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波 《北方经济》2009,(13):83-84
中国五月的股市,无论是对投资者还是对管理者而言,都是从不缺乏故事的.2009年5月第一个交易周以来,股市仍然延续着强劲的上扬态势,阶段性新高频创.今年五月的开门红是意味着红五月的来临,还是在刻意制造美丽的陷阱.盘点历年五月的行情,驻足探寻以往的足迹,经验和教训都一一显现,对诠释未来行情的演绎就有了充足的参照和注解.  相似文献   

2.
5月19日以来,中国股市发动了一轮前所未有的“井喷”式行情,虽然自7月1日以来出现了深幅回调,但是可以很肯定地断言:这仅仅是市场自身的一种技术性调整。因为基本面(包括政策面和经济面)并没有发生什么重大变化,因此,认为此轮牛市行情将告一段落的思想既是轻浮的,也是幼稚的,至少说明这部分人对本轮行情启动的特点及性质缺乏深刻认识,从根本上说是对中央的政策缺乏深刻的领会。 一、本轮股市的特点及性质 从表面上看,本轮股市是由于政策面的各种利好刺激而产生的一轮大行情,带有明显的政府干预的特点,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内涵和宏观经济底蕴。  相似文献   

3.
2002年,深沪股市市场结构将全面进入深刻的大变革趋势中,市场格局将呈现出平衡偏弱的走势,以1700点为震荡轴心.全年市场机会不多,年中有一轮中级趋势行情.  相似文献   

4.
二级市场为何不向好?为何这么多的利好措施,难令二级市场向好?相信这一问题是1999年6月30曰以来最困挠市场的一个问题。“5.19”行情是二级市场的行情,“5.19”行情之后,许多个股有翻番的幅度,被市场称为火喷式行情,相信只有这样的行情才令股民大喜。6月30日之后,大盘开始向下,而且连续击穿重要关口,许多人悲叹:股市已无行情。其实,6月30日之后,新股创下了中国股市的最牛行情,大量的新股在“5.19”行情之后推出,推出的新股已不是几千万概念的新股,而是几亿的概念。在1997年,盘子在1亿股流通盘的国企大盘股,大部分向下跌破发行  相似文献   

5.
2005年是中国股市的分水岭,2005年之前是一个阶段,2005年之后中国股市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2005年之前,政策对市场起主宰作用,市场波动的特征是涨跌持续的时间都很短,属于脉冲式的行情,不存在真正的牛市和熊市。2005年后,随着市场容量的迅速扩张及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市场的力量开始真正主宰市场,政策的作用逐渐弱化。这样看来,2007年底以来的下跌是中国股市第一次真正的熊市。  相似文献   

6.
调整,持续向下的调整。8月4日之后,股市改变从去年10月开始的上涨趋势,A股市场出现连续12天的调整行情;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开始萎缩。通常,这被认为是房价调整的先兆。在经济复苏过程中,资产价格总会暴涨暴跌。股市和楼市在这一轮资产价格上涨中最具有代表  相似文献   

7.
中国股市已经从上周的大幅下挫中恢复过来。但这轮大跌大涨行情却引发了一个问题:中国金融市场自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的盛衰交替痼疾能否为中国政府所根治。  相似文献   

8.
沈立 《新财经》2002,(12):8-8
如果说2001年股市给投资者带来的是剧痛,那么,2002年则是大的阵痛."6·24"行情的天折,使最坚定的多头力量也不得不承认:国有股减持问题只是牛市终结的诱因,问题出在市场结构,我们的市场长期存在的结构缺陷在市场大发展的同时终于无法掩盖了.市场自身的力量总在试图找到一个支点来撬动整个市场的重心,对市场盲目的乐观和悲观都将是不明智的.特别是现阶段的中国股市在指数期货没有推出之前,只有单边做多才能赚钱,每次大跌都是为下一次的上升腾出空间;因此,我们要做的无非是找到新的支点.  相似文献   

9.
根据主力资金的市场表现情况。股市中的一轮下跌行情大致上可以分为看空、做空、诱空三个阶段。当股市经过大幅上涨,缺乏进一步涨升动力时。主力资金会纷纷由多转空;当股市进入下跌阶段以后,更多的主力资金会加入到抛售的行列中;当股市调整到位时.往往还会出现一段非理性的下跌行情,这一阶段就属于恐慌盘杀跌和主力资金悄悄建仓的诱空阶段。  相似文献   

10.
由于股市的股票数目越来越多,行情的展开,越来越呈现出"局部性"、"阶段性"、"有限性"等特征.一轮行情,往往由一轮行情的板块领头羊所带动,因此研判领头羊上涨的性质,对于研判行情的性质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领头羊见顶,对于行情波段性见顶与否,同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操作上的进退,可以唯"羊首"是瞻.  相似文献   

11.
一九九三年的中国股市经历了年初的近二个月的热络行情之后,因技术因素和市场加速扩容的压力,进入调整阶段。深沪股市分别在7月21日和26日探底出现了一次较大幅度的反弹,但好景不长,在沉重的扩容压力下重归盘软。十一月份启动的涨升行情同样面临着严重的考验,是大势反转还是技术性反弹,众说纷纭。法人股市场在1993年5月份也曾有一段短暂的火爆行情,其后因有关政策不定,一直处于低迷调整阶段。已届年度,一九九四年的全国股市走向如何?本文将从影响股票市场的诸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熟悉中国股市的投资者都知道这样一句股谚:冬播春收。意思是每年的冬天,往往是股市最为低迷的时候,此刻不妨买点股票,到了第二年的春天,股市大都能够走出一轮上涨行情,投资者就可以收获股价上涨的果实了。今年一季度的股市表现,似乎印证了这条谚语。从去年底到今年的1月初,股市处在无休止的下跌过程中,虽然有关方面试图提振股市信心,但是收效甚微。到了1月份,沪市探低至2132点,这是2009年3月份以来的最低点,而且也明显  相似文献   

13.
过去两年对中国股市来说是疯狂而难忘的.人们找出了种种理由让这一牛市行情合理化,诸如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健康增长、流动性过剩以及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提升等等.  相似文献   

14.
刚刚过去的1999年,对于参与中国股票市场的4000多万中国股民来说,真是一言难尽。春夏之交时的一段“恢复性行情”,在利多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沪深两地股市拉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然而,像以往任何一次出现的大牛市行情一样,就在市场一片沸腾、原来犹豫的人们都开始奋勇人市的时候,股市却急速反转,从7月份开始又恢复了以往的疲态,尽管主管部门在以后的日子里以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热情态度召唤人们人市,但由于推出的许多所谓利多政策有不少其实是纸上谈兵,人们所期盼的“跨世纪行情”终于只能一直停留在美好的理想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5.
2009年的沪深两市以八阳一阴月线组合走完了前三季度,累积涨幅分别达到52.65%和72.80%,可以说中国股市与中国经济一起初步摆脱了金融危机的阴霾,相信投资者在市场中也颇有斩获。对于已经开始的第四季度,会有怎样的翘尾行情呢?哪些板块可以帮助投资者保留住今年得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在此,我们推出季度淘金系列的最后一期,希望对投资者的冬藏能够有所助力。  相似文献   

16.
港股大盘走势回升,欧债忧虑减退,港股前景看好近些年,提到股市,总免不了怨声载道。而今年就在股市持续下跌的时候,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应开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这将是一个重大利好机会。因为,香港股票市场比内地更理性,对世界的行情反应灵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激活证券市场,中央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有允许国企进入二级市场,条件是介入及了结时间间隔在半年以上。这是自1997年以来,中央政府对国企入市问题一个重大转折。换句话说,自1997年颁布银行及国企资金禁止入市后,市场一度“贫血”。有关专家建议解禁为股市“输血”,这是激活市场的重要举措。解禁后,市场对此有较高的预期,有人预测国企资金涌入股市会给股市带来春天,更有人预测大市会重新走出类似“5.19”井喷式行情。但到目前  相似文献   

18.
武大洲 《中国经贸》2009,(21):84-87
2009年的沪深两市以八阳一阴月线组合走完了前三季度,累积涨幅分别达到52,65%和72.80%.可以说中国股市与中国经济一起初步摆脱了金融危机的阴霾.相信投资者在市场中也颇有斩获。对于已经开始的第四季度,会有怎样的翘尾行情呢?哪些板块可以帮助投资者保留住今年得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在此,我们推出季度淘金系列的最后一期.希望对投资者的冬藏能够有所助力。  相似文献   

19.
自2005年4月股改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一轮前所未有的大牛市,上证指数从998点一路直奔4335点,其波澜壮阔之势让所有投资者为之激动。然而,从这轮大牛市一开始,就不断有人提醒经济已出现了泡沫,直至今年5月30日财政部宣布上调印花税率,股市继而出现了大幅调整。据测算,今年6月份一个月股指的下跌深度,超过了2002—2005年4年熊市的下跌幅度,其多空双方的搏杀可谓惨烈。  相似文献   

20.
陈昌华 《新财经》2004,(8):17-17
我们认为未来几个月中,股市在经历一次大幅反弹之后将会急剧下挫,市场人气将会从因认为中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而欢欣鼓舞,急转至沮丧低迷(将会经历另一轮紧缩措施);与此同时,中国公司的利润将依然向好,最起码这种势头会保持至2004年第四季度。对市场而言,2004年将是动荡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