国要把目前5—6个百分点的贸易赤字调整到2—3个百分点,就必须在以后的两三年内贬值20%—25%。而在2005年,美元至少还有贬值10%的余地。  相似文献   

8.
汤敏 《理财》2009,(12)
近来,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不断贬值.如果没有大的意外事件发生,美元的贬值趋势还将继续下去.尽管美国的贸易赤字与经常账户赤字有所减少,但至今还在很高的规模上.  相似文献   

9.
《金融博览》2007,(4):35
亚洲经济体目前正努力鼓励资本流出当地市场,以缓解本币上升压力.但鉴于当地股票和债券能带来高回报,本地投资者并不急于将资金投往海外.另外,亚洲2006年新增外汇储备4480亿美元,主要是经常账户盈余增加和外资流入所致.  相似文献   

10.
为了避免汇率风险,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和非贸易往来大部分仍使用美元进行结算,而由于时差的原因,大部分亚洲国家的金融机构在营业时间内正是美国居民的休息时间,尤其是中国与美国一般时差达12小时(在冬季差13小时),因此地处亚洲地区的汇款人通过在美国的美元账户行汇往亚洲国家的美元汇款最快也只能实现隔日起息。  相似文献   

11.
张明 《中国外汇》2007,(6):16-17
东亚国家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变迁光阴荏苒,世事如棋。亚洲金融危机距今已有十年之久,而东亚国家宏观经济基本面业已发生重大变化。十年前,东亚国家普遍实施固定汇率制度,并通过经常账户赤字向发达国家举债。当市场对东亚国家能否维持固定汇率水平产生怀疑时,外国资本撤出造成东亚国家突然面临的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双赤字。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东亚国家不得不以降低外汇储备存量为代价。而当外汇储备难以维  相似文献   

12.
哈继铭 《中国金融》2007,(22):22-24
全球流动性过剩推升新兴市场资产价格全球经济失衡现象仍在持续,当前表现为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和亚洲(尤其是日本和中国)与石油输出国的顺差。顺差国大部分经常账户顺差以增持外汇储备的形式流入美国,压低美国长期利率,刺激其消费增长,经常账户赤字和资本账户盈余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博览》2007,(4):35-35
亚洲经济体目前正努力鼓励资本流出当地市场.以缓解本币上升压力。但鉴于当地股票和债券能带来高回报.本地投资者并不急于将资金投往海外。另外.亚洲2006年新增外汇储备4480亿美元,主要是经常账户盈余增加和外资流入所致。分析人士担心.涌入资金远多于投资海外的资金数量仍是亚洲各央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博览》2013,(18):12-12
受美国退出QE时间表明晰化的影响,亚洲市场爆发了严重的“走资潮”,从而导致亚洲一些国家股市大跌,多国货币大幅贬值。不少人开始担心会发生新一轮的亚洲金融危机,并引发中国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5.
研究离岸市场对本国货币供给影响的前提,是弄清楚货币乘数还是基础货币发挥关键作用。由于欧洲美元市场的资金清算通过美国境内商业银行账户完成,货币乘数的作用突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资金收付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实现,离岸市场独立于境内商业银行体系之外,基础货币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我国应选择性吸收美国经验,采取不同措施减少离岸市场对我国货币供给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1971年开始,美国进入长期巨额的经常账户逆差时期,今后还将呈扩大趋势。其原因主要有巨额财政赤字、储蓄过低、美元特权的存在、新兴经济体的汇率选择、全球储蓄过剩以及世界经济增长不平衡等。在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下,美国经常账户逆差需要适时调整,其最根本出路是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尝试检验东欧、东亚和拉丁美洲三大主要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的资金流动方向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近来众所关切的全球经常账户失衡问题。实证结果显示:东欧国家收入水平与金融深化程度仍然偏低,但随着发展程度提高,未来将由资金流入转为流出。东亚国家或地区的超额外汇储备、贸易顺差与资金流出,被指控为造成美国巨额经常账户赤字与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若能够持续金融深化的努力,资金可能回流并使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现象得以缓解。至于拉丁美洲国家的宏观经济、金融和政策变量,对于资金流动方向并无决定性影响,但宏观经济政策仍是决定资金流入能否有助于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文轩  方晔 《中国外汇》2006,(10):34-35
当前,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性成了国际社会的重要话题,IMF已召集多次会议来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并敦促各方作出政策上的调整。中国和沙特阿拉伯被提名为五个经济区(其它三方是美国、欧元区和日本)中的两个,将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行动,以解决全球突出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全球经济不平衡中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美国的巨大贸易赤字,2005年底经调整后的经常项目赤字是8210亿美元,占GDP的6.5%。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五大风险,其中三项风险都集中在美国,即经常账户赤字再次急剧增加而导致的美元暴跌、预算的失控、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第四项风险与中国有关,即中国近期经济过热可能带来的“硬着陆”。第五项风险则来自石油价格的上涨,每桶价格预计将升至60~70美元,如果发生大的政治或恐怖事件,石油价格可能还会升至更高。  相似文献   

20.
海外速递     
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仍不可替代 英国《金融时报》近期发表评论文章认为,尽管美国拥有巨额预算和经常项目赤字,并且近期美元兑欧元和日元的汇率出现大幅下跌,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元仍将是世界的主要储备货币,欧元和日元都不可能取而代之。 首先,美国目前乃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继续是全球惟一的超级强国,这种地位通常与其货币作为世界主要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