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影响课堂学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以青岛市某大学为调查案例,对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现象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问卷调查和随机访问,发现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学生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参与度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学生、教师、学校、社会方面的原因,改变这种状态,学生应主动提高自制力,不轻易被手机诱惑,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提高上课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应加强课堂监督与管理;学校要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制定关于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社会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分别从加强学校心理咨询的迫切性、如何看待心理咨询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当前中小学心理咨询的困惑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关微 《理论观察》2011,(3):155-155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中小学校园通过校风、教风、学风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全面启动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深化校园文化创建工作,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鲜明正确的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  相似文献   

4.
乔昕 《理论观察》2023,(4):157-160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教育领域努力前进的步伐也从未停歇。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一项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为目标并切实增强素质教育发展的文件。充分发挥了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更好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鉴于此,身为一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思考如何借助双减政策中提出的“时间、空间”的便利来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更好地发展。本文将从“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切入,对“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家校共育有效衔接的实践路径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普法工作地深入开展,法治建设已取得巨大成效。但是经对河北、贵州部分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状况进行调研,发现这些中小学法制教育仍此相对落后,呈现法制教育课程不被重视、普法活动缺乏且实践性弱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年龄、心理等个体差异,学校设施设备等条件不足、管理不当以及学生成长环境、社会风气和政治、文化、卫生等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各层次普法活动脱节也是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校法制教育、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家庭法制教育,多方面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增强农村中小学获取外界资源等方式改进落后地区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6.
选择浙江省温州市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地区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合理使用手机,但仍有部分同学存在手机依赖。借助访谈,进一步了解形成手机依赖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学生自身、高校管理及家庭,针对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总之,该地区学生手机依赖应引起足够重视并积极引导和监督学生,帮助学生减轻对手机的依赖,促使其正确合理使用手机。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中小学德育工作寄托着千万家庭的希望,事关党的事业、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今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今后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8.
作为主观而言,没有任何学校和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受到任何人身伤害,但客观的事实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社会能力、防范意识与对抗能力使得中小学校园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而中小学的学生绝大多数为未成年人,由此引发的未成年学生诉学校损害赔偿的案件也逐年增多,本文就学校在校园伤害事故中是否应承担责任以及学校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地频发的中小学生厌学、自杀,甚至暴力事件让社会对当今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忧虑。由于我国现今的教育仍处于“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现状,学校、家长依然把考分和升学率放在首位,导致如今不少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一味“重成绩”而忽略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甚至不少教育工作者对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还存在不少误区,严重影响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刘英 《新西部(上)》2012,(12):135-135
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应在“勤”上多下功夫,通过人勤,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勤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勤跟班,采用精细化的班级管理形式,形成良好的班规;通过勤交谈,引导学生的思想,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
徐丽平 《魅力中国》2011,(17):160-160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第三次浪潮,人才尤为可贵,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小学快班学生的教育质量也就格外吸引学校、家长、教师的眼球,慢班学生的发展却被遗忘在角落。如何转化慢班生的发展状态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市场上,网络教育占有可观的份额。目前我国迅速发展的中小学教育网站,以提供学校课堂同步教育和中小学生课外补习为主,使普通学校的学生可接受到名校高水平教师的辅导,大受欢迎。因此,从大环境看,“小蜜蜂乐园”网站产业化的大背景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3.
赵聪华 《魅力中国》2011,(15):283-283
新的课程标准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属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目前有的学校尚未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勤工俭学制度体系,尤其是中小学,由于教育教学条件的限制,勤工俭学的开展默然处之,需要加强指导与探讨,为此,就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的实施策略进行研讨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4.
王毅 《发展》2009,(12):145-145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在学校生活能对学生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教师。如何评价学生,激发他们成功的渴望?笔者认为,只有了解学生,以多元的视角审视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欣赏的态度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正确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定西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在理论和实践中虽然有了大的进步,但也避免不了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未能真正得到保障,体育课经常被挤占;课外体育活动缺少有效的监督.为此,要通过规范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要由教育部门严肃查处挤占挪用体育课的学校及责任人,要加大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引导与检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265名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手机依赖倾向、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与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手机依赖倾向与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性负相关。对于普遍存在的手机依赖现象,社会、学校、家庭都要高度关注,要疏而不堵,引导青少年健康、正确使用手机,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方射娟 《理论观察》2015,(2):151-152
当前,手机自媒体越来越普及,这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实际,探讨以手机自媒体为媒介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打造学生工作手机自媒体平台,深化网络校园文化建设,强化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加强移动网络信息监管与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学校禁烟     
《中国西部》2013,(12):10-10
广州市今年要完成八成学校成为无烟学校的目标,明年全市学校将实现全面无烟,广州中职学校、中小学和幼儿园所有室内外场所均实行禁烟。相关人士建议学校将吸烟室改设在空旷的室外,“最好是露天阳台”。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表示.学生在校内范围一旦发现暇烟行为,将对其进行留校察看一年的处分;如果教师在一年内戒烟成功,学校将予以1000元的奖励。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更是越来越严重。在学校里,上课玩手机看手机的学生越来越多。文中通过蓝墨云班课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手机也可以进课堂,并且成为很好的教学工具与手段,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20.
李烈 《魅力中国》2011,(2):218-218
高等院校学生干部在学校工作和学生培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学校党组织和学校学生管理职能部门联系学生的重要纽带。如果学生干部能充分发挥其骨干带头作用,就能引导学校工作向着有序化、高效化、科学化发展。但在现实中,许多高校在学生干部培养方面,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干部的骨干作用。这既不利于体现学生干部的先进性,同时也不利于学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化进行。高等院校应该通过合理的培养和管理方式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