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199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按照“一主多辅”的原则,积极发展多渠道流通,逐步形成国家宏观调控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是对多年实践的总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但“一主多辅”仍然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存在一些不同的理解,还有一些涉及政策、体制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一、主渠道与多渠道的关系所谓“一主多辅”,一般都作如下解释:粮食流通以国有粮食企业为主渠道,其他渠道为辅渠道。也有的同志认为,凡是参与粮食流通的国有经济和集体…  相似文献   

2.
《求是》杂志1997年第10期刊载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杨雍哲的文章认为,推行“一主多辅”的粮食流通体制,是改变流通制约生产状况的关键。“一主多辅”的粮食流通渠道,是指国家定购粮、储备粮由国有粮食部门这个主渠道收购,其余的商品粮由主渠道和农业系统、农垦系统、农村供销合作社以及其他经过批准的用粮大户组成的多渠道共同收购,一起参与经营。从现阶段来看,增加粮食流通渠道,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农业、农垦系统和农村供销合作社介入粮食的流通,实行产。加、销一条龙经营,使商品粮从生产到进入市场坐上“直通车”。在这…  相似文献   

3.
国有县一级粮食部门是掌握粮源的重要基地,也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如何深化县一级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笔者概括为一、二、三、四、五改革思路,即:一业为主,多渠道经营;实行“两线运行”;建立“三项制度”,深化企业改革;完善“四个体系”,增强宏观调控;实行“五个统一”,加强企业管理。一、一业为主,多渠道经营。一业为主,多渠道经营是指国有粮食部门以经营粮食为主,担负宏观调控职能,发挥主渠道作用,放开零售,允许多渠道经营。要发挥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必须掌握必要的粮源和适量的粮食储备,宏观调控才有物质…  相似文献   

4.
要正确处理好国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保证国家粮食供求大体平衡,必须进一步强化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对此,可采取定购粮食稳定市场,议购粮食活跃市场,储备粮食调控市场的方式,通过“一主多辅”渠道完成流通全过程,实现稳定市场、稳定粮价、稳定社会的目标。这一改革的框架结构主要由粮食购销体系、储备体系、价格体系、市场体系、保障体系等组成。(-)粮食购销体系粮食购销体系是粮食流通体系的基础。它包括主渠道的功能作用,国家定购粮的收购、调拨和供应。1.坚持国有粮食部门的主渠道地位。多年的粮…  相似文献   

5.
“没有主渠道不稳,没有多渠道不活”,这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粮食流通历史证明了的事实。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和粮食价格后,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多形式的粮食流通渠道迅速发展。国有粮食企业面对市场竞争新形势,如何尽快从计划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转变,是当前粮食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一、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面临严峻的冲击和挑战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粮食流通渠道逐步拓宽,多种经济成分市场主体不断增加。2004年,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鼓励多种市场主体进入粮食流…  相似文献   

6.
正确处理粮食收购主渠道与多渠道的关系方亲显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处理好粮食收购环节中主渠道与多渠道的关系,协调好主渠道与多渠道的功能,既要保证国家掌握必要的粮源,又要注意把粮食市场搞活...  相似文献   

7.
粮行米市与坚持“一主多辅”的关系郑时藩本文结合福州市粮行米市多渠道经营现状,对“一主多辅”问题谈几点看法。粮行米市出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流通格局。为调剂粮食余缺和丰富市场粮食供应品种起到一定作用。在沿海各地,福州市粮改实行多渠道流...  相似文献   

8.
粮食多渠道流通政策的由来从1953年底到1984年底的31年间,我国粮食流通实行统购统销体制,由国有粮食部门代表国家实行垄断经营。自1985年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后,粮食流通体制出现新的变化,这就是在国有粮食部门继续承担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其他经营者开始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粮食流通渠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怎样进一步规范多渠道经营者,并在规范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多渠道粮食流通?李鹏总理在199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建立‘一主多辅’的粮食流通渠道",在1997年初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中又指出"粮食经营要实行‘一主多辅’的原则";朱镕基副总理在1997年初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中也指出"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坚持‘一主多辅’的原则"。国务院领导的这些重要指示,为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指明了方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在众多的商品中,是否还具有特殊性?在多渠道竞争中,国有粮食企业是否仍是粮食流通的主渠道?在发展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的形势下,“粮食机构不能撤,粮食队伍不能散,粮食服务不能乱”是否仍具有现实意义?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一系列问题,对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使粮食经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粮食商品的特殊性和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流通中的主渠道地位和作用,是由我国的国情和粮情决定的。国有粮食部门…  相似文献   

10.
粮食托市     
在市场粮价低戡甚至“谷贱伤农”现状下,不能指望依靠企业行为改变这种市场失衡状况。这时候,国家采取宏观调控举措是势在必行。以小麦托市收购为背景,以主渠道与多渠道结合为契机,本篇从宏观调控角度再论粮食。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有粮食企业一直是我国粮食流通中的主体,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从1995年国有粮食部门实施“两条线运行”以来,由于没有把“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真正分开,没有找到“政策性”与“商业性”的最佳契合点,使政策性业务没有真正体现和落实政策,商业性经营没有真正按价值规律经营,造成了国有粮食企业的困难处境。政策性业务没有真正体现和落实政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粮食政策不配套。国有粮食企业实施“两条线运行”以后,有关配套政策未能跟上,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的粮食政策与粮食收购、销售、调拨、储运等各…  相似文献   

12.
警防农资经营的“搭车”行为黄曙光·李志刚5月8日“农药管理条例”的出台,法定了七家农药经营单位,与往年的“一主一辅”(各级农贸公司是流通的主渠道,农业植保,土肥,农技推广“三站”以及生产企业自销是辅助渠道)相比,政策有所放宽。可是,近来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继续在粮食收购、掌握粮源、保障市场供应和服从国家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真正实现由“计划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的转变。笔者认为,强化粮食购销企业素质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发挥其市场主渠道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晏志斌撰文,认为多渠道经营粮食确有自身的弱点和消极的一面。主要体现在:1.混淆了人们的思想认识。一是粮食是特殊商品的认识被扭曲。二是粮食的供求紧张矛盾被掩盖。三是“无粮则乱”的古训被淡忘。2.扰乱了粮食市场秩序。一是无证经营现象普遍,抢购粮食情况严重。二是哄抬粮价,形成粮食大战。三是掺杂使假,坑害群众。3.不利于国家掌握粮源。一旦市场粮价波动,国家宏观调控就没有物质基础。4.增加粮食工作的难度。5潜伏着私人垄断经营的危险。针对以上弊端,要采取相应措施。一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粮食主渠道作用。二是…  相似文献   

15.
当前,粮食购销市场化、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国有粮食企业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如何实现由“计划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转变,真正成为国家对粮食宏观调控的载体,是摆在国有粮食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国家粮食储备局研究员丁声俊撰文指出,少数同志认为当前正在进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向计划经济体制倒退,这一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以防止市场可能出现“失灵”。粮食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国家必须控制一级粮食市场,掌握足够的粮源。这次粮食流通的宏观调控,还着意促进粮食流通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如在国家控制粮食直接收购市场的同时,放开搞活粮食零售市场;在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支持粮食零售多渠道经营;在完善政府调控的同时,又以市场为主形成粮食价格…  相似文献   

17.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招生和就业制度改革步伐加快,目前粮食中等专业学校面临生存和发展的难题:粮食企业经济效益差,人员需求量锐减,毕业生就业率低,多渠道办学竞争激烈,学校招生困难。没有生源,学校的规模、效益、教师队伍的稳定都无从谈起。面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练内功,重质量,调结构,要效益”的总体思路,力求在提高整体素质、增强竞争实力。改善办学条件、广辟创收渠道、挖潜革新等方面做好文章。一、练内功,加强自身建设严峻的形势是每一所粮食中专学校共同面对的,但各校的境遇却各不相同,这表明关键还是“…  相似文献   

18.
关于粮食多渠道经营的调查和思考陶建文1992年9月,湖北省襄樊市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后,民间粮油贸易空前活跃,这对于社会主义粮食市场体系建设无疑是好事,但也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即主渠道怎么办?本文以襄、枣、随、宜四县(市)为背景,探讨粮食多渠道经...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粮食行业改革发展的关键年。四川省通江县粮食工作要紧密围绕一条主线.即深化粮食流通企业改革;抓好两项经营.即粮食主渠道经营和粮食流通企业多渠道经营;强化三项管理,即企业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劳动用工管理;实现四个转变,发挥四个作用。即在管理方式上.由单一的行政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发挥粮食行业协会作用:在生存发展上,由简单的修仓和租、守资产向资产开发利用和现代粮食流通产业转变.发挥粮食企业“特殊资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泗县粮食部门于今年 2月初开始,在工商、统计等部门的配 合下,对全县 18个乡镇社会粮食经营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无论是 购还是销,多渠道都大大超过主渠道,粮食部门的主渠道地位已经是有名无实。   一、社会粮食贸易购销两旺   泗县是个农业大县,主产小麦、玉米、大豆等, 200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 53万吨 左右。其中,小麦 32万吨,玉米 7.5万吨,大豆 3.5万吨,稻谷 5万吨,薯类及其它 5万 吨。 2000年全县 185家社会粮食经营者共收购粮食 159631吨,占粮食总产量的 30.1%, 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