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一青 《时代金融》2013,(18):130-131
近年来全球灾难事故的频发,气候的变化、自然灾害及其不断升温的恐怖主义袭击,人类社会面临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灾害风险已愈来愈加频繁,损失惨重,同时也将保险商推向了巨额赔付的深渊。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便会导致一定区域或者全国经济受到巨大的损失,而且其损失程度往往是不可估量的。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巨大灾难的损失,使损失最小化,在灾难发生后以最短的时间抚慰受伤的心灵,赔偿损失,使人们重获对生活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对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支持、巨灾保险和社会救助是健全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缺一不可的三个方面,而巨灾保险制度则是核心和关键。因此,面对巨灾,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一整套巨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4.
巨灾保险制度是分散巨灾风险、补偿巨灾损失的关键机制,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聚巨灾保险制度的作用仍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依然存在着巨灾风险分散能力不足、民众巨灾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政府功能定位不合理、巨灾保险产品开发能力低下及政府救助制度抑制等多重困境。  相似文献   

5.
对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和 《中国金融》2005,(7):50-52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惊天大海啸,海啸由印度洋海底盆地的地震引起,以800公里的时速,横扫南亚的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泰国、马尔代夫,直到非洲东岸。海啸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震惊世界!截至2月5日,在印度洋海啸中罹难者总数已达30万左右,受伤人员已超过百万,有数百万计的人流离失所,此外,海啸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的巨灾保险制度进行了探索性的设计,首先要建立巨灾保险分散机制,大力发展国内外再保险业务,并将政府作为最后再保险人;第二要建立巨灾保险基金,由中央、省、地市这三级财政一同出资,并对巨灾保费实行单独立账、单独核算管理;第三要开发巨灾险种,把巨灾险种独立出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在国家的扶持下,推出一系列强制性、非赢利的巨灾保险产品;最后要通过资本市场使巨灾风险债券化,并对巨灾风险债券化的可行性做了精算分析,同时阐述了对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逐年攀升.对于巨灾损失我国政府已习惯于采取财政的手段来应对一个个非预期的巨额窟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鉴于世界其他国家应对巨灾采取的再保险措施,我国政府可根据我国政治体制和法律完善程度来建立再保险市场,利用市场来分散巨灾风险,而非利用财政与自然...  相似文献   

8.
巨灾频频袭来,一次次警钟被敲响。继今年初我国南方特大冰雪灾害,给地方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后,5·12又在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灾害,给当地人民群众带来了沉重灾难。建立我  相似文献   

9.
《时代金融》2014,(25):16-17
<正>时隔8年,保险业"新国十条"终于揭开了面纱,8月1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正式出台。政策一经落地,立刻在业内掀起了热议。其中,巨灾问题备受关注。此次"新国十条"中首次将巨灾险提上了日程,对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作出了明确部署。巨灾保险制度的落地对保险业发展具有  相似文献   

10.
日本巨震对我国建立巨灾保险体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级大地震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巨灾再保险体制正在发挥作用。而在我国这样一个巨灾频发且损失严重的国家,巨灾保险严重缺失,巨灾损失补偿模式局限于政府的无偿赈灾与救济,保险和再保险业的承保能力十分有限,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体制己势在必行。本文在借鉴国外巨灾保险的先进经验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建立我国的巨灾保险体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地震灾害、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灾害发生后,保险业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理赔,但保险赔付的数额占灾害损失的比例很小,保险赔付率远低于36%的全球平均水平,保险机制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加强我国巨灾风险管理,完善巨灾保险体系,提升保险在国家巨灾救助体系中的地位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上海保险》2014,(11):15-17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很高兴参加本次"新国十条"宣传暨巨灾保险国际论坛。今天,各位领导、专家汇聚上海,共同交流、探讨中国巨灾保险发展大计。在此,我代表上海市政府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借此机会,我也要感谢中国保监会、保险行业一直以来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下面,我分别就上海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及发展巨灾保险两个方面,与大家作个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13.
2013年3月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下一步要在推进农业保险的基础上,研究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的巨灾保险问题",从而将巨灾保险这一问题再次拉入社会公众的视线。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及其特质一、我国需要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建立巨灾保险之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兴 《中国保险》2011,(7):19-23
风险可保性的"现代定义"解决了巨灾风险可保性的理论问题,巨灾保险归类于经济政策性保险。巨灾保险法规和制度的缺失是巨灾保险没有起到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吕岩 《金融博览》2014,(20):66-67
近期,保险业的焦点集中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即所谓的保险“国十条”(以下简称新“国十条”)上,它为我国保险业指明了前进方向和现实路径,堪称集大成之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巨灾风险治理投入巨大但成效有限,面对巨灾来袭更多仍是应急性应对.我国巨灾风险治理一直采用“举国体制”.充分发挥政治和社会制度优势,以政府为主导,以财政为依托,行政干预,全国动员,集中力量办大事,采用自上而下的纵向模式,高效、快速、大规模地调动公共资源和社会力量.同时探索出了“对口支援”模式,既体现了互助友爱精神,也缓解了中央政府压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未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的“举国体制”面临诸多挑战,且难以为继.因此,需要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探索有中国特色巨灾风险治理的“新型举国体制”.  相似文献   

17.
陈宇峰 《上海保险》2012,(4):50-53,59
自然界中地震、洪水、飓风等巨灾风险波及面广、破坏性大,不仅影响人民生活稳定,也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金融体系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目前,对巨灾风险的管理和灾后的救助补偿已成为各国政府一项必要的社会管理职责。在应对巨灾风险的实践中,各国政府纷纷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形式多样的巨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农业巨灾保险体系尚未建立,保险在臣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巨灾损失只能由政府和社会来承担。推动农业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增强我国应对巨灾风险的能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农业巨灾保险体系的发展、以及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并对我国建立农业巨灾保险体系的制度模式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13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五周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王和在其微博上写下这样一段话:“每每这一天,总有两件事萦绕心头:一是点炷香,衷心祈祷那些逝去的亡灵安详,汶川的,玉树的,还有雅安的。另一件事就是巨灾保险,看看那一片片倒塌的房屋,想想那微乎其微的保险赔款,面对那茫然与无助的目光,总有一种‘如芒在背’感觉:中国保险人,你真应当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20.
"新国十条"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可以预见,我国的农业保险在更好地为"三农"服务的同时,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是继2006年"国十条"后,国务院从更广领域和更深层面对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进行的顶层规划和全面部署,被称为"新国十条"。"新国十条"把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放在经济社会工作整体布局中统筹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