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广告大观》2014,(4):88-89
面对消费者越来越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以及近年来“营销已死”的命题冲击,市场营销在企业中,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重新进行价值定位,成为以CMO为代表的营销部门及其他营销角色面临的巨大挑战。前不久“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到访中国,与腾讯公司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深度对话营销,科特勒提出的“CMO的核心职责”以及刘胜义结合中国市场实践的营销经验为企业和营销人提供了融合东西方智慧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营销部门如今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性责任,牵动整个组织,作为整个企业营销策略计划与执行的主要人物——首席营销官(CMO)所起的作用也日渐突出。因纳特模拟实验是通过一个虚拟CMO角色,围绕在一个竞争和协作的虚拟环境中,创立一个公司,进行一系列的营销策划活动,主要包含战略分析、产品研发与生产、产品销售三大部分。文章基于对大米前三年营销模拟经营的回顾,阐述首席营销官(CMO)在企业中所发挥的职责作用,结合互联网盛行背景下,探讨CMO的职责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3.
方征  李俊 《国际市场》2002,(11):58-59
当现代营销之父--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菲利浦·科特勒在上海的金茂大厦面对着黑压压一片,一天听课费要550美元的中国企业经理们时,他一定在惊叹,广告与营销对这个曾被中国人认为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浪费"的国度所产生魔力.然而,在中国企业学习西方先进营销理论的过程中,中国企业肯定会犯很多错误,也会有许多理解偏差.经常会产生一些过于绝对化、经验式、经不起营销实践考验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曾祥文 《糖烟酒周刊》2005,(3):B038-B040
对于品牌的定位营销界一直相持不下。营销大师科特勒以“营销学的创始人”而著名。但科特勒的品牌理论在中国的影响却不大,远不如奥格葳、特劳特受到众多广告人、企业追捧。曾祥文,中国营销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营销学会副秘书长,科特勒理论在国内最忠诚的执行者之一,长期致力于科特勒理论的中国化,长期运用科特勒于企业实战。十多年来多次辅导弱势企业成长为强大的企业,被业内誉为“中小企业成长专家”;他始始终认为,科特勒品牌定位法更有效,尤其是在中国。科特勒品牌定位为什么更适合中国国情?本文是他结合案例对科特勒的品牌理论做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给业内在品牌战略的制定上带来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标市场营销又称STP营销或STP三步曲,即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当代战略营销的核心,可被定义为STP。在市场营销组合观念中,4P分别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德国大众在中国的成功与其结合了中国市场准确制定出相应的STP战略和4p策略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顾客价值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核心.本文以科特勒《营销管理》中译本为依据,梳理科特勒关于价值及顾客价值的主张及其发展,通过对科特勒顾客价值理论的深入理解,为企业营销实践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艳梅 《中国广告》2005,(11):150-152
科特勒理论在中国市场及其他国家市场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其共性营销理论在中国及其他各国具体市场中如何个性化的问题.和在具体某个企业的具体市场营销实践中如何实际操作的问题。作者认为科特勒理论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缺陷或不足。  相似文献   

8.
吴耿铮 《现代商业》2011,(35):90-91
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最近提出的营销3.0的概念,系统地对目前营销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启示了未来的营销方向,也从营销的角度说明了新商业环境中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同时营销3.0的概念及趋势,对于社会企业,这一新生的企业形态,具有重大的意义。"营销3.0"概念和"社会企业"商业形态的结合,可以促进社会企业的商业效益的提高,也将推动其社会价值更有效率地实现。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数字营销在变得日趋成熟的同时,呈现出独有并且鲜明的特点,第61届戛纳国际创意节现场,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用三个关键词剖析中国数字市场现状。中国作为一个样本丰富的大熔池,为数字营销的发展提供了优渥基地,伴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广告主对数字营销的需求与投入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中国数字营销领域对于全世界品牌的意义也开始变得更加重要。法国当地时间6月20日,第61届戛纳国际创意节举办期间,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作为  相似文献   

10.
橡子 《中国工商》2005,(4):128-131
“过去100年的营销创新几乎都是西方人做出的,而在新的世纪,当中国营销开始成为一个世界级命题,中国的营销人应当做出新贡献。”这是著名学者、科特勒营销理论贡献奖中国首位获奖者、中山大学教授卢泰宏在其新著《解读中国营销》中的一个核心呼吁。  相似文献   

11.
经济形态的演变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发展到了体验经济阶段。伴随着体验经济的出现,体验营销成为了企业实现营销突破的新的营销模式。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博士完善和发展了由美国营销学者温德尔·史密斯(Wended Smith)自1956年提出的市场细分理论,并提出了成熟的STP营销战略理论。本文在这样一种战略视角下,探讨企业如何实行体验营销以及进行具体的战术决策。  相似文献   

12.
微利时代给企业提出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结合微利市场环境的特点和企业营销的现状,运用图形分析,逻辑推理、资料调查等方法对企业营销模式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找出不足及相关原因,提出以价格与价值的合纵连横为核心,强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摩天轮营销模式,并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说明,提出在实践应用中要注意定价、特色结合以及执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韩巍 《商业文化》2006,(4):46-47
2000年以后,很多昔日只在书本上现身的营销大家,纷纷来到中国市场,开办咨询公司,并在媒体的热情追逐中“问诊”、“把脉”、“指点”我们尚且年轻的营销实践。印象中菲利普&;#183;科特勒、米尔顿&;#183;科特勒兄弟,舒尔茨教授,好像还有定位提出者之一的特劳特都曾发表过针对中国营销顽症“价格战”的言论。  相似文献   

14.
《广告大观》2014,(4):91-91
观点制造 @肖明超:最近一份由MillwardBrown、媒介360、66位知名品牌CMO以及市场媒介传播负责人面对面畅谈后推出的报告指出,CMO们认为2014年的营销趋势有以下几方面:(1)数字媒体改变品牌建立路径,互联网营销综合贡献值超过电视:(2)技术和数据正在驱动营销变革,大数据技术很重要;(3)整合成为核心话题,CMO对传统与数字媒体整合表示期待;(4)视频网站和搜索引擎增长潜力强劲;(5)互联网媒体排名依次为西度、腾讯、优酷和新浪。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必须导入ERP来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由于ERP产品众多以及绝大多数用户对ERP产品无法深入了解,影响了客户选择适合自身的产品,导致了ERP导入高失败率。与注重ERP产品特色与功效的传统营销相比,体验式营销能够为客户提供更直接的接触ERP的途径仍然没有一个具体化的程序和定论。本文按照科特勒营销过程并结合ERP产品体验营销特点得出体验价值创造流程,以期对ERP企业如何实施体验营销,推广自身的产品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杨猛 《广告大观》2011,(2):35-36
本文对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的商业营销和政治营销比较模式,纽曼(Newman)提出的政治营销的模型架构,菲利浦·科特勒(Phmp‘Kotler)和尼尔·科特勒(Neil Kotler)提出的政治活动市场构成五因素、政治营销的操作,瑞宁(Wring)的政治营销四个部分,马雷克(Maarek)的政治营...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经济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思维已然成为企业进行改革以及营销策略创新的主要力量。"互联网+"思维为企业营销策略创新提供了发展机遇与空间,同时也为企业营销方式提出了挑战。企业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优势,则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善用"互联网+"思维对自身营销策略进行改善,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05,(6):44-45
5月18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营销节山西首届国际营销节在太原拉开大幕,山西的营销人在此期间有幸聆听了国际实战大师米尔顿·科特勒先生的激情演讲,我刊择其要点登载如下,让大家共同分享科特勒先生的营销思想与理念。一并刊出的还有我刊记者王胜对科特勒先生和周思敏女士的访谈,三人行的智慧碰撞或许能给读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外企业的介入,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将变得越来越理性和个性化,企业间营销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中国企业将面临"营销短板"。方案营销以顾客需求为核心,通过为顾客提供解决问题的"整体方案",实现了顾客价值最大化,是中国企业营销发展的一个新模式。通过分析中国企业实施方案营销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展望了方案营销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最后提出了中国企业实施方案营销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纪巍 《市场研究》2008,(5):34-36
<正>一、外部营销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在企业中,人力资源和营销是两个不同的部门,它们有着不同的工作重点,但两者并不是完全无关的,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博士认为:营销学不仅适用于产品和服务,也适用于组织与人。他在《营销管理》一书中提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