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波 《中国外汇》2007,(4):26-27
截至2006年末,上海取得保险外汇业务经营资格的寿险保险公司已有12家,但寿险市场外汇业务发展规模相当有限。2006年,寿险外汇保费收入在外汇保费收入总额中仅占比1.93%。目前上海寿险外汇业务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产品结构简单。主要为短期意外险产品,包括留学生外汇保险和海外旅行意外伤害保险以及附加的境外紧急门诊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银行保险发展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颖荣 《上海保险》2005,(8):43-45,29
一、天津市保险市场总体状况天津作为我国四个直辖市之一,近年来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总保费收入逐年提升,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到2003年天津市保险市场总保费收入平均增长率为34.3%,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其中寿险增长速度迅速,年平均增长率为46.05%;产险增长速度缓慢,年平均增长率仅为9.25%,略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天津保险市场基本形成了以国有保险公司和股份制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各家寿险公司都越来越重视营销业务的发展,因为各家公司基本上80%以上的业务收入,来自个人代理人销售的保费收入,可以说谁掌握了个人寿险市场的主导权,谁就将左右中国寿险市场的未来。随着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的增多,寿险营销代理人队伍迅速壮大。据统计,保险公司主体从1996年9家,增加到2003年底的60多家,寿险营销代理人队伍从1996年近2万人,增加到2003年底的100多万人。  相似文献   

4.
保险,如今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走到街上,会有笑脸相迎的寿险营销员向你介绍保险品种;坐在家中,会有热情执着的寿险营销员叩响家门来推销保单.一时间,保险市场竞争激烈,保险促销热闹非凡.在激烈竞争场面的背后,人们不禁提出疑问:谁来为保险公司"保险"?人们在心里不免嘀咕:保险到底保不保险?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友邦保险公司带来的“直销员制度”.被中国寿险市场借鉴并迅速普及。得益于面对面、颇具亲和力的营销,全国寿险保费连续几年以40%的速度递增,然而.随着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不论是从经营的因素考虑,还是从消费者偏好出发.一味依靠“口水攻势”、“人海战术”已经行不通了,一嵝地方打出保险业务员不得入内的牌子.保险营销人员越来越成为不受欢迎的人。难道保险营销除了“软磨硬泡”、“纠缠不休”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相似文献   

6.
夏翔 《上海保险》1997,(12):44-47
一、全球保险创新的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1.保险业内部日益激烈的竞争。二战以后,西方国家保险业发展异常迅速,全世界保费收入1950年为210亿美元,1987年猛增到10701亿元,1990年以后保费增长幅度有所放慢,保险市场需求相对饱和,保险商品供给过剩,这促使西方保险公司一方面将眼光投放海外,另一方面又积极开辟保险创新业务;而我国自1979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以中保集团为主体多家保险公司并存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7.
随着第四家上市保险公司新华保险3月底业绩公布,至此,四家上市险企年报已全部发布。从年报数据不难看出,上市保险公司的表现不尽人意。2011年寿险市场的确受到严重打击,保费增速放缓,投资收益锐减,偿付能力压力陡增。正如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单鹏所言:"2011年我国寿险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王绪瑾 《中国金融家》2009,(11):101-102
中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保险公司数量明显增加,保险法规与监管制度逐渐完善,保险公司投资盈利能力提高,防范风险能力明显增强。我国保险市场的逐步恢复与完善,对于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冒建国 《上海保险》2007,(4):47-48,34
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保险市场已经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外保险公司以各种方式大举进入我国的保险市场,我国的保险公司一统天下的格局早已被打破,因此国内保险公司已经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作为我们保险代理人,我们希望国内的保险公司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想方设法积极应对新形势,促进保险公司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0.
1999年我国保费收入已达1393.2亿元;1999年产、寿险赔款、给付共计510.24亿元;全国共有30家保险公司,其中,外资保险机构17家;处罚19家中外保险违法违规机构,新批3家保险经纪公司和9家专业保险代理公司;1999年又有2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挂牌营业;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一季度,银行代理保险出现井喷式的增长。全行业银行保险保费收入达到3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多数寿险公司的银行保险保费收入的增幅都在70-80%以上。保险公司在获得保费规模的超高速增长的喜悦中,也体会到了在与商业银行的这场玩火游戏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如何让银行保险业务在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取得一种利益的平衡,应当是业界所要高度关注的。  相似文献   

12.
银保合作自1995年进入保险市场,得到迅猛发展,随着银行商业化转轨,保险公司改制上市,保险市场全面开放,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深入,银保合作更加紧密广泛。据《中国保险中介发展报告》显示,2004年全国银行保险兼业机构6.5万家, 占保险兼业机构54%,代理保费721亿,占兼业代理保费收入的60%,实现代理手续费收入20亿,潜力巨大,前景乐观,银行已成为保险公司重要分销渠道,在保险中介市场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人保新疆分公司自恢复以来就与银行建立了良好合作关  相似文献   

13.
王宇 《西安金融》2003,(10):39-40
随着我国加入WTO,保险业出现了腾飞式发展,一些股份制、民营的保险公司开始出现,国外的大型保险公司通过合资方式相继进入中国。同时国有大保险公司也不甘落后,加快了改革步伐。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这使得公众对商业保险的需求大增,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需要一定的知识。笔者以为在选择保险时,应该考虑下面的一些因素。一、主合同的选择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的寿险产品大致可分为两类:传统寿险产品和投资型寿险产品,其中投资型寿险目前主要有投资连接保险和分红保险。传统寿险和投资型寿险都提供基本的保…  相似文献   

14.
马宏 《武汉金融》2006,(9):28-31
<正>一、创新是保险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一)保险产品创新。保险产品创新是保险市场创新中最基本的部分。正是通过不断推出新的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保险业才能持续拓展市场。例如,为了避免利率风险,满足消费者投资需求,保险公司推出分红保单、利差返还保单、保障收益合约(GIC)、万能寿险、变额寿险、弹性保费变额寿险等浮动利率型和投资型弹性产品;为了满足人类所面临风险的变化和涌现的新投保需求,保险公司推出“人类疯牛病险”保单(即CJD保险)、气候保险、嗓子保险、手指保险、高尔夫球一杆进洞保险、绑架保险、政变保险等全新的保险险种。(二)保险市场营销创新。主要体现为保险营销模式越来越灵活,除传统的代理分销系统和支薪职员分销系统外,还出现了经纪人分销;商店、机场设立柜台定点分销;通过银行、邮政系统网络的分销以及直邮广  相似文献   

15.
李鹏 《上海保险》2005,(7):26-27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全面开放,保险公司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财产保险公司的最重要产品——机动车辆保险,其保险费收入所占的比例极大,一般为60%-70%,因此,机动车辆保险业务成为各财产保险公司争夺的重要市场。机动车辆保险无赔款优待制度(No Claim Dis—count,以下简称NCD)是指保险车辆在上一年保险期间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外国保险公司看上中国什么不久前,德国格宁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赤玉根博士来华访问时对记者说,加入WTO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可能持久成长和提供非寿险和寿险、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需求的区域,他看好入世后的中国保险业。我国的保险市场潜力巨大,外资保险公司看来这是一块肥肉。从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和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本国当年GDP的比例)看,2000年我国的保险密度为127.7元人民币,世界平均水平为360美元左右;保险深度1.8%,世界平均水平为7%左右,中国市场离饱和甚远。全球经济疲软,  相似文献   

17.
从去年年初以来,吉林市保险公司面对多家办保险、保险市场出现激烈竞争局面,不畏艰难,奋力拼搏,踊跃迎战,积极发挥人保的主渠道作用,较好地巩固发展了保险业务,保费收入持续 稳定增长,取得了竞争第一步的胜利,1990年保费收入比上年增长13.98%,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今年到4月末,又比上年同期增长27%,完成年计划38%。  相似文献   

18.
杨德红 《保险研究》2011,(12):I0006-I0008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蓬勃发展,各家保险公司的保费规模连年大幅度提升,然而效益却未得到相应比例的增长。灾害事故较多,保险市场竞争较大,导致承保条件降低,赔付率较高是重要原因,但同样不能忽视防灾防损工作对提高保险经营效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2年的保险市场上分红保险风光无限,1121.7亿元的保费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49.3%,占新型寿险保费份额的90%以上,是中国寿险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大寿险公司也纷纷推出各种类型的分红保险,覆盖了储蓄、养老、医疗、少儿教育等各方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寿险市场新型寿险产品是指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分红保险,以及中国保监会认定的其它产品.自从新型寿险产品推向市场以来,已成为各公司保费规模新的增长点,有的公司新型产品的保费收入已经占到了新单保费收入的80%.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各家保险公司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销售的新手段和新措施,但对新型保险产品的风险防范却有所忽视.一些问题随着新型保险产品的热销一度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