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完善商业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从1988年开始建立,2002年颁发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以资产的风险大小确定呆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足额提取。这个过程是准备金提取比例不断提高和计提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反映出金融企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意识在不断加强,表明我国金融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正逐步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虽然呆账准备金制度已经过多次修订,但还不能彻底让商业银行真正实现稳健经营,也未能充分披露银行资产的实际质量。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关于贷款业务应当设置的会计科目主要有贷款、贷款损失准备、资产减值损失和利息收入等。贷款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按规定发放的各种客户贷款,包括质押贷款、抵押贷款、保证贷款、信用贷款等,可按贷款类别、客户,分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贷款风险,针对贷款损失,商业银行应当科学的进行贷款损失估计和计提,以防范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面临较大问题,这次金融危机给我国商业银行敲响了警钟,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和会计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广义矩估计研究方法,对2007-2018年我国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损失准备金进行利润平滑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印证了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损失准备金进行利润平滑行为的事实;接着检验了商业银行内部机制对于贷款损失准备与盈余平滑行为的信号反应,发现低盈利水平以及收入多元化的商业银行更可能进行利润平滑;最后检验了商业银行外部宏观条件对于贷款损失准备与利润平滑行为的影响机理,发现宏观经济周期下,商业银行利润平滑行为具有顺周期效应,税改政策实施对商业银行利润平滑行为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贷款损失准备合理计量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在上市银行开始实施的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但从实际运用来看,贷款损失准备的计量仍存在问题。如上市银行在执行时银行之间存在差异,与境外审计标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等。对贷款损失准备的计量是否准确合理是决定信贷资产真实质量的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按照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计提一般准备金,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本文对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告中贷款余额及准备金余额的分析发现,目前商业银行对一般准备金计提的会计信息披露不足,并且存在通过一般准备金润色资本充足率的动机。对此本文提出规范一般准备金计提的两点政策建议,以利于商业银行防范一般准备金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助学贷款是银行特殊的信贷资产,以往的证券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证券化的产品设计、信用增级、债券定价等技术层面,鲜有讨论助学贷款证券化过程中,政府、商业银行和高校的角色定位。文章首先对助学贷款及其他信贷产品证券化的理论及实践进行梳理,总结现行助学贷款制度的性质与特点、商业银行助学贷款资产的特殊性。其次基于助学贷款的特殊性质,阐述了助学贷款证券化中政府、商业银行及高校不同于其他证券化过程中的角色。最后提出了对未来重构中国助学贷款证券化中政府、商业银行、高校关系的措施进行了简要设想。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发展个人住房贷款既增加社会有效需求,把住宅业培植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也是商业银行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客观要求。我国开办此类贷款已有10余年的时间,但发展速度始终比较缓慢,贷款规模较小,远不能满足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数据     
《中国新时代》2010,(8):18-18
据中国银监会最新统计,截至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186%,比上月末上升7.8%,同比上升51.7%;银行业金融机构拨备覆盖率为88.5%,比上月末上升4.5%,同比上升24.3%。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类资产减值准备金余额为1.3万亿元,比上月末增加49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10亿元。其中贷款损失减值准备金余额1.17万亿元,比上月末增加448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45亿元。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防范,主要是不良贷款的防范。工商银行的信贷手册里有一段名言:“我们收取的利息再高,也难以弥补贷款本金的损失!”我国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近年来,国家在降低不良资产方面制定了严格的信贷制度,要求信贷业务程序化,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等等,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根本上没有解决不良贷款问题,这也是我国当前最突出的金融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11.
抵债资产是指借款人不能按照合同规定归还贷款时,由借款人、贷款人、担保人协商,或经仲裁机构仲裁,或经法院判决和裁定,由商业银行行使债权、担保物权而取得所有权或处分权的实物和权利。近年来,随着抵押、质押等担保贷款的日益增加,商业银行收取的抵债资产也越来越多。据济南市某国有商业银行统计,截止去年10月末,该行待处置抵债资产已达1.41亿元;并呈逐步上升的势头。在实务中,多数抵债资产所对应的贷款属于”可疑”、“损失”类贷款,实际已经成为有损失的不良资产。因此,如何规范和加强对抵债资产的经营管理,加快抵债…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制度>第51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常见的减值准备有: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八项.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简称<税前扣除办法>)指出:"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风险准备基金(包括投资风险准备基金),以及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我国实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后,除金融等极少数行业按会计准则提取的准备金可以在税前扣除外,大部分企业在会计上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都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我国金融企业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在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政策历经多次变更,政策规定的不断变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对征纳双方都造成了很多困惑。本文围绕金融企业贷款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变更脉络,分析现行政策在制度层面和执行层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金融企业贷款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于商业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贷款的会计处理和计提呆账准备金的实践是银行业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基本要素,财政部已多次颁布了有关的管理办法。这些办法的出台对于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国际惯例和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2家银行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分析,选取重要的财务指标,实证研究主要影响因素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本文主要选择贷款损失准备金作为银行风险的衡量指标,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类似企业的坏账损失准备金。研究发现,银行的规模对贷款损失准备金有影响,而资本充足率对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影响甚微,不良贷款仍是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是现代经济的命脉,主要经营资产、负债、中间业务。本文主要讨论资产业务,依据国际通行的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业务分为现金、贷款、证券投资和固定资产四类,本文重点研究贷款业务的主体——优质资产客户。因为资产业务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占据银行收入的80%,优质资产客户则是商业银行主要利润来源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财务与会计》2012,(5):44-45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一、准予税前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范围包括:(一)贷款(含抵押、质押、担保等贷款);(二)银行卡透支、贴现、信用垫款(含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等)、进出口押汇、同业拆出、应收融资租赁款等各项具有贷款特征的风险资产;  相似文献   

18.
所谓待处理抵债资产,是指商业银行用于核算贷款企业因无力偿还贷款的原抵押或质押品抵偿而使其拥有处置权的资产、与借款人协商收取的抵偿贷款本息的资产以及破产和关闭企业用于抵偿债务的资产。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比较,扩大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由原来的“四项”准备金扩大到“八项”准备金,即: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1.使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资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各项资产的价值实现与可收回风险日益增大.为规避风险,运用谨慎性原则核算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日常的对策之一,是对那些可能带来损失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金.<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的准备金共八项: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它们的本质相似,但计提方法和所体现的内涵却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