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学翻译不只是选择用法恰当和意义相同的词语的过程,而且是对一种文化的传递和解释。通过对《红楼梦》两个全译本(大卫霍克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ADream of Red Mansion”)的一系列的比较来说明文化差异对《红楼梦》不同译本产生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  相似文献   

2.
借助语法隐喻的语气隐喻理论,对比分析中国经典文学《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中人物语言的翻译,旨在表明语气隐喻理论对文学翻译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可操作性,并为文学翻译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文学视角赏析了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的《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英文译本,对其译本中语言的运用,诗词、歌曲和酒令的翻译及文化倾向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解析,提出作者的观点:译文不仅必须具有与原创作品一样的文学功能,而且要全面再现原文的审美意义,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充分领略原文的思想情感,这就是文学翻译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和谐翻译"理论为依据,选取《红楼梦》两译本中《葬花吟》诗词翻译为语料,对其进行对比、分析。从表现诗歌意象的艺术角度来体现"和谐理论"在翻译中的呈现,对比分析译文在整体上正确而协调地表达出原文的诗歌意象,从而说明和谐翻译是翻译领域一种较为科学全面的翻译标准理论。  相似文献   

5.
在《红楼梦》第五回中,有一段写到贾宝玉梦中神游至太虚幻境所见十四首带画的诗词,即为金陵判词。十四首诗词实为十四个谜语,谜底实为《红楼梦》中主要的十五名女子。这十四首诗词集中运用了隐喻、典故、双关、字谜等修辞方法,来明表或暗示其人物性格、命运或结局。本研究从格式塔视角出发,通过对霍克斯和杨宪益两种流行译本中修辞翻译的对比...  相似文献   

6.
勒菲弗尔将意识形态纳入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使学者从一个新的视角来重新看待翻译实践。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具有操控作用,这种作用是多方面的。通过对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David Hawkes)的两个《红楼梦》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以证明意识形态对翻译不可低估的操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红楼梦》中《红豆词》的两个英译本进行了鉴赏评析。对比分析了翻译家杨宪益夫妇和汉学家霍克斯的英译本(以下简称杨译和霍译),解析了两个译本的异同与特点。《红豆词》的英译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留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乃译诗之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8.
张伟 《重庆与世界》2011,(19):77-79
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研究《红楼梦》双译本的人物对话语言翻译,就是通过仔细研读文本,分析原著中对话者使用的辞章及所在语境进行话语解读,并同译文本相对照以分析译文本的意义,判断其是否深入接近文本,展示文本深层潜质。在研究中,对原文本和译本的双重视野进行融合和比较,反过来有可能借助译者的力量去唤醒文本中沉睡的或被忽略的意义,发掘和探讨文本的丰富内涵和多重阐释。  相似文献   

9.
张伟 《重庆与世界》2011,(10):77-79
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研究《红楼梦》双译本的人物对话语言翻译,就是通过仔细研读文本,分析原著中对话者使用的辞章及所在语境进行话语解读,并同译文本相对照以分析译文本的意义,判断其是否深入接近文本,展示文本深层潜质。在研究中,对原文本和译本的双重视野进行融合和比较,反过来有可能借助译者的力量去唤醒文本中沉睡的或被忽略的意义,发掘和探讨文本的丰富内涵和多重阐释。  相似文献   

10.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的是说话者如何使用语言实现成功交际的问题。以语用学中的语域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及语境理论为视角,分析比较哈代小说《还乡》三个译本中的标题翻译、对话翻译及心理描写翻译,得出如下结论:在语域选择上,张谷若第二个译本的标题翻译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在言语行为方面,张谷若两个译本的对话翻译更好的再现了原作中人物的语气;从语境角度看,张谷若和王守仁的译本在心理描写翻译上各有可取之处,同时又都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1.
路丽华 《魅力中国》2010,(24):99-100
教育和属于文学范畴的《红楼梦》看似无关,但如果我们反复研究、对比,就会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身上折射出许多复杂的性格特征,而这些性格特征有些和《红楼梦》中的某些人物的性格非常相似。本文从《红楼梦》中的某些人物片断描述,解析与人物性格相似教师的复杂性格特征的表现。继而从《红楼梦》中得到了一些启示,从一些人物身上学到了一些可以为我们教学所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曹雪芹先生所著之<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丰富思想和巨大艺术魅力的伟大作品,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二百多年来,<红楼梦>已经深入人心,它被翻译成各种外国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其中,为英语读者所熟悉的就有两大版本,即杨宪益、戴乃迭夫妇(Yang Hsienyi&Gladys Yang)之合译本及霍克斯先生(DavidHawks)之译本(下文中分别简称为Y译和H译).并读原著及其两个英译本,我们不难发现Y、H两家译者对原著的理解都非常深刻,对于工程浩繁的翻译工作,两家译者又别巨匠心,力求用英语读者所能接受的形式再现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巨著.与原著一样,两个英译本的用词如行云流水,精彩场面层出不穷.其中,对于人物对话的翻译,两家译者又各具特色.本文拟以Y、H两个译本对第一、二章中的部分人物对话之翻译为例,与读者共同分享名家译文的精彩片段.  相似文献   

13.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的是说话者如何使用语言实现成功交际的问题。以语用学中的语域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及语境理论为视角,分析比较哈代小说《还乡》三个译本中的标题翻译、对话翻译及心理描写翻译,得出如下结论:在语域选择上,张谷若第二个译本的标题翻译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在言语行为方面,张谷若两个译本的对话翻译更好的再现了原作中人物的语气;从语境角度看,张谷若和王守仁的译本在心理描写翻译上各有可取之处,同时又都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4.
李红梅  张丽云 《理论观察》2014,(12):112-114
不可靠叙述是现代小说的重要的叙事策略,对塑造人物性格和深化作品主题具有着重要作用。《红楼梦》中大量运用不可靠叙述,主要体现在叙述者的不可靠叙述和人物的不可靠叙述两方面,对其英译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超越传统翻译理论的局限性,从叙事学的视角探讨《红楼梦》的翻译问题,为"《红楼》译学"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翻译目的论引入文学翻译中的翻译失误批评,基于目的论的基本原理,从翻译的目的性出发,分析了祝庆英《简爱》汉译本中的一些翻译失误,从而指出翻译目的越明确,翻译失误就越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语域理论为依据,从翻译中如何根据语场、语旨和语式的异同再现原文语域特征的角度,对比分析《还乡》三个中文译本中小标题翻译和克锐这一角色的语言描写翻译,从中得出张谷若第二个译本的标题翻译最为出色,而其在两个译本中克锐语言描写的翻译也更胜一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许艳焕 《魅力中国》2010,(30):104-104,106
《李娃传》作为唐代文言小说成熟期的一篇优秀代表作品,影响深远,其中封建家长的形象荥阳公与后世名著《红楼梦》中贾政的形象相比,无论在外在形象还是本质内涵上都有着过多的相似之处,都揭露着封建统治者虚伪冷酷的本质。同时由于封建社会发展阶段的不问与文学自身发展的特点,贾政形象的塑造在继承前者的基础上又有所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新 《新西部(上)》2009,(11):122-122,119
翻译活动受特定社会历史、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刻画上时代的烙印。本文选取《简.爱》两个中译本,从阐释学角度对比分析两译本语言的特点,揭示不同时代译者的所见在翻译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从而阐明文学翻译语言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9.
文化&往事     
《中国报道》2010,(8):92-92
已经开播的新版《三国》和《红楼梦》,一个对原作大刀阔斧地删改整合,一个在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等方面都非常尊重原著,结果是两部戏都被批得一塌糊涂。新《红楼梦》的改编价值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作为一部中国的传世之作,迄今已有将近五百年的历史。在这部作品中,蕴含着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从明清到现在,有关《西游记》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关于它的翻译也有很多的版本。每一种译本所包含的有关对于《西游记》的理解都有所不同,翻译所带来的内容和思想的保留和缺失程度也大有不同。本文章通过对彼得?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进行阐释,结合詹纳尔的Journey to the West 在翻译《西游记》中对于“心”主题的翻译,分析这一译本中对于“心”的翻译缺失和保留的现象。文章旨在通过分析这一译本来揭示出在翻译活动中由于不同文化而造成的内容和思想丢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