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挫折教育已成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课题组成员通过实证调查总结独立学院学生挫折心理状况并剖析其产生的原因,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探讨开展挫折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教育工作者不仅仅传授挫折教育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挫折。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高职院校开展挫折教育的必然性,指出挫折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挫折承受力。当前,高职院橱加强挫折教育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挫折教育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是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管理;三是开设有关挫折教育的课程或讲座形式的挫折磨炼;四是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机构;五是创设预演挫折情境;六是高职院校应严格执行实习计划,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尽力给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赵志超 《新西部(上)》2009,(12):203-203,195
造成当代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较差的原因有家庭、环境、情感、就业压力等因素,实施挫折教育的对策主要有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磨炼积累抵抗挫折的经验,并为学生提供求助的途径与方法,还应教会学生一些自我调适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相似文献   

4.
挫折教育的存在意义必须明确。作为教师,要明确挫折教育本身的存在意义和进行挫折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可否认挫折是人进步的良药。但是许多老师都会发现,在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的看到每一位学生都会或多或少的有能力与态度上的蜕变,但是舍本逐末是最大的禁忌,作为教育者应当牢记施行挫折教育的真正目的,当学生出现了蜕变的苗头,就证明他们已经正视了挫折,并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应对挫折,进行挫折教育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就应该适可而止,不可以因为贪图教育成果,而拖延时间,长时间的高压状态,无论目的如何都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伤害,这一点应该被每一位想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老师牢牢记住。  相似文献   

5.
刘书博  谭一酉 《黑河学刊》2010,(10):129-130
分析大学生遭遇挫折的各种表现和原因,提出了"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教育体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设适当的挫折情境,发挥榜样力量"等对大学生实行挫折教育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靳昭晨 《发展》2010,(10):148-148
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2~15岁之间,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薄弱。当他们努力实现理想和目标,甚至不顾客观环境与条件一味地刻意追求时,就容易遭受挫折。加之他们自制能力较差、容易冲动,一旦受挫就易发生消极的挫折反映和不良的挫折认知。因此,探讨初中学生消极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体育活动中,产生挫折心理的原因入手,剖析了挫折心理的行为表现,探讨了体育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克服挫折心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不容乐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重视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文章在分析了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差的原因后提出,要正确认识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学校应将抗挫折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规划;大学生应学习科学的自我调适方法,缓和受挫心理。  相似文献   

9.
情商(EQ)和智商(IQ)一样应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引起足够的重视.该文从引导学生有效控制不良情绪、学生正视挫折,增强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情商.  相似文献   

10.
解俊华 《魅力中国》2010,(3):168-168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学生如能正确地面对挫折,认真分析受挫原因,积极努力,顽强进取,那么他就能转败为胜。反之,如果一遇到挫折就产生消极的情绪,丧失前进的信心,自暴自弃,最终会成为一个学习或生活中的失败者。所以,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时,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战胜挫折,使他们树立自信,走出阴影。本文我通过对一名高三男生的问题进行个案分析,希望在帮助学生战胜挫折方面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解俊华 《魅力中国》2010,(7):168-168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学生如能正确地面对挫折,认真分析受挫原因,积极努力,顽强进取,那么他就能转败为胜。反之,如果一遇到挫折就产生消极的情绪,丧失前进的信心,自暴自弃,最终会成为一个学习或生活中的失败者。所以,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时,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战胜挫折,使他们树立自信,走出阴影。本文我通过对一名高三男生的问题进行个案分析,希望在帮助学生战胜挫折方面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2.
杜慕群 《黑河学刊》2011,(10):110-112
我们生活在充满机会和挑战、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下,挫折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可避免的。在MBA必修课《管理沟通》课程中的主体沟通教学环节下,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改变挫折认知,从而提升挫折容忍力,更好地应对挫折。  相似文献   

13.
张荣华 《魅力中国》2010,(15):51-51
青少年学生由于年龄缘故心理承受能力差,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所以班级管理中经过实践,让学生了解自己,提高抗挫折能力。教育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树立科学的竞争观和家庭观念,培养锻炼坚强的意志力。  相似文献   

14.
魏俊 《老区建设》2009,(14):63-64
文章论及了挫折教育的含义、特点、实施原则及措施,提倡挫折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增强心理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郭文轻 《魅力中国》2013,(10):222-22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里素质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挫折教育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通过教导、疏导、引导等形式成功的将挫折教育渗透进去。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心里素质、提高学生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学生的抗挫折教育相对落后,学生在面对学习与生活压力的过程中无法形成有效的调节,甚至容易走上极端的道路。从学术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学校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引导机制是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民办高校为基本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其学生群体在抗挫折中的客观表现。发现学生没有抗挫折的意识与有效的方法,同时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低。产生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则更多的表现在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缺失下的人格培养缺陷。针对这一现象,从学生自身、学校建设以及家庭引导等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后续的相关建设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校挫折教育存在着忽略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目标功利性强、教育内容与实践脱节、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差等问题。完善对策:一是开展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明确教育目标;二是开设挫折课堂教学,增强社会实践;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8.
付聪  付雯 《新西部(上)》2012,(11):165-166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应对挫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合理安排和科学选择体育游戏,全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应对挫折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促使其健康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这样长此以往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学校体育就要人为地设置困难,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学校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耐挫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高职生学习挫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信心、引导正确归因等途径,来帮助和引导高职生正确认识学习挫折,提高抗挫能力,从而使其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