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论中国经济史研究在文革结束后曾经经历过一个备受人们重视的黄金时期 ,2 0世纪 80年代中晚期以后经济史热降温 ,一些学者的兴趣转移到文化史和社会史方面去 ,但到了新旧世纪之交 ,经济史坛又呈现出一些令人欣喜的现象。一是人们探索经济史学理论方法和中国经济史重大理论问题的热情在增长 ,经济史研究出现一些新的趋向和新的生长点 ,研究在深入 ;二是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以后 ,一批重要的成果相继问世。经济史学的理论方法 《中国经济史研究》99 2设有“经济史学方法论笔谈”专栏 ,刊登了 1998年 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历史所、世界…  相似文献   

2.
王玲(本刊特约记者,下文简称王):您何时开始接触中国经济史的? 赵德馨(下文简称赵):1951年到1953年,我在中原大学研究处当研究生,学的专业是"合作社理论与历史",方向是"中国合作社理论与历史".这是第一次接触中国经济史,时间是近现代,领域仅限于合作社经济部门,比较狭窄.1953到1956年,到中国人民大学当研究生,专业是经济史,方向是中国经济史,学的是从古代到近代,亦有外国经济史,领域是国民经济史,内容较前一时期要宽广一些.从此以后,我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的教学与研究,至今已50余年了.  相似文献   

3.
刚才各位先生作了很好的发言,我深有同感。现在,我换一个角度,从经济所经济史学科的学术传统切入谈谈我的感受。经济所是中国现代意义的经济史学科的源头和重镇之一。经济所前身中研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和华北社会调查所是中国最早组织经济史研究的单位,1932年华北社会调查所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以“经济史”命名的学术刊物——“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新中国建立以后,一批风华正茂的经济学者在严中平先生领导下成立了经济所的经济史组(经济史研究室的前身),1958年以后,又有吴承明先生领导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组加盟,经济所的经济史学科获得…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关于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同外界的经济接触和这种接触对中国经济影响问题的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探讨领域了。然而,自五十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史这一方面的问题,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人们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并对一些老问题重新作了探讨。尽管最近的一些论著使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提高了一步。但是看来对一些主要的问题还是未能取得普遍一致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20 0 4年 5月 2 7日至 30日 ,在厦门 ,《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经济史》三家杂志联合发起召开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变化”学术研讨会。与会的 30余位专家学者直陈胸臆 ,各抒己见 ,审视了当前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现状与困境 ,也提出了重振经济史研究的诸多良策 ,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经济社会的若干重要问题。一、振兴经济史研究2 0世纪 80年代 ,中国经济史研究曾进入一个辉煌期 ,但到 90年代以后 ,随着整体史的倡导 ,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经济史明显受到了冷落。与会者有感于此 ,检讨不…  相似文献   

6.
总论     
有夫经济史理论和方法本年度,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吴承明的(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书中收录了作者1986-1995年论文19篇,分三组:关于经济史理论和方法6篇,关于中国近化问题7篇,关于市场问题6篇。其中虽有对具体问题的论述,总的讲是围绕着经济史理论和方法这个中心展开的。作者主张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广收博采古今外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尤其重视经济学理论在经济史研究中的作用。作者强调任何伟大的经济史理论在历史长河中都会变成一种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是最高层次的、世界观意义上的方法,但仍然是一种方法,而不是教条。这一…  相似文献   

7.
从东海郡《集簿》看汉代的亩制、亩产与汉魏田租额杨际平汉代的平均亩产,是汉代经济史,也是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古代可以比较确切地估计的亩产大体始于汉代。对汉代平均亩产的估算,直接影响到对汉以后各代平均亩产和汉魏晋田租额的认定,同时也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本年度发表的中国经济史论著看,商品经济与市场问题、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地区经济史问题是研究的热点,财政金融史方面也有重要收获,利用地下出土的新资料和有关档案资料研究经济史,也更加受到重视。下面是有关总论和跨代研究的简介。 经济史理论与方法 这方面文章不多,最可注意的是吴承明继其一系列关于经济史理论与方法问题论文后,又推出了《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一文,指出经济史研究只能以历史资料为依据,一切经济学理论,包括作为最高层次指导的历史唯物主义都应视为方法论。经济史研究对经济学理论的选用,应视研究课题的适用性和史料的可能性而定,主要是启发性的,而非实证性的。经济史对于经济学,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现实方面来看,中国自1978年以来原以重工业为核心、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由政府主导的工业化战略已被强调轻工业、出口导向和自由市场的新工业发展趋势所取代。而在学术研究方面,1978年以后一些重要历史资料先后被整理出版,同时许多国外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也被大规模地介绍到中国来。这些现实和学术方面的变化都意味着人们可以从一种更为理性和深刻的角度来看待1949至197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并总结反思这一段经济发展留给我们的遗产和经验。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战略及其调整变化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之一。外国学者非常…  相似文献   

10.
几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经济史在我国史学中一向占有一种“一家独大”的特殊地位。“文革”前全国史学界曾就五个重大问题展开过持久而热烈的讨论,其中就有四个属于经济史研究(或者与经济史研究有密切关系)。“文革”以后的几次全国性的史学大讨论,也属中国经济史。但是在进入1990年代后,这个学科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危机。导致危机的真正原因是方法论方面的问题,而唯一的克服危机的办法是不断地改进方法。国际经济史学近年来在应对“史学危机”方面所作过的探索和所获得的经验,无疑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来李(Daniel Little)教授对于海外(主要是美国)的中国经济史研究近况作了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11.
一个时期以来,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的讨论,成为史学界的热点之一。对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人们的探索或者说思路,经历过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在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人们忌讳讨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意义,总是首先要强调它在“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不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术界颇形活跃,有人大声疾呼,认为研究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史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4):177-177
<正>《中国经济史研究》(季刊)创刊于1986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专业性刊物,刊登有关经济史的理论论著,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论著,中外比较经济史研究论著,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中外经济史著作的评介,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的报导,并适当刊登中国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论著等。《中国经济史研究》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力争更好地服务于海内外经济史专业工作者和经济史爱好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3):177-177
<正>《中国经济史研究》(季刊)创刊于1986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专业性刊物,刊登有关经济史的理论论著,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论著,中外比较经济史研究论著,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中外经济史著作的评介,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的报导,并适当刊登中国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论著等。《中国经济史研究》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力争更好地服务于海内外经济史专业工作者和经济史爱好者。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史研究,曾两度成为学界炙手可热的“显学”。其中,一次是出现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已经意识到了依据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解读社会性质的重要性,故而伴随着中国社会史论战以及中国社会性质大讨论的蓬勃展开,中国经济史研究也因之盛极一时。并由此诞生了一大批学术成果以及众多足以影响一个时代学术风范的学者,另一次是出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一时期,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确立,学界一方面出于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另方面也是为了给新中国的史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4):177-177
<正>《中国经济史研究》(季刊)创刊于1986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专业性刊物,刊登有关经济史的理论论著,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论著,中外比较经济史研究论著,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中外经济史著作的评介,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的报导,并适当刊登中国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论著等。《中国经济史研究》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力争更好地服务于海内外经济史专业工作者和经济史爱好者。  相似文献   

16.
问:中国经济史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几十年来,一些学者在经济史园地中辛勤耕耘,至今已结出累累硕果。您的《宋代经济史》早在1987年就已问世,请问:是什么原因促使您从最初的对隋末农民起义、王安石变法的研究转向宋代经济史的研究?答:我在《宋代经济史》后记中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对麦迪森有关中国历史各时期GDP估算的引入,在社会各界引起极大反响,也推动了国内学者研究中国经济史中GDP的热潮。但对于GDP这一指标能否运用于中国经济史研究,以及如何运用GDP方法来研究中国经济史,学界至今存在不同意见。为了推动这一问题的研究,本刊编辑部联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和南开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于5月7日召开了"中国经济史中GDP估算的资料来源与理论方法研讨会"。本期刊发研讨会上8位学者的发言,以飨读者。由于篇幅所限,其他发言将在下期刊出。  相似文献   

18.
本年度经济史学工作者仍旧保持对史学理论方法问题的浓厚兴趣,对西方史学理论及中国传统史学的特点作了进一步探讨。值得重视的是,伴随对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入,转型社会的研究及环境史视阈下的经济史研究,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它成为本年度经济史研究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1):177-177
<正>《中国经济史研究》(季刊)创刊于1986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专业性刊物,刊登有关经济史的理论论著,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论著,中外比较经济史研究论著,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中外经济史著作的评介,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的报导,并适当刊登中国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论著等。《中国经济史研究》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力争更好地服务于海内外经济史专业工作者和经济史爱好者。非常感谢您过去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支持《中国经济史研究》。我们热忱欢迎您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办刊风格、内容等方面提出批评和建设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的选题继续紧扣时代脉搏跳动:1.在纪念陈云诞辰100周年之际,不仅出版了《陈云文集》、《陈云传》,披露了一批新的经济史资料,而且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中国现代经济史和现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文章。2.作为“十一五”规划制订年,人们回顾和反思十五以来以至十个五年计划的历史。3.由于市场化改革进程形成了多元利益主体和复杂利益关系,改革史的研究涉及多元利益主体的合理关系及政府在经济领域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