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法康布利奇(Falconbridqe)于1977年发明并获专利的新型氯浸滤电解富集工艺,目前在其挪威的克利斯蒂安桑德精炼厂中应用,已将其原有的电解富集槽从500个人减少至200个,员工减少60人,使该厂生产率达到年产8500万磅镍、6500万磅铜、400万磅钴及少量金银和铂族金属的可观地  相似文献   

2.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东 《山东经济》2004,20(4):35-37
党的十六大报告做出了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而新型工业化必须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必须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着重依靠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优化,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特点,阐述了科学技术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新型工业化的着力点和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3.
罗辑 《新疆财经》2004,(2):59-61
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武器,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充分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本文提出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新疆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即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任务,以加快新疆信息产业的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带动新疆的工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要对“新型工业化”有正确理解。与传统工业化的比较,“新型工业化”具有一些重要特点,如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入、融合或改造,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的转变,大体相同工业化阶段完成时间的缩短等。围绕对重工业增长加快、比重提高现象的若干争论,对“新型工业化”“不是什么”进行了较深入地讨论,以澄清在“新型工业化”问题上的某些含混和误解。  相似文献   

5.
在阐述新型工业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工业化历史进程、现实阶段及问题的分析,强调了其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展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型工业化建筑具有节能、环保、高品质等特点,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工业化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标准和规范的支持,但我国现行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主要是基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编制,在设计施工等方面出现诸多不适用于新型工业化建筑发展之处。文章在对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建筑技术标准进行分析和借鉴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新型工业化建筑技术标准和规范现状,提出了修订现有技术标准规范和编制建立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软件是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与核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之路,就必须以优先发展独立自主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作为技术支撑与产业保障。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疆要实现在21世纪前20年实现GDP翻两番半的目标,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本文通过对新疆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仉立文  李莉 《科学决策》2008,(10):26-27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点。信息化不仅是一种新技术的应用,而且代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发展模式。信息化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而且是今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就是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最终信息化将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前无古人的崭新的工业化道路,本文从多角度对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是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射突出的六大重点之一,城市化建设也成为一个新的重点和热点,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重新剖析二者之间存在的相互的关系.并通过合理的宏观政策促进它们的协调发展.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安徽省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开展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当前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徐州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深入分析了徐州市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徐州市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目标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建设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其核心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其关键是发挥后发优势,采取跨越式发展思路,实现我们的工业化目标。这是我们发展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捷径。信息化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基本战略信息技术已成为发展最快、产业关联度最广、科技含量最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的产业,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对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应用。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实现专业…  相似文献   

14.
走具有浙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必健 《浙江经济》2004,(17):38-40
新型工业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准确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特征,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任务,在富有浙江特色的工业化创新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好新型工业化的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型工业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陈军 《特区经济》2007,(8):276-278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新阶段,也是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新选择。本文对中国新型工业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2002年以来新型工业化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目前,有关中国新型工业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传统工业化的评价、新型工业化的总体战略、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新型工业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践与评价标准等研究领域。本文还在总结中国新型工业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工业化理论与实践,对中国新型工业化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王霄  胡军 《特区经济》2004,(12):34-35
近10年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提出了新型工业化主导的发展战略。广东省作为工业化进程的先行地区,工业化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新的、全球信息化的环境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广东省工业化水平,真正走出一条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还需要回答一些基础性问题,如我们的工业化水平如何,与其它发达省份地区相比,处在什么阶段。基于该考虑,本文将从实证的角度综合分析广东省信息化工业化的水平及在全国的地位,以便为广东省制定社会经济综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战略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概念。那么 ,究竟什么是“新型工业化” ?“新型”体现在那里 ?本文通过对工业化涵义的剖析 ,以及对英、美、德、日、新型工业化国家工业化模式的分析 ,总结了我国工业化的历程 ,从而诠释了我国新型工业化模式的涵义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新型工业化对湖南而言,不仅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工业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湖南发挥后发优势、全面提高区域竞争力、提高省内经济发展水平、赶超先进省份、实现全省小康社会目标的核心所在。推进新型工业化面临的挑战对于湖南来说,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融农业产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后工业化和知识经济为一体的发展道路,是追求充分就业、科技创新、农村城市化、高速增长、劳动和要素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全面发展途径。湖南省在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应该重点解决下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何发挥…  相似文献   

19.
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与融合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与传统工业化道路不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精髓在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也就是,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与融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  相似文献   

20.
苏北新型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北是江苏省欠发达地区,要想振兴经济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首先分析了苏北当前的工业化进程,认为苏北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接着从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几个方面来理解苏北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容,产业结构调整是新型工业道路的重要内容,因此,文章最后对苏北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