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田 《魅力中国》2010,(35):218-218
大学英语的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其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与讲英语的本族人进行交流。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过度强调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语言技能,忽略了对英语文化的学习,这就导致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交际中无法融入异域文化,带了误解和障碍。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得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述了如何培养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是外语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跨文化非语言技能的培养长期以来被外语教学界所忽视。本文讨论了非语言交际的内涵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途径,即"显性"路径和"隐性"路径。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交际是当前国际学术界中的前沿课题。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活动。它研究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尤其重点研究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交际原则与方式。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只重视语言知识,而不注重跨文化能力,忽视了社会意义。不同文化中幽默语言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语言学的层面,而且上升到跨文化交际的层面上。文化交流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人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外文化交往日益频繁,英语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大学英语教学作为英语教育的高级阶段,除了要重视大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英语技能训练与培养外,还应注重多种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强化,这已成为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为此,教师应进一步改善英语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分析典型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思考角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容易引起交际过程中语用失误和非语言交际的失误,从而导致交际障碍。现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重语言轻文化的现象,忽略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营销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会对有效营销产生重要影响,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则有助于消除语言、审美观、行为方式的差异,有利于文化的融合。因此应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重视研究客户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并积极地实践和树立品牌意识,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目的,非语言交际是通过肢体语言、时空距离、衣着打扮等传递信息.非语言交际在不同文化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将课堂教学和非语言交际结合起来,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唐琛 《新西部(上)》2014,(19):147-148
本文分析了“体演文化”教学法对提高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效能水平的作用,探究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师演示典型的跨文化交际事件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创建或设计带有目标语文化特征的语境,让学生浸润在目标语文化语境中进行语言实践;通过结合目标语境进行反复演练目标语言与文化让学生巩固和强化所理解和掌握的跨文化交际经验及技能。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英语教学只重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轻视了文化因素,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英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对外交际中,我们须学习外国文化知识,了解中外文化差异,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文化密切关联,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即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思维,即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方面的教学应该贯穿于语言教学的全过程,跨文化意识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培养,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孟洁 《黑河学刊》2013,(7):98-100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根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语言包含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俗,文化的发展也使语言更加丰富。经济全球化促使跨文化交际日益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虽然学生英语学习起步很早,但仍然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探寻其原因,采取策略来应对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12.
唐琛 《新西部(上)》2014,(10):147-148
本文分析了“体演文化”教学法对提高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效能水平的作用,探究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师演示典型的跨文化交际事件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创建或设计带有目标语文化特征的语境,让学生浸润在目标语文化语境中进行语言实践;通过结合目标语境进行反复演练目标语言与文化让学生巩固和强化所理解和掌握的跨文化交际经验及技能.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的交际和非语言的交际,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更容易造成语言理解和运用的偏误,导致交际不畅,甚至可能引起文化的冲突.因此,拥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电影《刮痧》中反映的中西文化冲突及融合,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交流中的重要性。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必须加大力度培养跨文化交际技能。  相似文献   

15.
关薇  马冬 《理论观察》2013,(5):154-155
以应用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文秘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调查问卷及对教师访谈的研究材料为基础,通过分析发现了高校在商务文秘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欠缺之处和商务文秘英语课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技能的重要性,为高等院校在文秘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面提出了方法与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即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的转化能力以及文化适应能力.因此,在公共课外语教学中,应开设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选修课;在跨文化交际中努力克服自己民族中心主义;克服文化休克,客观了解和认识新文化;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孔秋梅 《理论观察》2000,(1):112-113
交际能力理论的提出发迹了原有的语言教学观和语言学习观,外语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并运用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达到交 目的。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严 《黑河学刊》2006,(2):71-72,125
语言、文化和翻译三者的关系密切,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文化是千变万化的语言用法和语言习惯产生的重要原因,现已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领域。近年来,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发展推动了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研究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更重视文化的转换,并且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跨文化”的关键就是跨越文化障碍。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的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体现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罗淞文 《魅力中国》2010,(23):279-279,283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除了从正面了解交际双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还要从反面了解他们的文化禁忌。语言禁忌是文化禁忌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禁忌说起,揭示了种种语言禁忌现象,进一步分析了语言禁忌的本质和对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语用顺应论为广告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广告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对广告受众的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动态顺应,从而实现广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