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广宇 《理论观察》2009,(1):161-162
《英语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要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机械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探究式教学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作为教学建议提出,而且被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须实施的内容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敏 《魅力中国》2010,(31):347-347
语文是中职生学习各类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基础,也是他们将来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当前的中职语文有许多不足之处,制约着语文教学发展。应当进行中职语文课程改革: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目标;教材要体现“为专业服务”的目的性;教师要摆正文化课与专业课的主次关系;倡导全新的教与学的方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3.
以和谐教育推动学生评价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芳 《发展》2008,(3):111-111
一、要建设和谐人文的评价机制必须明确评价改革的原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而现行的评价和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石建芳 《魅力中国》2013,(11):110-111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几点,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新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但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仍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因此,我们努力寻找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生长点,实现现代语文课堂教学观,力争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探究的主要对象。“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通过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要素、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研究探讨,我们具体实现以下探究:  相似文献   

5.
李顺伟 《魅力中国》2010,(7):148-148
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为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因此课改成功的标志,在于通过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加开放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其角色特点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为此能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表明,影响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两个核心因素是学习状态和策略,其中状态包括学习动机和环境,策略是指学习方法和过程。要想培养出有主体意识的学生,使他们积极进取、主动求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地理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林建忠 《魅力中国》2008,(4):123-124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并保持学生兴趣在实践新的一轮课堂改革中极为重要。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方法,推进教学创新,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兴趣,树立自信是课堂成功的先决条件。现结合设计课时谈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刘琦 《魅力中国》2013,(14):205-20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变成了主体,教师从课堂的讲解者变成了引领者。尊重学生,不仅从情感上体现,更要以教学方式上体现,教师要积极创造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少点设计多点空间;教是为了不教,实现将教师“教”的作用转化为学生“学”的能力的目标,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传统的思想政治课课堂结构是以灌输知识为目的,以教师的讲授为核心来设计和安排的,从教学过程和方法看就是“提问——讲解——巩固——作业”;从教学关系看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这种刻板的程式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崔娜 《发展》2009,(11):92-92
新课程体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质,强调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基础物理课程的设置同样也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全方位的更新与变革,制定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课程标准,下面就谈一下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教师的一些要求。  相似文献   

10.
谷喜旺 《魅力中国》2014,(3):133-134
备课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课程改革后,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备好课很重要。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研究者。要使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教和学达到和谐的统一,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习过程变得丰富有趣,课堂教学才能扎实有效,所以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教师每天都要面对的一项工作,为了对教学时间、教学空间、师生活动等实行有效的调控,必须进行有效备课。  相似文献   

11.
邵晖  金威 《黑河学刊》2010,(3):86-87
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的探索与研究,任务型(task—based)教学法越来越被教育界所关注。任务型教学法适应了现代教学的发展,它强调时时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要采取协作式学习的方式来学英语。要坚持“课堂活”“气氛活”的原则,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设计的大学英语课堂必将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从他主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中专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普遍存在知识浅底子薄、缺少学习热情;对学习缺乏兴趣,信心不足;活泼贪玩,纪律散漫;畏难厌学情绪较严重的状况。如何激发趣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比较起来,更加注重知识性和生动性。因此,中专语文教学更注重一个“活”字。本文通过强调明确语文课目的,让教学目标活起来;教学方法多样,让课堂教学内容活起来;评价多样使学生内心“活”起来,从而使激活中专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4.
杜月兰 《发展》2010,(3):145-145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突出语文的“人文性”方面要求: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要由“教师为中心”,居高临下地传授知识,转变为共同构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平等民主地参与教学,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这些目标要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张公志 《魅力中国》2013,(11):249-249
英语新课程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以学生为本的英语教育思想强调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学会主动承担学习的责任,成为自主独立的英语学习者,自我管理英语学习,但是在我们大力提倡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环境下,切不能动摇教师的主导地位。因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教师。具体包括帮助他们认识自主学习的作用和必要性,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帮助他们意识到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本人,良好规律的英语学习习惯等。此外,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英语学习的技能,主动协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案。如何发挥英语教师课堂上的主导地位,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发表自我知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先,概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其次,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强调活动过程和学生的体现、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第三,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学方式转变的对策:改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树立多元的活动方式观,促进信息技术与学课课程...  相似文献   

17.
董理 《魅力中国》2010,(31):425-425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然而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  相似文献   

18.
诱思教学法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创设情境、注重体验、强调思考、重视探索、强化反馈、促进目标达成。用张熊飞教授的话讲:诱,是指教师的循循善诱;思,是指学生独立思考;探即探索,以观察为主要方式;究,即研究,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特征。”我的理解是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诱导为主要手段,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产生学习兴趣,主动的接受知识。学生要在教师的诱导下积极地创设情境,激发、调动自己的情意因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贯穿三个基本要素的前提下,最终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王艳玲 《魅力中国》2009,(2):45-45,123
从生活中学习语文是对课堂语文教学的一个有力补充。本文从电视网络、书刊阅读、与人交往、游园观赏、实践活动这五个方面对“语文实践性学习”进行了探讨,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立足于实践,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更要利用现有资源,架起生活与学生的桥梁,帮助学生走出语文课本,迈出小语文课堂,让其在广阔的“生活”天地中快乐地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20.
杨建勇 《魅力中国》2010,(25):362-362
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拉开了实践的序幕,新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措施,对教师业务素质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应对新课程的挑战,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业务素质,是每一个教师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呢?笔者认为,应着力注重在以下“三个培养”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